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福的血书在众人心中投下了巨大的阴影,而其中反复提及、作为一切根源的“陨星之核”,更是成为了所有谜团和危险的核心。
“陨星之核……天外来的东西……”孙阳喃喃自语,脑海中飞速整合着信息。祖父笔记中的零星记载、李教授破译的星图、以及这一路来的见闻,逐渐串联成一条清晰的线索。
“怪不得徐福竹简里说,这玩意儿蕴含‘磅礴生机’,”刘胖子搓着下巴,一脸凝重,“来自星星的东西,谁知道上面带着啥稀奇古怪的玩意儿?搞不好就是这‘生机’太霸道,跟咱们这儿的‘气’不合,才把好好的人变成那种不人不鬼的怪物!”
韩亮靠坐在一块残骸上,脸色依旧苍白,但眼神锐利:“古籍有载,陨星,尤其是蕴含奇异金属或能量的‘荧惑之石’,常被视为不祥。其力至阳至刚,迥异于地脉阴气。始皇帝以凡人之躯,强行融合星核之力,如同将江河引入杯盏,岂有不崩之理?这星核,既是长生的钥匙,也是……毁灭的引信。”
林夏尝试用设备扫描整个墓室,尤其是那悬浮的棺椁,屏幕上的能量读数依旧爆表,且呈现出一种极其奇特的、活跃而稳定的矛盾状态。“能量源……就在棺椁内部!读数模式……无法识别,不属于任何已知的物理现象……它就像是一个……活着的微型恒星,被禁锢在了里面!”
这个比喻让所有人不寒而栗。一个活着的微型恒星?禁锢在秦始皇的体内?
孙阳回想起穿过九阶台阶时感受到的那粘稠的阴气和刺骨的寒意,与徐福描述的星核“至阳至刚”似乎矛盾。但很快,他想到了一种可能:“我明白了……阴阳相济,物极必反!这陨星之核的力量太过阳刚霸道,始皇帝的肉身根本无法承受。所以,他必须依靠骊山极其浓郁的地脉阴气来中和、滋养,才能维持这种诡异的平衡!这也是他必须沉睡于此的原因!整个陵墓,就是一个巨大的阴阳调和器,而棺椁下的水银河星图,就是调和的关键!”
这个推测解释了为何秦始皇离不开陵墓,也解释了为何地脉如此重要。一旦平衡被打破,无论是阴气不足(比如陵墓被破坏),还是阳气过盛(比如星核被刺激),都可能引发灾难性的后果——要么秦始皇彻底化为疯狂的古尸,要么……星核力量失控,造成更大的破坏。
“那……那这星核,现在到底算是个啥?”刘胖子看着那悬浮的、散发着柔和光晕的棺椁,声音发颤,“是秦始皇?还是那个星星核?”
“也许……两者都已经不是了。”孙阳的声音低沉,“经过两千年的融合,秦始皇的意志、地脉的阴气、星核的能量,可能已经扭曲成了一个全新的、无法理解的……共生体。徐福称之为‘地只’,或许……更像是一种地缚灵与天外异物结合产生的怪物。”
而这个“共生体”的核心,就是那颗来自天外的陨星之核。它是力量的源泉,是长生的凭依,也是所有诅咒和平衡的关键节点,更是一个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
摧毁它,可能解除诅咒,但也可能引发地脉崩塌,造成难以想象的灾难。不摧毁它,难道任由这个活尸皇帝继续存在,甚至可能在某一天彻底苏醒,为祸世间?
他们无意中,竟然触碰到了一个关乎无数人性命的、极其危险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