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区有很多传说,说有UFo的,有说其他的,按普通地方处理吧。
内华达荒漠的夜,是连星光都要被吞噬的浓黑。
威利斯皮卡像一头蛰伏的金属野兽,静静停在一处被风蚀岩柱环绕的干涸河床里。
何雨柱推开车门,冰冷的空气瞬间裹挟了全身,带着沙砾和远方某种工业冷却剂特有的、微甜而刺鼻的气味。
他最后看了一眼星光下那片神秘区域的模糊轮廓,那里是51区,是美国梦最深沉、最不可告人的背面。
今夜,他将以幽灵之姿,去收取这份属于时代的“礼物”。
隐身能力启动的刹那,他的身形如同水滴融入沙漠,彻底消失。
脚步落在粗粝的沙石上,声音比蝎子爬行更轻。
百米感知领域如同无形的触手,以他为中心向前蔓延,瞬间将前方第一道防线纳入掌:
带刺的铁丝网在意识中勾勒出冰冷的线条,地下半米处埋设的震动传感器如同沉睡的毒蛇,几个隐藏在岩缝中的红外探头缓缓转动。
他没有停顿,径直走向那道象征界限的铁丝网。
在距离三十米处,心念微动。
下一刻,前方两米的铁丝网段落,直接收取,留下一个边缘光滑如镜的缺口,仿佛那里本就空无一物。
他从容穿过。
踏入禁区内部的瞬间,更密集的信息流涌入感知。
左前方,一个半埋式机库的轮廓清晰起来。
穿透厚重的混凝土墙壁,里面停放着两架通体漆黑、造型奇特的飞机。
它们拥有异乎寻常的修长机翼,如同暗夜中的蜻蜓,正是尚未公开的U-2高空侦察机。
旁边的工作台上,铺满了设计蓝图,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针对稀薄大气的高空空气动力学数据。
更里面的特种材料架上,几种用于极端环境的钛合金和高强度复合材料样品,在感知中闪烁着独特的光泽。
就是现在。
心念锁定整个机库区域。
无声无息间,机库内两架完整的U-2侦察机、所有图纸、数据手册、连同那些珍贵的材料样品,瞬间消失。
原地只留下空荡得有些诡异的机位和几个不知用途的孤零零工具架。
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润滑油和臭氧的微弱气味。
他继续向内渗透,感知领域如同一个高效而冷酷的扫描仪,扫过每一个被纳入范围的设施。
右侧一栋低矮建筑内,早期的大型计算机阵列正在处理着加密的雷达信号数据,旁边摆放着原型机的雷达信号分析仪和频谱记录仪。
心念再动,这些笨重却代表着电子侦察前沿的设备连同所有技术手册,也步了后尘。
前方一个伪装成仓库的建筑里,景象更为惊人。
数台造型怪异的喷气发动机原型被牢牢固定在测试架上,它们的进气道和尾喷管设计迥异于常。
旁边堆放着成箱的耐高温涡轮叶片样品、燃烧室设计手稿以及关于新型燃料添加剂的研究报告。
没有丝毫犹豫,这些代表着动力系统巅峰的造物也被悄然吞噬。
他的脚步最终停在了一个依山而建、守卫尤为森严的巨型机库外围。
这里的防护等级远超之前,厚重的合金大门紧闭,周围遍布着多光谱监控探头和压力感应地坪。
何雨柱隐身在阴影里,感知力如同最精细的探针,穿透层层阻碍。
机库内部的景象,即便以他的阅历,也微微动容。
一架通体棱角分明、仿佛由多个多边形构成的黑色飞机(F-117夜鹰)静卧其中,它的表面涂层在昏暗的光线下几乎不反射任何光线,透着一种非现实的诡异感。
旁边,是一架线条流畅到极致、机身修长如子弹的银色飞机(SR-71黑鸟),它静静地停在那里,却仿佛随时能撕裂长空,散发着高空高速的极致美感。
更深处,还有一架银灰色、造型更加激进、似乎从未在任何记录中出现过的三角翼验证机,它代表着更大胆、更未知的技术路径。
这三架飞行器的周围,是如同森林般密集的支架和工作台。上面堆放着:
成卷的、标注着“绝密”的雷达吸波材料(RAm)配方和结构设计图;
复杂的高空生命维持系统原理图和实物组件;
关于冲压发动机和变循环发动机的数千页研究手稿和测试数据;
用于耐高温蒙皮的特殊陶瓷基复合材料样品;
以及大量关于飞行控制律、隐身外形计算的模拟磁带和图纸。
这不仅仅是飞机,这是一个时代最尖端航空科技的浓缩体!
何雨柱没有试图去打开那扇厚重的门。
他感知深入,找到了结构相对薄弱的连接处。
下一刻,他面前的山体,一块体积约十五立方米的岩石和混凝土悄然消失,露出了后面机库冰冷的内部钢架结构。
他迈步而入,如同走进一个被提前打开的宝藏箱。
现在,整个机库及其内部所有令人垂涎的“藏品”,都完整地处于他百米领域的绝对掌控之下。
心念如同最终的审判,轰然降临。
巨大的机库内部,三架超越时代的飞行器,连同它们周围所有的技术资料、配套设备、甚至工作台上没喝完的咖啡、墙上的维护日程表,在同一个瞬间,消失了!
偌大的空间骤然变得空荡无比,只剩下固定支架的基座和地面上依稀的轮胎印迹,证明着这里曾经存放过何等的奇迹。
一种近乎真空的死寂笼罩了这里。
直到此刻,或许是某种基于整体质量监控的深层系统终于察觉到了这难以置信的巨变,一阵低沉、压抑、仿佛来自地底深处的警报声,才如同垂死巨兽的哀嚎,在基地核心区域猛地响了起来!
这声音充满了困惑与惊惧。
何雨柱站在原地,静静倾听了两秒这姗姗来迟的警报。
他知道,混乱开始了。
但他已经不关心了。主要目标,已然达成。
他转身,沿着来时的路径,不紧不慢地离去。
沿途,他再次“抹除”了几段铁丝网,开辟归途。
当他解除隐身,回到皮卡旁边时,51区内部已经如同炸开的蚁穴。
探照灯的光柱疯狂扫射,各种车辆的引擎声、人员的呼喊声混杂在一起,与之前的死寂形成了荒诞的对比。
坐进驾驶室,发动引擎。意识沉入空间。
那片专门划分出的“航空科技区”,此刻已经被庞然大物和无数资料填满。
两架U-2像优雅的黑天鹅,F-117如同来自未来的暗杀者,SR-71展现着极致的速度美学,那架未知的验证机则代表着无限的可能。
它们静静地悬浮着,周围环绕着成堆的技术瑰宝——雷达隐身的秘密、突破热障的钥匙、翱翔于临近空间的蓝图……
这一次的收获,不仅仅是实物,更是开启一个全新技术时代的密码。
威利斯皮卡调转车头,驶离了这片彻底沸腾的禁区。
何雨柱的脸上没有任何激动,只有一种完成了一项必要工作后的平静,以及一丝对接下来纽约之行的期待。
东海岸,还有最后一场盛宴在等待着他。
而这里,或许,等他从欧洲回来,还可以再来逛逛。
毕竟,看起来,这地方的“库存”,更新得还挺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