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室之内,沈括的调息已进入关键阶段。九阳焚煞录的气血如同温暖的岩浆,缓慢而坚定地流淌过受损的经脉与神魂,每一次循环,都带来细微的修补与强化。虽然距离金丹后期的全盛状态仍遥不可及,但那股源自灵魂深处的虚弱与滞涩感正在逐步消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久违的、对自身力量掌控回归的清明。
张元清守在一旁,能清晰地感知到沈括气息的变化,心中讶异更甚。这种恢复速度,远超他对武道修士的认知。这位沈国师,果然非同寻常。
静室门被轻轻推开,赵虎无声走入,将一份最新的情报卷宗放在沈括身前的矮几上,低声道:“大人,顾指挥使那边有消息了,关于那些香料。”
沈括缓缓收功,睁开双眼,眸中神光内敛,却不再涣散。他拿起卷宗,迅速浏览。
顾千帆的动作很快,利用皇城司的渠道,暗中调查了永嘉侯府别院近期大量采购的几种特定香料。这些香料本身并非违禁品,多为名贵熏香或药材的配料,混合使用能产生安神、凝气的效果,但也正因如此,其流向极难追查。
然而,皇城司终究是皇城司。一条不起眼的线索被挖了出来:其中一种名为“龙涎柏”的香料,近半年来,除了永嘉侯府别院,还有另一个稳定的采购方——内侍省下属,负责宫廷器物维护与部分库房管理的“惜薪司”!
惜薪司?皇宫大内?
沈括的目光在这一行字上停留良久,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矮几。幻魇的手,难道已经伸进了皇宫?还是说,这又是另一个精心布置的迷阵?利用宫廷采购的复杂性来混淆视听?
“顾千帆还查到,”赵虎继续补充,“惜薪司采购的‘龙涎柏’,登记用途是‘养护先帝旧藏檀木器物’。但据我们安插在宫内的人隐约听闻,那些所谓的‘先帝旧藏’,似乎大部分都堆放在靠近冷宫的一处废弃偏殿里,平时极少有人打理。”
先帝旧藏?废弃偏殿?
沈括眼中锐光一闪。这借口听起来合情合理,但结合“龙涎柏”本身具有的微弱宁神、甚至在一定配方下能辅助致幻的特性,以及那处偏僻的存放地点,就显得格外可疑。
幻魇擅长操纵人心,制造幻觉。如果需要在皇宫内部进行某种不为人知的布置,或者仅仅是需要一个绝对安全、无人打扰的据点,还有比一个挂着“先帝旧藏”名头、实则荒废的宫殿更合适的地方吗?
“告诉顾千帆,”沈括沉吟片刻,下令道,“让他的人,想办法确认那处偏殿的真实情况。但切记,不可动用宫内明线上的力量,动作一定要隐秘,哪怕慢一点,也绝不能打草惊蛇。” 牵扯到皇宫大内,尤其是可能涉及先帝遗物,必须万分谨慎。
“是!”赵虎领命,正要转身,又被沈括叫住。
“还有,让我们的人,重点排查城西方向,有没有规模较大、但近年来香火不旺,或者位置偏僻的道观、佛寺。”沈括的思路愈发清晰,“对方需要大量‘厌阳石’,需要配置药物,需要散布流言,还需要一个足够隐蔽的据点……除了废弃的庄园,这些地方也很有可能。”
“明白!”赵虎眼中闪过钦佩,大人虽然重伤未愈,但这份抽丝剥茧、纵观全局的能力,丝毫未减。
赵虎离去后,沈括重新闭上双眼,继续调息。脑海中却已勾勒出一张无形的网——陈州流出的“厌阳石”,永嘉侯府的别院,皇宫内可疑的香料流向,城西可能存在的宗教场所据点……幻魇的布局,似乎正在一点点被勾勒出模糊的轮廓。
张元清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忽然开口,语气依旧带着那份疏离感,却少了几分质疑,多了些许探究:“国师似乎笃定,凭借这些细微线索,便能找到那藏于幕后的妖人?”
沈括没有睁眼,只是淡淡道:“洪水滔天,亦起于涓涓细流。妖人藏得再深,只要他还在行动,就必然会留下痕迹。找到的痕迹越多,他的影子就越清晰。这与道法追寻气机,原理相通,只是路径不同罢了。”
张元清沉默片刻,不再言语,只是看着沈括的目光中,那抹审视悄然淡去了一丝。
格物院内,针对“厌阳石”特性的分析有了新进展,学员们在沈括之前的指导下,尝试模拟几种可能利用此物增强惑心药物效力的配方。
汴京城外,皇城司的暗探如同幽灵,开始秘密筛查城西符合条件的宗教场所。
皇宫大内,一场无声的探查,围绕着那处堆放“先帝旧藏”的废弃偏殿,悄然展开。
而沈括,则在静室中,争分夺秒地恢复着实力。
风暴来临前的压抑,笼罩着汴京。但这一次,猎手与猎物的角色,正在无声中发生着微妙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