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突兀出现的山洞,如同山体悄然睁开的一只黑色眼眸,静静地凝视着洞外的师徒二人。洞口约一人高,边缘粗糙,覆盖着湿滑深绿的苔藓与枯萎的藤蔓,仿佛已沉寂了无数岁月。从中飘散出的气息极为奇特,土石的阴冷潮湿与一丝若有若无、却又纯正平和的檀香味道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矛盾而诱人的氛围。而那清晰无比的木鱼声,此刻正毫无阻碍地从这深邃的黑暗中传出,节奏依旧平稳空灵,仿佛一位隐世的高僧,正在洞府深处做那雷打不动的晚课。
陈默下意识地后退了半步,并非恐惧,而是本能地警惕。他周身与大地共鸣的感应,在靠近这洞口时,变得愈发模糊不清,仿佛洞口存在着一层无形的屏障,隔绝了内外。“师父,这洞口…出现得太过诡异。地脉在此处也显得异常滞涩,像是被某种力量刻意遮掩了。”
玄奘端坐马上,目光如古井深潭,波澜不惊地审视着那幽深的洞口。他并未立刻下马,也未催促前行,只是静静地聆听着那近在咫尺的木鱼声,仿佛在品味着其中蕴含的每一分禅意与…可能的机锋。
“声在林中,洞现身旁。虚实相生,真假难辨。”玄奘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陈默耳中,“此乃‘声东击西’之策,亦是‘直指本心’之考。那木鱼声以佛门梵音为引,若心怀歹意,大可不必如此周折,布下迷阵幻术即可。然则,其行迹诡秘,不露真容,又将悟空引开,独留我二人于此…其所图,恐怕并非简单的相助或加害。”
他顿了顿,目光似乎穿透了那层黑暗,望向了更深处:“或许,它想让我等看到的,是唯有放下戒备、以平常心踏入,方能得见的景象。又或许,这本身,就是一场针对心性的试炼。”
陈默闻言,心中凛然。师父所言,直指核心。这敲木鱼的存在,神通定然不小,其用意高深莫测。是机缘,还是陷阱?或许,答案就藏在是否敢于踏入这第一步。
“那…师父,我们进去吗?师兄他…”陈默还是有些担忧孙悟空的安危。
玄奘微微摇头:“悟空机变百出,神通广大,纵有困阻,亦能自保。此刻他未归,或许林中另有际遇,未必是坏事。至于此洞…”
他沉吟片刻,终于轻轻拍了拍白龙马的脖颈。通灵的白龙马会意,迈着稳健的步子,竟朝着那洞口缓缓走去。
“既然缘法指引至此,避而不见,反落了下乘。是福是祸,入内一观便知。”玄奘的声音带着一种勘破虚妄后的坦然,“陈默,你紧随为师身后,谨守心神,以不变应万变。”
“是,师父!”陈默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杂念,识海中琉璃心灯光芒微绽,将周身气息收敛,紧跟在了白龙马侧后方。
越是靠近洞口,那股土腥与檀香混合的气息便越是明显。洞口处的光线迅速暗淡下去,仿佛所有的光都被那浓稠的黑暗吞噬了。木鱼声在洞口回荡,显得更加清晰、更加宏大,甚至引动了周围空气的微微震颤。
当白龙马的马蹄终于踏过洞口那道无形的界限时,仿佛穿过了一层冰凉的水幕。眼前的景象豁然一变!
洞内并非想象中的逼仄潮湿,反而异常开阔!仿佛整座山腹都被掏空了一般。抬头望去,洞顶高悬,隐没在朦胧的黑暗中,只能看到一些垂落下来的、如同玉笋般的钟乳石,散发着微弱的莹白光泽,提供了些许照明。脚下是平整光滑的石板路,一路向内延伸,不知通往何处。
最令人惊异的是,这巨大的山洞内部,空气竟十分清新干爽,没有丝毫浊气。而那一直指引他们的木鱼声,此刻仿佛来自四面八方,在空旷的山腹中回荡、叠加,形成了一种奇特的混响,更加庄严肃穆,直抵人心。
玄奘下了马,手持锡杖,一步步向内走去。锡杖底端的环扣与石板地面接触,发出清脆的“叮当”声,与那空灵的木鱼声交织在一起,竟有种奇异的和谐。
陈默紧随其后,好奇地打量着四周。他发现,洞壁并非天然形成,而是有着明显的人工开凿痕迹,打磨得十分平整。壁上偶尔可见一些模糊的壁画,描绘的并非神佛菩萨,而是一些山川地理、星象流转的图案,笔法古朴苍劲,带着一种悠远的气息。更让他感到惊异的是,在这里,他之前那种地脉被隔绝的感觉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极其微弱、却无比纯净醇厚的地脉灵性,如同沉睡的巨龙,在这山腹深处缓缓流淌、呼吸。这灵性与外间那紊乱凶煞的地脉截然不同,仿佛是被这山洞的力量精心守护、滋养着。
“师父,这里…”陈默忍不住低声惊叹。
玄奘也注意到了洞内的异常,他停下脚步,伸手轻轻触摸了一下身旁冰凉光滑的洞壁,眼中闪过一丝了然:“此地…乃是一处罕见的‘地脉灵窍’,亦是人为开辟的‘洞天福地’之雏形。外间煞气弥漫,地脉紊乱,此处却自成格局,灵性内蕴,如同浊世中的一方净土。能寻得并开辟此地者,绝非寻常人物。”
正说话间,前方的黑暗深处,那持续的木鱼声,毫无征兆地,戛然而止。
整个巨大的山洞,瞬间陷入了一种绝对的、令人心悸的寂静之中。唯有师徒二人的呼吸声,以及锡杖偶尔触地的轻响,显得格外清晰。
在这极致的寂静里,前方黑暗中,一点柔和的金光亮起。
那金光初时如豆,随即缓缓扩大,化作一盏悬浮在半空中的、样式古朴的青铜灯盏。灯盏中并无灯油灯芯,只有一团纯粹温和的金色光焰在静静燃烧,散发出照亮方圆数丈的光晕,也驱散了部分黑暗带来的压迫感。
灯光映照下,可以看见前方道路的尽头,似乎是一处更为开阔的平台。
一个平和、苍老,仿佛带着岁月沉淀下来的温润与智慧的声音,自那灯光照耀的平台方向,缓缓传来,打破了沉寂:
“有客远来,步履梵音,心具慧根,能破虚妄,直指此间…善哉,善哉。”
声音不高,却如同暖流,流淌在空旷的山腹中,带着一种抚慰人心的力量。
“贫僧金池,在此静候多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