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玉嫣的修为进境,在陈衡的意料之中。
她虽然比自己小两岁,但其身负上品风灵根,拜入紫府上人门下,更有宗门资源倾力培养,修行速度不快才奇怪。
不过,自己有着箓气【水火相济】带来的修行加速和真元掌控力提升,其实修炼速度目前丝毫不逊色于她。
收回思绪,陈衡拿起玉盒。
盒盖开启的瞬间,一股精纯凛冽的水行灵气夹杂着冰晶的寒意骤然爆发,整个静室的气温都似乎下降了几度。
盒中静静躺着一株通体幽蓝、叶片细长如剑、表面凝结着霜白色结晶的灵草,正是百年凝霜草。
他没有立刻炼化,而是先将盒盖虚掩。
“欲速则不达。”陈行云临走时的告诫在耳边回响,“真正的战力,在于自身根基。”
冒然借助珍稀灵药冲击境界,虽可能快速增长修为,却也容易留下细微的隐患,使根基出现不为人察的罅隙。
不过,陈衡的修为境界却是稳稳来到了炼气四层巅峰。
他静心凝神,运转水火御经,数个周天过后,将自身的状态调整至最好。
随即,不再犹豫,取出凝霜草,开始着手炼化。
……
半个月后,陈衡在修炼静室内闭目修炼,体内真元缓缓流转。
炼化凝霜草所得的精纯灵气不断汇入体内,融入丹田,化作真元,不断滋养肉身经脉,增长修为。
倏然之间。
他猛然睁开双眼,眸中闪过一道精光。
“炼气五层。”
陈衡心中一喜,感知自身修为,已然稳固踏入炼气五层。
这凝霜草果真不俗,非常适合自己炼化修行。
如今,他也算是跟上了罗玉嫣突破的步伐,不至于被其甩开。
不过,罗玉嫣提前入了青玄宗修行,又得紫府上人指导,自己还是要勤加修炼才行。
修为不能落下,法术、器艺也要继续精进才行。
于是。
陈衡这段时间便安心在青竹小筑潜修起来。
得了陈行云赠予的青玄金令之后,他不但月供有所增加,就连平常炼器所需的宝材都被族中承包了。
当然,炼制出来的法器,若自身用不上,都要上交族中。
……
青竹小筑二楼的静室内,陈衡盘膝而坐,掌心上方虚托着那枚暗金色的令牌。
青玄金令在手,带来的不仅是通往青玄宗的通行证,更是一份沉甸甸的压力与目光的聚焦。
阳光透过竹窗缝隙,洒落在流淌着玄妙道纹的令牌之上,折射出内敛而威严的光泽。
他的神情依旧淡然,仿佛手中并非能令无数小家族子弟疯狂的登天梯,而仅是一件寻常法器。
“两年……”
他将令牌收起,目光转向静室角落堆积的炼器材料。
这些是家族因他获得金令后额外拨付的资源,其中不乏几样稍显珍贵、他过去难以获取的金属性灵矿。
炼气五层的修为在体内稳固流转,比过去更浑厚、更具韧性的水火真元令他倍感踏实。
凝霜草的效力已然完全吸收,助他稳稳站上炼气五层。
但这只是开始。
罗玉嫣身在青玄宗扶摇峰,有紫府上人亲自指点,有宗门资源倾斜,其修炼速度只会越来越快。
陈行云的告诫言犹在耳——“不许再依赖那夹刀棍般的凡俗手段!真正的战力,在于自身根基!”
陈衡闭上双目,意识沉入识海。
《水火御经》的法诀在心间流淌,之前限于修为和资源,上册中诸多精妙变化未能深研。
如今炼气中期境界稳固,又有凝霜草残余的清凉气意辅助心绪凝定,正是深入参悟之时。
“水火并非绝对相冲,御经所求,乃是相激相生,循环往复……”
识海箓印所聚之【水火相济】妙意再度浮现,对真元流转的掌控力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他尝试着催动真元,不再拘泥于泾渭分明的两条水、火溪流,而是引动其接触、交融处细微的爆鸣,化为更具爆发性的推动之力。
经脉传来细微的胀痛感,但也在真元的反复冲刷下渐渐适应。
“滴水藏海,火种燎原,御之为用,在于微澜之间……”
时间在寂静的感悟与内蕴的修炼中流逝。
转眼便是月余过去。
陈衡再睁眼时,眸中精光内敛,气息圆融更胜从前。
《水火御经》上册的核心运转法门已被他吃透大半,真元调动更为迅捷灵巧,根基也在反复锤炼中愈发扎实。
炼气五层的境界,已初窥巅峰门槛。
然而,修为的提升并非唯一课题。
他走出修炼静室,前往炼器室。
炼器炉旁,火晶石被真元引燃,精纯的火苗舔舐着炉底。
陈衡并未急于锤炼手头那些珍贵的金属矿,反而取出了几块普普通通的黑铁胚。
炼器之道,熟能生巧,根基同样重要。
他闭上眼,回忆着“水火齐天棍法”的精要——刚猛中带着粘稠连绵,爆裂处隐含水之柔韧。脑海中,《水火御经》的运气法门与棍法的神韵悄然融合。
“叮!”
一锤落下,并非追求极致的坚硬,而是引导铁胚内部的杂质顺着一种独特的震荡节奏被剥离,同时赋予材质一丝若有若无的、类似水流般的不屈韧性。
提纯宝材,未尝不是一门修行。
这需要更精微的真元控制,更精准的火候把握,以及对材质本身特性的深刻理解。
一锤又一锤,锻造声带着某种奇特的韵律在静室中回荡,仿佛在模拟某种玄奥的呼吸。
黑铁胚在火焰与重锤下反复折叠锤炼,杂质的火花飞溅又熄灭。
不知过了多久,一块看似平平无奇,却隐隐蕴含内敛光泽、触手坚韧且富有弹性的精铁锭出现在他手中。
虽非成品法器,但这份对材质的理解和初步融合水火之意的锻造基础,已是炼器术悄然精进的明证。
唯有根基夯实,技艺圆融,日后借助那些珍贵材料,方能炼出真正贴合自身功法、承载自身大道的法器。
结束锻打,陈衡走出炼器室,来到窗边。
玉泉山依旧宁静,山下族地似乎因他获得金令而喧嚣过一阵,但这些喧嚣已被隔绝在青竹小筑之外。
他知道,山下并非全然平静,嫉妒、期盼、审视的目光从未消失,陈明浩虽有仆役名额,心态如何犹未可知。
而更远处,罗家的觊觎恐怕也从未停止,那封未曾公开却双方皆知的三年的战书,是无声的鞭策。
山风拂过翠竹林,带来清新的气息与瀑布的轰鸣。
陈衡深吸一口气。
风暴将至前的平静,尤为珍贵。
他需要在这珍贵的“静”中,积攒足以劈开前路、无惧任何“艰难险阻”的力量——无论是两年后青玄宗门前的风雨,还是斗法台上的那道如冰似风的倩影。
他转身回炉前,再次引燃火焰,拿起另一块材料。
修行与炼器,都容不得片刻懈怠。
玉泉山的青竹在风中轻摇,深深扎根于山石,韧而不折。
静水流深,方见其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