但事到如今,再争也没用,他不悦地盯着她。
“别跟我嬉皮笑脸的,你当初拜我为师时说过,要给我养老送终,你的命不止是你自己的,必须好好保重。”
“知道了知道了。”江雪凑过去给他捶肩,“师父您放心,下次再遇到这种事,我肯定躲远远的,不当英雄了。”
何老又瞪了她一眼,他是这意思吗?
看她那得意的小模样,哼了一声:“再有下次,我直接找陈颈生去。”
江雪的手顿住了,突然意识到一个严重的问题。
陈家众人和沅沅知道这事,虽有担心,但更多的是骄傲。
何老关心她的身体,把过脉确认没事后,也算放下心了。
可陈颈生要是知道了呢?
当初孙浩和陈萍去陈家,她都没在家提这事,就怕陈颈生知道。
现在,想瞒也瞒不住了。
何老冷笑一声:“瞧你那点出息。”
江雪又捶了捶他的肩,声音软乎乎的:“师父,要是陈颈生跟我生气,您可得帮我说话啊,我可是您徒弟。”
“那得看情况。”
江雪:“……”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到了九月,江凛该去报到了。
江雪早就跟他说好,安排他住校,方便学习。
开学前一天下午报到,上午江凛就背着行李来包子铺等江雪了。
张桂兰知道江雪对这个弟弟不一样,小伙子要去安城一中读书。
她特意说了不少鼓励的话,直到江雪来了,才给姐弟俩腾地方。
江雪看了眼他简单的行李:“东西都带齐了吧?”
江凛有些茫然:“应该够了吧。”
他也不知道住校需要准备什么,都是娘给收拾的。
江雪蹲下身翻了翻,然后站起来拍了拍手:“走,姐先带你去买点东西。”
行李里除了被褥,就只有一条旧毛巾。
连牙刷、牙缸、脸盆都没有。
那时候的学生,尤其是农村来的,条件艰苦是常事。
能交上学费就不错了,生活用品能省则省。
洗脸直接对着水龙头,喝水也用同一个龙头。
大冬天,不少人就着水龙头喝冷水。
但江雪不想让江凛过成这样,既然答应供他读书,至少要保证他的生活条件不至于太窘迫。
江凛笑着跟在她身后:“二姐,还买啥啊?我觉得够了,有床垫有被子,晚上不冷就行。”
江雪回头看了他一眼,他穿着她给买的衣服。
少年皮肤是健康的小麦色,笑容干净,带着点淳朴的憨气。
“住校的话,一间屋至少住十个人,不光是不冷就行,个人卫生也得注意,比如刷牙、洗脚,咱们是来读书的,没错,但也没必要在这些地方太委屈自己,至少跟别人差不多才行。”
江凛挠了挠头,又笑了:“知道了。”
江雪直接带他去了百货商店,暖水瓶、脸盆、牙缸、牙刷、毛巾、香皂、肥皂……
甚至还买了换洗衣物和袜子。
走出百货商店时,江凛手里拎得满满当当。
这才意识到自己那卷行李有多寒酸。
“二姐,你对我最好了,你都不知道,咱家这阵子乱成啥样了。”
江凛难得有些不好意思地说:“爸妈去跟你要钱的事,我知道,那天他们回来,大姐听说没拿到钱,跟他们大吵了一架,后来就被送回婆家了。”
以前他不懂大姐为啥总赖在娘家,知道内情后,他还气不过去跟大姐理论,可根本讲不通。
“前阵子大姐生了个儿子,妈听说了,又开始往她那儿跑,我听姐夫要重操旧业去卖菜,因为欠着债,他们把自行车卖了,妈还把咱家的自行车借给姐夫了,我现在越来越觉得,大姐不讲理,妈也太偏心了。”
他说完,偷偷瞥了眼江雪。
以前没觉得,好像家里一直就这样。
直到这次才发现,妈似乎一直偏着大姐。
江雪没想到江悦萱这么快就生了个儿子,上一世李泽瑞盼儿子盼得眼睛都红了,也没盼来。
难怪这么快就重操旧业了,江悦萱想嫁李泽瑞。
李泽瑞想要儿子,这辈子俩人都得偿所愿了。
“家里的事你别操心,让他们自己处理去,你现在就专心把书读好,有啥解决不了的,就跟二姐说。”
“嗯,知道了二姐。”
俩人一起吃了午饭,江雪就带着江凛去安城一中报到了。
他们这代人没赶上计划生育,还赶上了婴儿潮,能上高中的本就不多。
不像后世,高中入学挤破头,报到晚了都可能没名额。
江雪和江凛到的时候,校门口也就比平时热闹点。
除了扛着被褥卷的,还有些只拿着录取通知书的。
家长陪着来的不多,大多是学生像无头苍蝇似的四处打听。
好在报到处很显眼。
江雪把江凛的录取通知书递给工作人员,核对姓名后,交了学费和住宿费。
负责登记的老师给了两张条子,一张是宿舍的,一张是班级的。
“先去宿舍安顿好,食堂在宿舍楼后面,得去那儿换粮票和菜票,你们没带粮食来吗?”
江凛下意识地摇头,根本不知道上学还要带粮食。
江雪直接问:“老师,我们可以直接买粮票吗?”
“可以,就是贵一点,看你们是农村来的,家里有粮的话,下次放假带点来,面粉就行,没有现成的面粉,带麦子也行,就是兑换比例低点。”
这年头上学不容易,尤其村民供个学生。
“砸锅卖铁”可不是说着玩的,不少人得借钱交学费。
老师登记时看到了江凛的住址,好心提醒道。
江雪连忙道谢:“谢谢老师,我们知道了。”
离开报到处,江凛跟江雪商量:“要不我回家把爸昨天换的面粉带点来?”
“下次再说吧,先买粮票,这都快晚了,晚上老师说不定要点名,第一天别给人留下坏印象。”
江凛应了一声,听二姐没错。
宿舍比江雪想象的大,是通铺的上下床,十四个人一间屋。
她和江凛到得早,选了个靠墙的上铺。
还没收拾好,宿舍又进来几个男生。
都是独自来的。穿得朴素,行李也少,有的甚至比江凛还寒酸。
果然,住校的大多是偏远村子的。
别说城里孩子,就连陈家村这种城中村的学生都不用住校。
大概是看到宿舍里有个女的,两个男生好奇地看了他们好几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