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庙总帐内的烛火已添了第三根,案上整齐摆放着四样关键物件:毒针、吏部存档的李嵩私印拓片、总署西山案卷宗上的印鉴残片、还有柳如烟刚带回的老木匠铺聚阴砂样本。林越、苏清鸢、李砚围在案前,手中各执一枚铜制放大镜,空气中弥漫着紧张又期待的气息 —— 这一次的印鉴比对,将直接决定能否确证李嵩的罪行。
“先固定毒针位置,避免印鉴磨损。” 李砚率先动手,将毒针放在特制的水晶托台上,托台底部装有可调光源,能将针尾的 “嵩” 字印鉴放大十倍投射在帐壁上。随着光源亮起,帐壁上清晰浮现出印鉴的纹路:“山” 部竖笔向左倾斜约三度,底部有一个针尖大小的缺口,右侧 “高” 字的竖钩处,还留着一道细微的刻痕,像是刻章时不慎划过的痕迹。
柳如烟立刻展开吏部拓片,用比对板将其与帐壁上的投影对齐 —— 拓片上的 “嵩” 字与投影完全重叠,竖笔倾斜角度、底部缺口、甚至那道细微刻痕都分毫不差,仿佛是同一枚印章盖印而成。“吏部拓片是十年前李嵩任职时提交的官方样本,绝无伪造可能。” 她指着重叠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这两处印鉴的特征完全吻合,足以证明毒针上的私印就是李嵩的!”
苏清鸢没有放松,她取来总署西山案的卷宗残片,将其贴在拓片旁 —— 残片上的印鉴虽因年久褪色,但核心特征仍清晰可辨,“山” 部的倾斜角度与缺口位置,与前两者完全一致,甚至连刻痕的走向都丝毫不差。“这是当年林靖大人查西山阴物窟案时,李嵩作为监审官留下的印鉴。” 她用灵煞石贴近残片,石面泛起淡金光纹,“灵煞波动也与毒针上的印鉴残留一致,说明两枚印章的材质、沁养的灵煞都相同,不可能是仿刻。”
“还有聚阴砂!” 陈九突然上前,将老木匠铺的样本倒在瓷盘中,“之前验毒时发现,聚阴砂里掺了西山阴苔,而西山案卷宗里记载,李嵩当年曾以‘监审’名义,私自开采西山阴苔 —— 这说明他不仅有机会炼制噬魂幽毒,还有能力调动影杀携带毒针作案,所有线索都指向他!”
李砚取来一小滴灵煞鉴别剂,滴在毒针印鉴与拓片的重叠处 —— 试剂瞬间变成淡红色,这是司天监特制的 “同源鉴别剂”,若印鉴出自同一枚印章,便会呈现此反应。“结果出来了!” 他站起身,语气郑重,“毒针私印、吏部拓片、西山案印鉴,三者同源,且聚阴砂、噬魂幽毒的来源都与李嵩有关,足以确证:杀害张仲平的毒针是李嵩所有,跟踪并灭口张仲平的影杀,也是他指使!”
帐内瞬间安静下来,随即爆发出压抑已久的振奋 —— 这几日的追查、验尸、搜证,终于在这一刻有了定论,李嵩的罪行不再是推测,而是有铁证支撑的事实。林越拿起毒针,指尖抚过印鉴,心中的悲痛与愤怒渐渐化为坚定的力量:“张仲平没有白死,他用生命留下的线索,终于帮我们抓住了幕后真凶!”
他当即决定:“柳如烟,你立刻随内侍将证据呈给陛下,包括印鉴比对结果、毒针、聚阴砂样本,让陛下知晓李嵩的罪行;苏清鸢,你去调整祭天台布防,重点监控李嵩可能潜入的通道,一旦发现他的踪迹,立刻用灵煞网封锁;陈九,你带行动组加强太庙正门守卫,防止影杀突袭;李砚监正,麻烦您率灵煞师守住十二宝藏地,绝不能让李嵩靠近祭天台石台!”
“得令!” 众人齐声应道,立刻分头行动。柳如烟小心翼翼地将证据收入特制的玄铁箱,随内侍快步赶往皇宫;苏清鸢拿着布防图,直奔祭天台;陈九则提着佩刀,召集行动组成员;李砚也让人取来高阶灵煞石,准备加固十二宝的守护阵。
帐内只剩下林越一人,他望着案上的证据,又看向帐外的太庙方向 —— 夜色已深,祭天台的灵煞网泛着淡金光纹,像是在守护着即将到来的正义。离终局之战只剩不到一个时辰,确证李嵩的罪行,不仅是为张仲平报仇,更是为了让所有参与行动的人明白,他们守护的不仅是京城与十二宝,更是真相与正义。
林越拿起百户印,在布防调令上盖下鲜红的印鉴 —— 印鉴的纹路与李嵩的私印截然不同,却带着更重的责任与信念。“父亲,张叔,等着我。” 他轻声说道,转身走出总帐,融入夜色中,“明日,我们就为你们讨回公道。”
太庙的钟声在午夜响起,沉闷却坚定,像是在宣告:这场由李嵩挑起的阴谋,终将在正义的铁证面前,彻底崩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