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霞抱着妞妞走回屋,门在身后轻轻合上。秀芬站在台阶上没动,手里还提着装尿布的竹篮。夜风从巷口吹进来,带着点凉意,她把篮子换到另一只手,转身往自家门口走。
第二天一早,天光已经大亮,院里有人扫地的声音。秀芬推开厨房门,准备生火做饭。她蹲下掀开炉盖,手刚伸进去就停住了。炉膛里的煤块散得乱七八糟,炉条明显被人撬过,一根断了半截,边缘翘起来。她慢慢把头探出去看炉壁,上面有几道深浅不一的划痕,像是用铁棍硬刮出来的。
她没出声,手指在炉口边上摸了一下,沾了点黑灰。站起来环顾四周,公用厨房没人。她退后两步,目光落在炉子旁边的地上——那里有个半个脚印,带着湿泥,鞋底纹路宽大,是那种常见的胶鞋。
她记得吴婶昨天穿的就是这双鞋。
再低头,炉口角落卡着一小片布丝,蓝底白点,和吴婶补裤子那块料子一样。她小心地捏出来,夹在手指间看了看,折了张旧报纸包好,放进了围裙口袋。
家里还得做饭,她没耽误工夫。搬出角落那个小风箱灶,架上锅,一边拉风箱一边往里添碎煤。火苗慢慢窜起来,水壶开始冒汽。她顺手把坏炉子拖到边上,拿块破布盖住,像是临时不用的样子。
等锅开了,她舀米下锅煮粥。刚把筷子搅进锅里,吴婶端着盆从外面进来,路过时瞥了一眼那个小灶。
“哟,今儿怎么用这个?”她站住,声音不高不低,“大炉坏了?”
秀芬抬头看她,手上不停。“坏了。”
“咋坏的?”吴婶嘴角微微往上,“是不是封火没封好,夜里炸了?”
秀芬把锅盖盖上,擦了擦手。“我昨夜封得好好的,早上起来就这样了。”
吴婶哼了一声,“那可说不准,谁碰过谁知道。”
秀芬从围裙里掏出那个纸包,打开,把那片布丝摊在掌心。“这块布,是你补裤子剩下的吧?我在炉口边上捡到的。”
吴婶眼神闪了一下,立刻撇嘴。“你这话说的,我哪知道这是哪儿来的?说不定是你自己掉的。”
“还有这个。”秀芬走到炉子边,指着地上那个脚印,“你的鞋,昨天下午来厨房炒菜时穿过,泥还没干透。”
吴婶脸色变了变,往前凑了半步。“你啥意思?想赖我头上?”
“我不是赖你。”秀芬声音还是平的,“我知道你还在气前两天的事。你说孩子被欺负,我心里也明白当妈的护短。可这炉子不是我家一个人用,是大家伙共用的。它坏了,别人做饭也不方便。”
吴婶冷笑,“说得倒好听,你是想让我给你赔钱吧?”
“我没说要赔。”秀芬看着她,“我是想说,有气可以讲出来,但不能拿公家的东西撒气。要是人人都这样,以后谁还敢好好搭伙过日子?”
两人对站着,厨房里一时静下来。隔壁赵大妈听见动静,探出头来看了一眼,又缩回去。钱婶家窗户也拉开一条缝,里面有人影晃了晃。
吴婶嘴动了动,还想争辩,这时候林建华推门进来。他刚下班,工装还没换,肩上落了点煤灰。
“怎么了?”他问秀芬。
秀芬指了指炉子,“被人弄坏了。”
林建华皱眉,走过去蹲下看。他伸手摸了摸断裂的炉条,又看了看地上的脚印,抬头看向吴婶。
“吴婶,”他声音不高,但很沉,“这炉子是我攒了半年工业券换来的,厂里批条子才拿到。它不光是家用,也是公用。你要觉得我媳妇哪儿得罪你了,可以说,去居委会也能评理。但动手砸东西,就不对了。”
吴婶往后退了小半步,“谁说是我要砸的?你们有证据吗?”
林建华没说话,从炉条缝隙里抠出一小块铁锈色的泥块,摊在手心。“你家后窗底下那堆旧土,颜色就是这样的。你昨天下午三点左右来炒豆角,鞋底沾的就是这个。”
吴婶嘴唇抖了一下,没接话。
林建华站起身,“我平时敬你是长辈,从没说过重话。但这事要是传到厂里,或者让居委会知道有人故意破坏公共设施,那就不是吵架这么简单了。”
旁边赵大妈终于开口:“可不是嘛,炉子坏了谁都不方便。谁也不能光想着自己痛快。”
钱婶也在窗后说了句:“查清楚就好,别伤了和气。”
吴婶低下头,手指绞着衣角。她站了几秒,忽然抬脚要走。
秀芬拦住她,转身从锅里舀了一碗热豆浆,递过去。
“天凉,喝一口暖暖身子。”她说。
吴婶愣住,看着那碗豆浆,热气往上冒。她没伸手。
“炉子修还要几天。”秀芬接着说,“等修好了,咱们还是轮着用。你要是愿意,我教你封火的法子,省煤还不容易出事。”
吴婶盯着那碗,终于伸手接过。她的手有点抖,碗沿磕了下秀芬的手指。
“……对不住。”她低声说,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
说完转身快步走了。门帘被她掀得晃了好一阵,才慢慢垂下来。
秀芬回到炉子边,把破布掀开,开始清理里面的碎煤渣。林建华蹲下帮她一块块捡出来。
赵大妈从门口走过,看了两眼,小声嘀咕:“秀芬这人,真是大度。”
钱婶关窗时也说了句:“吴婶这次,确实过分了。”
院里陆续传来切菜声、烧水声。太阳移到了东墙根,照在晾衣绳上,几件洗过的衣服在风里轻轻摆。
秀芬把最后一块炉条拿出来,放在地上。林建华拿来锤子和钳子,试着掰直。
“能修好吗?”她问。
“得敲一晚上。”他说,“先凑合用。”
她点点头,起身去锅里看粥。锅盖一掀,白气扑上来,糊了一层水珠。
林建华敲了几下,金属声清脆地响在院子里。
秀芬舀了一勺粥,吹了吹,尝了一口。咸淡正好。
她把勺子放回锅边,转身去拿碗筷。
筷子刚碰到碗沿,外头脚步声又响起来。
吴婶站在门口,手里拎着个小铁桶。
“我……我家还有点耐火泥。”她低着头,不敢看人,“修炉子用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