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房屋尚未建成的情况下就开始销售,这在他们看来是闻所未闻的事。
对叶孝礼等人而言,这种做法简直难以理解。就算真的开始卖,客户凭什么愿意掏钱购买?难道是去买图纸上的房子?
叶孝礼忍不住问道:“苏先生,恕我们愚钝,房子还没盖起来,谁会愿意花钱买呢?”
对于这种反应,苏天汉并不意外,也不觉得是他们见识短浅。
因为他早就注意到,目前香江的楼市仍然沿袭“先建后售”的传统模式,尚无“楼花”这一概念出现。
在楼宇正式落成之后才进行销售,而且通常是以整栋楼为单位进行交易,而不是以单套住宅为单位。
对多数普通市民而言,购买一整栋楼几乎是不可能的事,这等于说他们也买不起房子。
因此,苏天汉意识到其中蕴含的巨大商机。只要引入一种全新的预售制度,就有可能获取丰厚回报。
所谓预售制度,其实是一种融资方式。通过提前收取买家资金,用于楼宇建设,相当于用买家的钱来盖房子,等房子建好之后再交付给买家。
对开发商来说,这种模式自然极具吸引力。它能让开发商在项目初期就获得充足资金,大大减轻前期投入压力,现金流也会更加宽裕。
苏天汉之所以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仍敢于独立推进这一大型地产项目,正是因为他考虑到了这种预售模式,也就是香江所称的“楼花”。
如此一来,他只需投入原本十分之一的资金,便能完成整个项目。
现在,他只需动用从买家手中提前收取的款项,就能支撑整个项目的后续建设,无需再为资金发愁。
不过,这种操作模式在香江地产界尚属首次出现。
也正因为如此,叶孝礼等人一开始对苏天汉的做法感到困惑,无法理解为何可以先收钱再建房。
苏天汉解释说:“我计划将一栋楼划分成多个单元进行销售,市民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认购其中任意一套。”
“而且,如果选择一次性付清全款,还可以享受房价百分之五的折扣优惠!”
“不仅如此,我们还能协助购房者向银行申请分期付款,等房子建成后再正式交付使用。”
这套思路让叶孝礼等人顿时觉得耳目一新,认为非常有创意。
“苏先生,这种方法的确有利于资金快速回笼,提升我们的资金流动性,但购房者会愿意提前支付房款吗?”叶孝礼提出疑问。
苏天汉回答:“他们会愿意的。首先,我们是唯一一家可以单独出售单套住宅的开发商,不必整栋购买,这对很多人来说已经很有吸引力。”
“其次,百分之五的房价优惠,几乎不逊于银行存款利率,这也是一大卖点。”
“最关键的一点是,大家都相信火炭地区的房价还会继续上涨。用今天的价格买到两三年后的房子,难道还不够吸引人吗?”
这最后一点,让大家纷纷点头表示认同。
毕竟,以目前香江楼市的热度来看,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房价会持续上涨,一年比一年高。
等到楼盘真正建好时,房价必然远高于当前水平,因此现在出手购买预售房,无疑是一笔划算的投资。
天运地产如今决定提前开盘销售,允许客户以当前价格预定尚未建成的房屋,这种做法本身就具有极强的吸引力。
只要未来房价上涨,购房者便能从中获利,如此前景自然令人难以忽视。
若以此作为营销亮点,即便需要提前支付部分款项,房产依旧不愁销路,甚至可能引发抢购热潮。对苏天汉而言,未来两三年房价走势并非重点,他关注的是当下收益。
购买期房本就是一种承担风险的投资方式。
房价上涨,买家获益;房价下跌,买家承受损失,这本就是市场规律。而对苏天汉来说,房屋一旦售出,无论日后价格如何波动,他都已经稳收利润。
更何况,当前售出房屋所带来的回报已经相当可观,毫无亏损之忧。
虽然将房源囤积至未来价格更高时再出售,利润空间或许更大,但这也意味着资金将被长期锁定,直至几年后才能回笼,在此期间难以开展其他项目。
此外,资金链在长时间运转中可能出现断裂,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与风险。
若选择提前出售,资金回笼速度将大大加快,可用于其他投资渠道。尽管单个项目利润率略低,但整体回报反而更高。
更何况,未来房价走势无人能预判,风险虽大,却未必能换来更高回报。
在这样的情形下,采取预售模式无疑是更为稳妥的选择。
对购房者而言,只要能按期交付房屋并确保建筑质量,这种模式也并非不利。
无论预售制度存在多少争议,它能在市场上持续数十年,本身就说明了其合理性。
更重要的是,这种方式对苏天汉最为有利,他自然乐于采用。
即便他不推行预售,其他开发商也会如此操作,与其让他人获利,不如自己先发制人。
而且,苏天汉的项目不会出现携款潜逃的情况,工程质量也有保障,相较之下更具优势。
在听完苏天汉的分析之后,叶孝礼等人逐渐理解了这套模式。
虽然预售这一概念在他们听来略显新奇,但细想之下又觉得合情合理,甚至开始相信市场能够接受,并对此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