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韵手作展的热度持续不减,两界居民纷纷提议举办一场“月光手作日”,让大家亲身参与月音主题手作的创作。孩子们欣然应允,青禾在同心谷广场的公告牌上写下活动细则:“满月之夜,以月为媒,共制手作,传递温情。”公告一出,居民们立即行动起来,灵脉森林的修士送来大批灵植纤维,清溪小镇的织娘们准备了各色丝线,龙界的石族修士则运来月音珠边角料,广场上很快堆满了手作材料。
手作日当天午后,筹备工作就进入了高潮。孩子们与居民们分工合作:陈渊与银龙族长老负责划分手作区域,设置了“月音编织区”“月华雕刻区”“月莲灯制作区”等;青禾带领绣娘们搭建月光展台,用藤蔓编织出月牙形拱门,上面悬挂着月音流光带,风一吹就响起“月音莲歌”的旋律;阿羽则与龙界小修士们在广场中央升起一盏巨型月音莲灯,灯芯点燃后,柔和的月光洒满整个广场,宛如白昼。
傍晚时分,月光手作日正式开始。两界居民穿着绣有月纹的服饰,带着自家的手作工具来到广场。月音编织区里,人间的妇人正教龙界的女修士编织月音流光带,指尖翻飞间,月音珠在灵植纤维中闪烁;月华雕刻区中,小石头与石族修士们一起打磨月音珠,将其雕刻成小巧的月牙吊坠;月莲灯制作区最是热闹,孩子们与家长们围坐在一起,捏制灯座、粘贴花瓣,欢声笑语不断。
最温馨的是“温情寄语区”。妞妞准备了大量月华信纸与灵植笔,居民们纷纷写下心中的祝福:有人写给远方的亲人,有人写给身边的伙伴,还有人写下对两界共生的期盼。写完的信纸被挂在月光展台上,夜风拂过,信纸泛着的月光交织在一起,宛如一片流动的星河。手作馆的老者写下“月满情满,两界同心”八个字,字迹苍劲有力,引得众人纷纷称赞。
活动高潮时,巨型月音莲灯突然发出一阵强烈的光芒,灯影投射在灵音地图上,竟让地图上一处空白区域泛起淡淡的云雾状光晕。“那是什么地方?”阿鳞好奇地跑过去查看,发现光晕区域旁边隐约有“云音涧”三个字的轮廓。孩子们立即翻出《两界秘境图志》,在“月音湖”条目旁找到了关于云音涧的记载:“云音涧,藏于月华山脉与灵脉森林交界处,涧水穿云而过,音随云动,涧底生云音石,能奏出变幻莫测的云之旋律。”
根据记载,云音涧常年被云雾笼罩,只有在雨后初晴、云雾散去时才能看到全貌,涧水中的云音石会随着水流与云雾的变化发出不同的灵音。青禾看着地图上的云雾光晕,眼中满是期待:“如果能收集到云音涧的灵音,灵音地图就又多了一份灵动的色彩!”阿羽则兴奋地说:“最近天气多变,说不定很快就能遇到雨后初晴的日子!”
探索云音涧的筹备工作随即展开。阿鳞从龙界长老那里借来“破云珠”——这颗珠子能驱散周围的云雾,还能感应云音石的灵气波动;青禾培育了“云忆花”,这种花能在云雾中记录灵音,花瓣会随着云音的变化呈现不同的形态;小石头打磨了一批“云音石坯”,计划用云音涧的灵音赋予石坯特殊的纹理;妞妞则缝制了“避云灵植披风”,披风上绣满云纹,能在云雾中保持干燥,还能抵御涧水的寒气。
两界居民得知孩子们要探索云音涧,纷纷前来助力。月华山脉的樵夫手绘了前往云音涧的路线图,标注出雨后初晴时云雾最易散去的区域;灵脉森林的修士送来“测云灵草”,这种草能根据空气中的湿度预测天气;手作馆的老者则将自己珍藏的“云音乐谱”送给孩子们:“这是我年轻时偶然记录的云音片段,或许能帮你们更好地捕捉云音涧的灵音。”
满月之夜的月光手作日在温馨的氛围中落幕,居民们带着自己制作的月音手作满载而归。孩子们站在灵音地图旁,望着仍泛着云雾光晕的云音涧区域,心中满是期待。青禾轻声说:“等雨后初晴,我们就出发去云音涧,收集那变幻莫测的云之灵音。”阿羽扇动翅膀,将一片月见草花瓣吹向地图上的光晕区域,花瓣在月光下与云雾光晕交织,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云音探索之旅奏响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