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准决赛的余热尚未完全散去,高二学年的紧张节奏便已扑面而来。
文理分科后,班级重新洗牌,学习压力骤增,高考的硝烟味似乎已隐约可闻。
张晨风、宋峰选择了理科,依旧留在(3)班,成为了班级毋庸置疑的学术核心。
苏晚晴、郭晓雯在理科(7)班。钟栎瑶和赵文佳则选择了文科,分别去了(9)班和(11)班。
李壮、王磊也选了理科,但成绩所限,分在了层次稍低的班级。
距离产生了,交集自然减少。课业压力下,大家见面多是匆匆点头,或在qq上讨论难题。
曾经微妙的情感纠葛,似乎被埋藏在了更深的地方,偶尔在走廊相遇,一个眼神,一句简单的问候,便包含了所有未尽的言语。秦敏的转学,像一道分界线,划下了一个仓促的句号。
张晨风很享受这种相对的平静。他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同时开始有意识地观察和思考。
重生的优势不仅在于知识,更在于对未来趋势的洞察。他需要为自己,或许也为身边的人,寻找一条更广阔的路。
一个偶然的机会,点燃了他的想法。
那天,李壮又在一旁唉声叹气地摆弄他那部破旧的、屏幕碎裂、按键失灵的国产山寨手机。
“妈的!又死机了!这破玩意儿!”李壮气得想摔手机,“老子省吃俭用攒钱买的智能机又被偷了!只能捡我哥这破玩意用!”
王磊在一旁幸灾乐祸:“让你嘚瑟,非买那么贵的放兜里晃悠。”
“靠!谁想得到小偷这么猖狂!”李壮哭丧着脸,“这破玩意连qq都卡得要死,抢红包都抢不过人家!”
张晨风心中一动。他清晰地记得,未来几年,智能手机将彻底普及,更换频率极高。但同时,大量的老旧手机被淘汰下来,很多功能完好,只是型号落后或被轻微损坏,就被随意丢弃或闲置吃灰。
这是一个巨大的、未被重视的市场缝隙——二手手机回收与简易维修\/翻新。
成本低、需求存在(学生、低收入群体)、技术门槛不高(基础故障排查、刷机、换屏换壳)、未来市场巨大……一个计划的雏形在他脑中迅速形成。
他没有声张,而是先开始了市场调研。
课后,他拉着李壮、王磊,甚至叫上了对数据敏感的宋峰,以“想做个社会实践课题”为名,在学校里和周边数码城闲逛,观察、询问、记录。
“老板,这旧的htc G7收吗?能卖多少钱?”
“同学,你这手机屏碎了,修一下得一百多?太贵了吧!”
“阿姨,您家里有旧手机吗?不用的话我们可以帮忙处理……”
调查结果印证了他的想法:回收渠道零散且压价狠;维修价格不透明且暴利;大量旧手机闲置,学生群体对廉价备用机或功能机有真实需求。
晚自习后,他把李壮、王磊、宋峰叫到操场看台后面,开门见山:
“壮爷,磊子,峰哥,想不想赚点零花钱?”
“废话!当然想!”李壮眼睛一亮,“风哥有啥门路?”
王磊也凑过来:“风哥你说!”
连宋峰也推了推眼镜,露出感兴趣的神色。
张晨风把自己的想法和调研结果简单说了一遍。
“……我们不做复杂的,就从最简单的开始:在学校里收旧手机。同学之间信任度高,价格好谈。收来的手机,屏幕碎了、外壳旧了这种小问题,我研究了一下,网上买配件自己就能换,成本很低。功能完好的,清理一下,装些常用软件,测试好,加价一两百卖给像壮爷这样需要备用机或者预算有限的同学。哪怕一部赚五十、一百,积少成多。”
李壮听得目瞪口呆:“我靠!风哥!你这脑子怎么长的?这都能想到?”
王磊兴奋地搓手:“牛逼啊!这活儿我能干!我去收!我认识人多!”
宋峰则冷静地分析:“模式可行。初始资金需求不高,风险可控。需要建立简单的账目和质检标准。问题在于:回收来源稳定性、销售渠道的合法性(校内小范围私下交易问题不大)、以及……时间精力分配。”
“时间挤一挤总有。”张晨风说,“初期我们四个就够了。壮爷、磊子负责宣传和回收,你俩嘴皮子利索。峰哥心思细,负责记账、质检和测试。我负责技术支援(刷机、简单维修)和总体把控。赚的钱,除去成本和下次回收的本金,剩下的我们平分。”
“干!”李壮一拍大腿,“老子早受够这破手机了!先给自己整一个!”
王磊也摩拳擦掌:“没错!跟着风哥干!”
宋峰点点头:“可以尝试。我需要制定一个简单的流程表和数据记录模板。”
“好!”张晨风伸出手,“那我们就说定了。低调进行,先从小做起。名字嘛……暂时就叫‘机友社’吧,对外就说是个兴趣小组。”
四只手叠在一起,一个微小却充满生命力的创业雏形,在这个夜晚悄然诞生。
李壮和王磊的兴奋,宋峰的严谨,张晨风的远见,在这个简单的计划中找到了交汇点。
然而,张晨风并不知道,他这为了赚点零花钱、解决身边人需求的“小打小闹”,在未来会衍生出怎样的庞大格局。
此刻,他只是觉得,这是将重生优势落地的第一步,一种有趣的实践。
就在“机友社”悄然运作,收到第一批五六台旧手机,张晨风正对着教程尝试更换第一块电池时,一个久违的、令他心跳加速的电话,打到了他的手机上。
来电显示:荣叔。
张晨风深吸一口气,接通电话,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荣叔?”
电话那头,传来荣叔沉稳而略带疲惫,却依旧中气十足的声音:“小子,听说你闹出的动静不小啊。第一?还行,没给老子丢脸。”
“荣叔您回来了?”张晨风惊喜道。
“嗯,暂时安定点了。”荣叔淡淡道,“明天晚上,带你那三个小兄弟,来老地方见我。记得,穿利索点。”
老地方,指的是那个曾经教授他呼吸法和基础体术的郊外小院。
带三个小兄弟?李壮、王磊、宋峰?
张晨风心中剧震!荣叔要见他们?这意味着什么?
“是!荣叔!”他压下心中的激动和疑惑,郑重应道。
挂了电话,张晨风久久无法平静。荣叔回来了!而且直接点名要见李壮他们!他隐隐感觉到,一条全新的、他期待已久却又有些忐忑的道路,即将正式在他面前展开。
产业的雏形刚刚萌芽,另一扇通往非凡世界的大门,也已悄然洞开。他的高二生活,注定不会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