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从没想过响应国家号召做生意的事,思想还停留在过去,根本不敢想象一个月能挣一千块钱。
但贾张氏心里还是犯嘀咕。
要是政策又变回去咋办?咱全家都没法进厂,可就没活路了。”
傻柱笑道:您这担心纯属多余,咱家省吃俭用攒钱,最快也得明年冬天才能开小饭馆。
这一年时间足够看清形势了。”
秦淮茹劝道:想过上好日子就得敢闯敢干。
妈您想想,林真连厂长的位置都不要,他徒弟马华是食堂主任,玉华都成了四级钳工,还有于莉,他们说辞职就辞职,难道就不怕政策变吗?
贾张氏琢磨片刻,终于点头:行吧,反正现在日子也过不下去了,不如拼一把。
到时候我的养老钱也能拿出来当本钱。”
收拾完东西,陶秀容已经做好了早饭。
秦淮茹深吸一口气,把昨晚的不愉快抛到脑后,挤出笑容走到何大清住的耳房前,轻声唤道:爸,早饭好了,来吃吧。”
何大清掀开门帘走出来,眯着眼笑了笑:难为你还来叫我。
不过我不吃贾家的饭,这不是赌气,是没这个道理。
要是你带着婆婆和三个孩子嫁到何家,这饭不吃都不行。
现在不一样,我还没到躺床上不能动的时候,用不着你们伺候。
我有退休金,不劳你费心了,你们吃去吧。”
见何大清这么说,秦淮茹只好尴尬地笑笑:爸您太见外了。
是不是还在生傻柱的气?过几天吧,等您气消了再来家里吃饭。
有我们在,哪能让您自己开火。”
不用,我当了一辈子厨子,就爱自己做饭。
你们别操心,我不会占你们便宜。”
那...那我们先吃了。
只要家里做饭,您随时都能来。
过几天我再来请您。”
嗯,回吧。”
何大清目送秦淮茹离开,心里暗想:
哼,三个寡妇,一个比一个精。
要是去吃你们一顿饭,我这退休金怕是保不住了。
我可不像老易那么糊涂,也不像傻儿子那么好骗,更不会让你们沾上我孙子飞彪!
回到屋里,傻柱撇嘴问:老头子不来?还摆谱呢?
秦淮茹叹气:人家防着咱们呢,话里话外不想扯上关系,就怕动他的退休金。
算了,吃饭吧,吃完还得上班。”
她拿起一个白面馒头吃起来。
桌上摆着六个菜:两样咸菜、炒白菜、炒土豆、炒豆腐,还有一盆烩剩菜。
倒不是贾家奢侈,实在是一大家子十口人吃饭。
不过这些菜有一半是从饭店带回来的——傻柱和棒梗每天都会捎些剩菜。
饭店老板看在眼里也没办法。
客人都是冲着傻柱的手艺来的,要是换成老板自己做,客人尝一口就直接摔筷子走人。
这段时间,老板只能对傻柱睁只眼闭只眼。
这样一来,贾家的日子过得相当滋润,几乎天天都能吃上馆子里的好菜。
陶秀容终于过上了梦寐以求的生活,这可比山里吃不饱饭的日子强太多了。
陶秀容每天都能吃上细粮和肉,感觉比旧社会的地主家还要滋润。
等公公婆婆、丈夫和小姑子都出门上班后,她立刻给老家写了封信。
信里先说自己怀孕了,这下彻底拴住了棒梗。
又说三个孩子过得很好,大女儿慧春上了幼儿园,兴海兴河特别喜欢城里的生活。
最后详细描述了贾家的日子:虽然房子没农村宽敞,但其他方面简直像做梦一样——全家人工资加起来,一个月抵得上老家两年收入。
现在公公还准备开饭店,以后赚得更多。
这么好的机会,她赶紧让弟弟来城里碰碰运气。
信里特意提到小当正在挑对象,让弟弟来试试看。
就算成不了,熟悉路线后常来走动,将来在城里找个活儿也能自立更生。
陶秀容对弟弟掏心掏肺,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个扶弟魔。
自从见到小当,她就开始盘算这事。
弟弟要是真能进城,既能给她撑腰,又能改变命运,至于贾家会不会受影响,她才不在乎。
转眼到了周日。
林真的八萃楼正式开张,这可是1978年寒冬里四九城头一家大酒楼。
当别人还在试探着开小饭馆时,这栋气派的酒楼一亮相就轰动了餐饮界。
其实这只是林真让徒弟马华试水的项目。
开业当天宾客盈门,轧钢厂来了十几位领导,连退休多年的大领导都亲自到场。
林真能顺利买下这栋楼,多亏大领导帮忙打招呼,否则光走程序就得拖到明年春天。
雅间里,林真和娄晓娥正陪着大领导夫妇。
杨厂长带着两位新副厂长来问候,大领导笑着摆手:我们就是来吃饭的,你们忙去吧,别惊动其他人。”
等杨厂长他们离开后,大领导对林真说:你们也去招呼客人吧,有空再来陪我聊天。
对了,今天可得吃你亲手做的菜。”
后厨热火朝天。
平时蔫头耷脑的何大清一站到灶台前就精神抖擞。
他早就听说林真的厨艺胜过傻柱,今天非要跟马华比试比试。
小伙子,咱俩过过招?
马华婉拒:老爷子,您年纪大了,在后厨指导就行。”
何大清不服老,抄起炒勺来了招花打四门,灶火窜起三尺高。
马华惊讶道:您不是专攻谭家菜和川菜吗?怎么陕菜绝活也这么厉害?
何大清得意一笑:这可是八萃楼,没两下子怎么行!
马华钦佩地点头道:老爷子宝刀未老,我来陪您切磋两招,请您指点!
他取来一块嫩豆腐,执起尖刀。
刀锋在水中翻飞,转眼雕出一尊活灵活现的猴脑,盛入盘中。
淋上香菜根与柠檬调制的酱汁。
热油爆香八角,将葱姜蒜青椒炸至酥软。
待油锅青烟骤起时泼洒而下,后厨顿时香气四溢。
老爷子,这是师父布置的创新菜,还没取名,您看如何?
何大清连连赞叹:豆腐雕猴脑确有巧思,香菜的鲜、柠檬的酸,佐以香料的醇厚,再与葱姜蒜的焦香在热油中交融,妙!厨艺贵在创新,唯有推陈出新,这门手艺才能传承下去。”
不如请最懂行的食客来品鉴?
话音未落,林真已踱进后厨。
瞥见马华的新作,嘴角扬起笑意:不错,端去吧。
这回大领导怕是尝不出破绽了。”
雅间里,大领导面前摆着两道佳肴。
其一是何大清以陕菜绝技花打四门烹制的金边白菜。
相传此菜深得西逃时的太后青睐,后传入御膳房,经几代传承终至何大清手中。
其风味之精妙,竟能与林真手艺比肩。
另一道是马华苦心研制的无名新菜——以豆腐雕琢猴脑之形,猪油爆香浇淋,几可乱真。
大领导夫妇依次品尝后,马华殷切问道:您觉得如何?
这金边白菜火候老到,五味调和,定是位科班出身的老行家手笔。”大领导莞尔,但绝非你师父所作,他的厨艺早已返璞归真,这般工整的技法,倒像是旧时拜过名师的传统派。”
马华竖起拇指:您慧眼如炬!这位正是退休的谭家菜传人。”
难怪,谭家菜最重章法。”大领导转向另一盘,这道新菜唤作什么?
师父刚赐名金睛猴脑。”
大领导闻言又尝一勺,赞道:豆腐成猴脑,构思绝妙!鲜香中透着果酸,确有你师父的风范!
此时林真端着宫保鸡丁现身:领导,这道才是我的手艺。
既然您没识破马华的,可见这小子总算出师了。”
大领导一怔,朗声笑道:好!往后你若不得空,我便来八萃楼寻马华解馋。”
马华欣喜道:多谢领导肯定,也感谢师父的教导。”
好了,快去后厨帮忙吧,那边离不开你。
小林,你也去忙吧,别在我这儿耽搁了。”
林真点头应下,带着马华往外走。
刚出门就撞见匆匆赶来的许大茂。
林工,您猜谁来了?
谁啊?
李怀德!就是几年前突然消失的那位李副厂长,还当过咱们厂的一把手呢。”
林真眉头微蹙:他来做什么?一个人?冲我们来的?
不是,带了两个生意伙伴,应该是听说八萃楼开业特意来吃饭的。
不过碰巧遇到陈主任、苏主任他们,知道是您开的店后,现在雅间里等着您呢。”
原来如此,我去见见。”
哎!林工!许大茂拉住林真,压低声音道:虽说当年他护着您,可那都是为了抢您的功劳。
这几年他在外头名声可不太好,您真要跟他叙旧?
林真笑道:难得你想得这么周全。
放心,我就是尽地主之谊,心里有数,你去忙吧。”
那...您可别跟他走太近。”
雅间里,李副厂长神采奕奕,除了两鬓略见斑白,风采不减当年。
旁边坐着两位衣着考究的男子,一位四十出头,一位年近古稀,都是养尊处优的模样。
哟!李副厂长!
嘿!林主任!
多年不见,李副厂长风采依旧啊!
林主任才是春风得意,这刚改革开放就开了这么大酒楼。
我还在想谁有这胆识,果然非您莫属!
这两位是?
我的生意伙伴,关沧海老先生和他公子关东青。”
二人连忙起身:久仰林工程师大名,今日特来拜访,没想到竟是您的手笔,实在佩服!
林真谦逊道:过奖了,这酒楼主要是给徒弟练手的。
三位光临,真是蓬荜生辉。”
一番寒暄后,李副厂长切入正题:实不相瞒,我们今天是来取经的。
关家祖上是御厨,我们打算开家酒楼,本想来挑挑毛病,既然是您开的,那就纯学习了。”
林真朗声笑道:欢迎指点,这样才能进步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