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的牌子挂上不到两个月,新章程刚刚理顺,郑怀古的心事也渐渐放下,一桩意想不到的“大生意”,就找上门来了。
这天下午,一辆风尘仆仆的吉普车,颠簸着开进了双河堡子,直接停在了“北匠合作社”的门口。车上下来三个人,一位是县外事办的干部老张,陈山河在宾馆项目时打过交道;另一位是位穿着中山装、气质沉稳的中年人,经介绍,是省外贸局的王科长;还有一位,竟然是位金发碧眼、高鼻深目的外国人,拎着个公文包,好奇地打量着这个坐落在东北农村的“合作社”。
这阵势,立刻引来了屯里人的围观。外国人来双河堡子?这可是破天荒头一遭!
陈山河闻讯赶紧迎了出来。老张热情地介绍:“山河社长,这位是省外贸的王科长,这位是史密斯先生,美国来的家具采购商代表!”
史密斯先生用生硬的汉语,夹杂着英语,热情地伸出手:“陈先生,你好!久仰大名!你们的家具,在德国,非常棒!我们公司,很有兴趣!”
陈山河强压住心中的惊讶和激动,礼貌地将三人请进简陋的会客室(其实就是原来的财务室,简单布置了一下)。李杏枝赶紧沏上来。
落座后,王科长说明了来意。原来,史密斯所在的美国公司,是一家高端家具进口商,专营具有民族特色和手工工艺的家具。他们在德国博览会上看到了“明韵”家具,极为欣赏,通过多方打听,才找到这里。他们想订购一批具有中国北方特色的实木家具,主要面向美国的高端酒店和私人收藏市场。
“陈社长,”王科长语气郑重,“史密斯先生对贵社的工艺水平评价很高。这次是带着诚意来的,想看看有没有合作的可能。订单量不小,但对款式、工艺、环保标准要求都很高,交货期也紧。”
史密斯先生通过翻译补充道:“我们需要的,不是博物馆里的古董,而是可以实际使用,但又充满东方智慧和手工温度的现代家具。风格要简约、大气,体现北方地域特色,工艺必须达到‘明韵’的水准。这是样品清单和初步要求。”他递过来一份中英文对照的资料。
陈山河接过资料,快速浏览。清单上列了七八种家具:大尺寸的实木餐桌、配套的餐椅、书房用的书柜和书桌、客厅用的茶几和沙发架……数量不小,单价也很可观。但要求极其细致:木材必须选用特定产区的硬木(如柞木、水曲柳),含水率有严格标准;连接必须采用传统榫卯,禁用铁钉;表面处理要用环保植物漆;尺寸需要根据美式生活空间微调;甚至对木纹的走向、色差控制都有明确要求!交货期只有五个月!
这是一块诱人的大蛋糕,也是一块极其难啃的硬骨头!
陈山河没有立刻答应,他沉吟片刻,说道:“王科长,史密斯先生,非常感谢二位的看重!能接到国际订单,是我们合作社的荣幸。不过,这批货要求高,时间紧,我们需要评估一下我们的生产能力和技术细节,才能给您确切的答复。请允许我们内部讨论一下,最晚明天上午给您准信儿,可以吗?”
王科长和史密斯先生对视一眼,对陈山河的谨慎表示赞赏。他们留下资料,约定明天再来详谈,便先行离开了。
送走客人,合作社里顿时炸开了锅!
“我的妈呀!美国订单!还是长期要货!”王老蔫激动得直搓手,“这要是干成了,咱可就冲出中国,走向世界了!”
石根却皱着眉头:“山河哥,要求太苛刻了!你看这含水率,这榫卯精度,比给宾馆做的还严!工期还这么紧!咱人手、设备,够呛啊!”
李杏枝翻看着要求,也直咂舌:“这用料、这工艺,成本低不了。价格虽然给得高,但万一有点闪失,赔不起啊!而且外汇结算,咱没弄过,手续麻烦!”
其他社员也议论纷纷,既兴奋又忐忑。
陈山河立刻召集管委会紧急会议。他把郑怀古、石根、李杏枝、王老蔫叫到屋里,关起门来商量。
“大家都说说,这单子,接,还是不接?”陈山河开门见山。
“接!必须接!”王老蔫第一个表态,“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干成了,咱‘北匠’的牌子就响彻太平洋了!价格给得也公道!”
石根比较冷静:“接是好事,但得量力而行。我看,咱得仔细盘算盘算:第一,现有的老师傅,加上学徒,满打满算,完成这批货,人手非常紧张,质量难保证。第二,有些特殊工艺和要求,比如更复杂的榫卯、环保漆的使用,咱们得现学现摸索。第三,工期太死,万一哪个环节出问题,就得违约。”
李杏枝补充道:“财务上压力也大。要进一批特选木料,需要大笔预付款。外汇结算周期长,资金占用厉害。还有,如果验收不合格,或者运输途中出问题,赔偿条款很严厉。”
大家都把目光投向一直沉默抽烟的郑怀古。
老爷子磕了磕烟袋锅,缓缓开口:“活儿,是难。但活儿好,才显出手艺。老外认咱的东西,是好事。可咱不能光图钱,把招牌砸了。”他拿起那份要求,指着一条说:“你看,他要这个‘插肩榫’带暗销,这是老手艺,现在会的少了。还有这漆,植物漆,咱用得少,火候得试。”
他抬起头,看着陈山河:“山河,这单子,是块试金石。接,就得拿出看家的本事,不能糊弄。人手不够,可以临时找靠得住的老师傅搭把手,但核心活儿,得咱自己人干。工艺不熟,俺带着他们试!工期紧,就得把计划排到天,把人用到刀刃上!”
陈山河听着大家的意见,心里渐渐有了底。风险确实存在,但机遇更大!这不仅是一笔生意,更是“北匠”工艺水平和管理能力的一次国际大考!通过了,前途无量;通不过,可能伤筋动骨。
他站起身,目光扫过众人:“干!这单子,咱们接!”
他做出决策:
1. 接下订单,但分步走。 先接一半的量,作为试单。如果顺利完成,再谈长期合作。降低风险。
2. 成立项目组。 陈山河总负责,郑怀古任技术总监,石根任生产组长,李杏枝任后勤财务组长,集中优势兵力,确保成功。
3. 立刻备战。 石根负责根据订单要求,细化生产工艺流程和工时定额;郑怀古带领技术骨干,连夜研究新工艺,试制样品;李杏枝核算成本,筹备资金,了解外汇结算流程;王老蔫负责联系特选木料,确保供应。
4. 明天谈判。 向客户说明情况,争取更合理的付款方式和交货缓冲期。
决定一下,整个合作社像一台加满油的机器,高速运转起来!挑战巨大,但“北匠人”的眼神里,充满了迎难而上的决心和斗志!这第一笔跨国订单,将检验合作社的成色,也将决定“北匠”能否真正登上国际舞台。逆袭的路上,风险与机遇并存,敢闯敢干,方能开辟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