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暖阳透过玻璃窗,洒在邹氏集团会议室的桌面上。
夏筱筱的孕肚已经微微隆起,穿着宽松的杏色毛衣,整个人散发着柔和的光晕。
她面前坐着十几位来自全省各地的食品厂负责人,其中有几位还是从邻省特意赶来的。
“各位同行,今天请大家来,是想宣布一项决定。”
夏筱筱的声音清晰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
她示意助理将一份份文件分发到每个人手中。
“这是我们邹氏整理出的三项食品加工技术——低温杀菌工艺、复合调味料配比方案、以及新型封装技术。”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纸张翻动的声音,随即是此起彼伏的惊叹。
“这、这太珍贵了!”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厂长激动地扶了扶眼镜。
“邹总,您这是......”
夏筱筱微微一笑,目光扫过在场每一张或惊讶或疑惑的脸。
“这些技术,我们将以成本价向各位授权。”
她的话音刚落,会议室里顿时一片哗然。
“成本价?”
“这怎么可能?”
一位年轻些的厂长忍不住开口:
“夏总,这些都是你们的核心技术,为什么要......”
夏筱筱轻轻抚过微隆的小腹,眼神温柔却坚定。
“因为我相信,只有整个行业都进步了,我们中国的食品工业才能真正站起来。”
她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厂区内飘扬的国旗。
“我们不能总是被外资企业掐着脖子,也不能总是靠低价竞争。”
她转过身,目光灼灼。
“我希望有一天,全世界提到中国食品,想到的不是廉价,而是品质和创新。”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几位老厂长的眼眶已经湿润了。
“说得好!”
那位头发花白的老厂长颤巍巍地站起来。
“我干了四十年食品加工,从来没见过哪家企业像邹氏这样......”
他声音哽咽,说不下去了。
消息很快传开了。
不出所料,质疑声接踵而至。
“邹氏这是疯了吧?”
“肯定是技术不行了,想最后捞一笔!”
“装什么大尾巴狼呢!”
这些风言风语自然也传到了邹家。
晚饭时,上官湛气呼呼地摔打着抹布。
“听听外面都说的什么话!一群白眼狼!”
夏筱筱给婆婆盛了碗汤,柔声安慰:
“妈,别人说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做。”
邹铭旭默默给她夹了块鱼肉,把刺仔细挑干净。
“需要我做什么?”
夏筱筱摇摇头,眼里闪着智慧的光。
“让事实说话就好。”
她看向窗外的万家灯火。
“等大家都用上这些技术,自然就明白了。”
第一批授权协议很快签署了。
让人意外的是,夏筱筱还额外提供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
三个月后,效果开始显现。
最先引进技术的东北一家食品厂,产品合格率提升了二十个百分点,成本反而下降了。
消息一出,整个行业都震动了。
之前质疑的声音,渐渐变成了由衷的敬佩。
“邹总,真的太感谢您了!”
一位南方来的厂长紧紧握着夏筱筱的手。
“我们厂两百多号工人,今年都能过个好年了!”
更让夏筱筱欣慰的是,一些小型集体企业因为引进了新技术,竟然在跟外资企业的竞争中站稳了脚跟。
这天傍晚,夏筱筱在院子里散步,忽然感觉到胎动。
她轻轻抚摸着肚子,脸上露出温柔的笑容。
“宝宝,你感受到了吗?这就是妈妈奋斗的意义。”
不仅要让家人过上好日子,更要为这片土地做点什么。
邹铭旭不知何时来到她身边,将外套披在她肩上。
“累不累?”
夏筱筱靠在他怀里,摇了摇头。
“很开心。”
她望着天边绚丽的晚霞。
“比赚多少钱都开心。”
上官湛站在门口,看着相拥的儿媳和儿子,偷偷抹了抹眼角。
“这孩子,心里装着的不是自己,是大家啊......”
夜色渐深,夏筱筱靠在床头,感受着肚子里小生命的动静。
重生以来,她一步步从复仇到立业,再到如今。
路还很长,但她知道,自己正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为了家人,也为了这片生养她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