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陪琪琪住在新房子里。
老房子里琪琪爷爷奶奶住着,也邀请我去住,说有个房间空着呢。
琪琪强烈反对,说要跟我秉烛夜谈呢。
我知道琪琪是怕我不知道怎么拒绝她爷爷奶奶的邀请。
我跟琪琪爷爷奶奶就见过几回,面,贸然住在一起,实在是会尴尬的,我是社牛也不行。
晚上终于可以跟琪琪躺在一起了。
她不再对着手机频繁地聊天了。
“真的有话聊,可以视频聊天,而不是偷偷摸摸发微信,所以,有些问题其实早就埋下了。但是现在,终于解脱了啊。”
琪琪提告的案子,最后都没有开庭。
被舒俊峰妈妈误伤的那些她的下属们,都选择公开道歉,并表示以后绝对不会再出现类似情况了。
舒俊峰妈妈也选择了公开道歉,也在律师见证下签署承诺书,承诺不再骚扰琪琪的正常生活。
“我跟老舒真的是过去式了,我可以开始新生活了。”
我知道这句话不是如释重负。
她隐藏了太多情绪,很沉重,但只能她自己承担,所以我抱着她窝在她肩膀上,企图给她力量。
成长,就是向着头脑里更理性的自己前进,抛开自己脑子里无可救药的感情用事。
我们都不是生来就过分理智的人,但我们,都在不断成长。
我只在家里住了一天,7号就开始家教了,我买了6号下午的车票。
帆哥忙到没时间接我,还是我自己坐地铁回家的。
一般的活报价没那么高,总是这种工期又短,要求又高的活,才会有高回报。
工作室里除了郑风师兄和莎莎姐,帆哥和泰山学长是主力。
这次回归,大家觉得战力充足,郑风师兄又说春节放假期间都是三倍工资,当然,除夕和初一大家可以休息。
休息什么的大家没听到,三倍工资听得很清楚,一堆人都跟打了鸡血一样。
我心里严重担心,不知道莎莎姐说的专业财务人员到位了没,有没有算过账,三倍工资付出去之后,工作室还有没有的赚。
工作室长久,帆哥的工资才长久呢。
这家里刚多了一笔每个月8000多的固定开支,我发愁呢。
我下午四点的高铁,五点到的h城,地铁四十分钟,六点不到就到宿舍了。
进门就看到了门口的水池上,放着电饭煲和电炖锅,还有一个小巧的不粘锅。
我就知道嘛,帆哥绝对不喜欢天天吃外卖的,这不厨具都到位啦?
小房间的冰箱也特别小,冷冻室里藏了饺子。
速冻的水饺虽然味道一般,但是比外卖好吃!
帆哥说可能要忙到十点以后。
今天没怎么准备,就不给他送吃的了,我吃了饺子准备去摆摊了。
我的“商品”和工具那是早就搬过来了的,比我的衣服还多呢。
收拾好,拎着行李箱就出门了,帆哥家里的笔记本电脑也带上,充电宝也带上。
我自己学了视频剪辑,剪了自己平时雕桃核的视频,加上兮兮帮我剪的做中药手串的视频,可以循环播放,作为广告,这招还是帆哥教我的呢。
出门之前给帆哥发微信,告诉他我去赚钱养家了。
帆哥回复一个摸摸头的表情,告诉我不要太辛苦,8000多的车贷不是压力是动力,实在不行,老爸可以全额支援的。
看,狐狸尾巴没藏多久就露出来了,所以为了还车贷春节不回家出来干活都是借口。
我没有去我经常摆摊的那个广场,h城的文创空间摆摊效果更好,灯光到位,还没有无理取闹的老人和小孩。
还是手串和桃核工艺品一起卖。
手串还是88,桃核工艺品20一个。
逛文创空间的,各个年龄段的人都有,有个老先生蹲在我的小桌子前看我的视频看了好久,买了两个桃核小篮子走。
“小篮子感觉不错,钱袋子就显得俗气了,但是我看你雕的钱袋子居多。”
第一个客户呢,我笑容可掬地说:
“是呢,雕刻好像是高雅的事情,但是也需要俗气的力量去支撑它的延续。
其实高雅和世俗的界限在哪里谁都说不清楚,钱袋子和小篮子也是世俗定义了高雅和俗气。
雕工一样,材质一样,只是人的眼光不一样而已。
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逝,可能就是没把握好高雅和世俗的度,高雅太脱俗了,但是也需要世俗的托举。”
老先生点点头,又拿了两个雕成钱袋子的桃核:“小姑娘格局挺大的,是我想得太简单了,这小钱袋子挺好看的,买两个给孙女玩。”
哇哦,一张开单80块呢。
往返车费有着落之后,我就不担心了。
我不贪心,只要每天开两单,往返车费的钱够支付,不亏本就行。
反正我的“商品”都不会过期。
今年的串串除了中药手串,还有我打磨的小桃核做的手串。
比中药手串还吃香。
毕竟桃树在民间“辟邪”的名头很大,桃核可是桃树的精华呢。
现代的年轻人在玄学方面的热情可远远超过上一代人。
所以桃核手串、把玩件的受欢迎程度比中药手串更高。
一晚上中药手串没开张,桃核手串卖掉1串,桃核雕的小东西卖了6个。
我也不贪心,毕竟收益实在可观,这都204块了。
果断收摊。
才九点。
前几次都忙着自己摆摊,没好好转转,今天给自己十几分钟转一下。
漆扇挺好的,但是大冬天的的确卖不动。
剪纸也不错,但是我自己就会剪。
哦哦,螺钿梳子太太太漂亮了,也太贵了,我刷到过制作过程,值这个价,我买不起,我就看看。
我去,订书钉做的机器人也太牛了,这得多好的空间想象力啊。
文创空间真的给好多手艺人一个很好的展示和变现空间。
今天第一个来照顾生意的老先生,其实开了一个很好的话题,艺术的高雅和世俗的铜臭怎么平衡。
我觉得一点的都不冲突啊,艺术肯定要变成实打实的世俗价值,才能有传承下去的可能。
否则艺术家都饿死了,还怎么搞艺术?
饿肚子的人,高雅不起来的。
看了半天都没看到愿意下手的东西,不是太贵,就是太容易复刻。
然后我就看到了熟人。
齐思律,已经做了老师的齐思律,在文创空间,穿着汉服,写书法。
字是好的,人是帅的,只是汉服跟短发不搭,奇奇怪怪的。
跟这个人八字不合,我远远地看了一眼就拖着箱子离开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怕被他看到惹麻烦,所以我走得有点急,差点跟一个阿姨撞在一起。
我赶紧躲开一点说对不起。
结果阿姨看了我一眼,冷哼一声:“找到这里了?你也不看看我儿子身边围着多少优秀的人,现在后悔了?没机会了!”
真特么晦气!是齐思律的妈妈!
我就不该多进来逛这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