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仲目光平静,淡淡道:“独尊堡虽不足为惧,但蜀中佛门势力庞大,不乏宗师乃至大宗师坐镇。”
“此外,一旦我军入蜀,必会引来各方忌惮。
川帮、巴盟,再加上朱粲麾下的十余万兵马,岂是区区三万精兵能轻易拿下的?”
自东晋以来,佛门扎根蜀地,仅峨眉一带便有普贤寺、伏虎禅院、光相寺等名刹,底蕴深厚。
川帮、巴盟作为地头蛇,实力不输八帮十会,绝不会坐视楚军入蜀。
“你想要什么?”
宋智紧盯着寇仲,沉声问道。
若非蜀中局势复杂,宋阀又何必扶持独尊堡?
“听说三大俚帅与宋阀交情匪浅,我想见见他们。”
寇仲把玩着茶杯,语气随意。
闻言,宋智与宋师道脸色骤变。
俚人乃百越后裔,遍布黔中、岭南,人口百万,势力庞大。
北部俚人由三大俚帅统领:始安郡的欧阳倩,牂柯郡的王仲宣,黔安郡的陈智佛。
若这三人归顺楚国,宋阀通往巴蜀的通道将被彻底封锁,而始安郡地处岭南,更意味着楚国的触角已伸入宋阀腹地。
“楚公。”
“你应该明白,三大俚帅对宋阀意味着什么。”
宋智目光锐利,语气陡然转冷。
“呵!”
寇仲嘴角微扬,语气平静:“如今的宋阀,还能左右黔中局势?”
“莫不是自视过高?三大俚帅之所以仍听宋阀调遣,不过是慑于天刀宋缺的余威。”
“若我没记错,冯家近来势头正盛,不知宋家如今还能掌控几郡?”
“这……”
宋智眼神骤凝。
果然,锦衣卫的触角已伸至岭南,否则如此隐秘之事,寇仲怎会知晓?
冯家身为南越之首,已掌控日南、九真、交趾、宁越、合浦、儋耳、珠崖、临振八郡,正逐步向郁林、永熙二郡扩张。
而宋阀目前仅余南海、苍梧、高凉、永平、熙平、龙川、义安七郡尚在掌握。
若非南海郡乃岭南核心,加之宋缺威名犹存,宋家只怕早已式微。
近来,宋阀与冯家争夺郁林、永熙二郡,此二郡人口逾十万,意义非凡。
“好。”
“寇兄的条件,我们应下了。”
“入蜀之时,定将三大俚帅引荐于你。”
未等宋智回应,宋师道已率先开口。
“一言为定!”
寇仲挥手示意:“来人,取盟书。”
“是!”
侍从迅速奉上早已备好的盟书,上有寇仲签名及楚公印玺。
“唰!唰!”
宋师道接过盟书,毫不犹豫地签下姓名。
见此情形,宋智眉头微皱,却未阻拦。
眼下宋阀已无退路,急需与楚国结盟。
“哈哈!”
“自此,楚宋两家便是盟友, ** 大业。”
“宋兄、宋二叔,不如留下用膳,我这就命人准备。”
寇仲笑容满面,热情相邀。
“寇兄!”
“玉致已先行入蜀,我与二叔需速回南海向家父复命。”
“宴饮之事,改日再叙。”
“告辞!”
宋师道郑重拱手,随即与宋智匆匆离去。
待二人身影消失,寇仲神色转冷,沉声道:“来人,传前军都督、锦衣卫都指挥使入府议事。”
“遵命。”
侍从领命,快步离去。
片刻之后。
徐子陵与傅君婥先后步入殿内。
“仲少!”
见到端坐上首的寇仲,两人不约而同地出声询问。
如此清晨召集他们前来,必然是有要事相商。
“嗯。”
“陵少,傅姑娘,先坐下再说。”
寇仲抬手示意,随即开门见山:“方才宋师道与宋智已与我签订盟约。”
“宋阀承诺将三大俚帅引荐于我们。”
“仲少,你意在西南?”
徐子陵瞬间领会其中深意。
傅君婥的目光亦落在寇仲身上,她深知寇仲的谋略向来出人意料。
“不错!”
寇仲点头,语气沉稳:“昔日汉灭夜郎、哀牢,设益州。”
“而后历代中原王朝对西南置之不理,直至隋文帝平定东爨乌蛮,设立南宁州、恭州、协州、昆州。”
“然而东爨乌蛮叛乱后,南宁州消亡,其余三州亦名存实亡。”
“此外,西南尚有西爨白蛮、濮部国,再往南则是骠国、林邑、真腊、堕和罗、迦罗舍等国。”
“向西可通身毒,向北连接吐谷浑、吐蕃,地势险要。”
“仅西南一地,各族人口便不下数百万,若能收服,可设两州。”
“此次巴蜀之行,我欲取蜀地,设为巴州、蜀州,再以黔中为黔州。”
“届时,我军水师纵横大江,连通四州,湘楚梁军别无选择,唯有归顺。”
“至此,楚国掌控西南、巴蜀、荆楚、江南,除岭南外,南方尽在手中,天下二分。”
“而后,举百万大军北伐,以竟陵为支点,何人能挡?”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历代王朝皆未真正掌控西南,寇仲竟欲先定西南,再图北伐。
以南统北,问鼎天下,此举将开创前所未有之局面。
何况,竟陵与鄱阳两大马场足以支撑数万铁骑,与北方群雄争锋亦不落下风。
自竟陵北上可取关中,自巴蜀进军可夺汉中,进而切断关中与甘陇联系。
若换作他人说出这番话,徐子陵与傅君婥或许会嗤之以鼻,但出自寇仲之口,便意味着切实可行。
“仲少!”
“有何计划,直言便是。”
徐子陵眼中燃起斗志,傅君婥清冷的面容亦浮现期待之色。
随着楚国建立,两人的心志愈发坚定,斗志昂扬。
“傅姑娘。”
“锦衣卫即刻在巴州、蜀州、黔州设立万户所。”
“高占道、司马烽、符谏三人已晋升宗师,便由他们出任万户,各率部众筹建万户所。”
“锦衣卫所需的绣春刀、劲弩、飞鱼服,一律从内务府调拨。”
“江州方面新建万户所,调江都千户麦云飞任江州万户。”
“以湘楚为根基,设立湘州万户所;在江夏汉水流域设楚州万户所;以丹阳四郡为基础,设立徽州万户所。”
“江东六郡设杭州万户所;在建安、义安两郡设闽州万户所。”
“麻贵、石介、文钦、东方白、蒲胜峰分任各州万户。”
“还是那句话,要人给人,要钱给钱,我只要他们尽快掌握当地情况。”
寇仲目光炯炯,语气坚定。
如此一来,除西南、岭南外,整个南方都被锦衣卫覆盖。
以州万户所、郡千户所、县百户所构成严密网络。
“明白。”
傅君婥眼中闪过光彩,立即应下。
“陵少。”
“你暂且放下手头事务,随我去见一个人。”
“哦?何人?”
徐子陵面露疑惑。
“龙虎山天师府当代天师!”
寇仲目光深邃,仿佛映照着浩瀚天地。
闻言,徐子陵与傅君婥神色骤变。
拜会昔日的道门领袖,绝非小事。
正午时分,寇仲与徐子陵分别骑着龙马、蛟马沿信江南下,直奔余干县。
途中崇山峻岭、深涧急流,龙马展翅翱翔,蛟马如履平地。
转眼间,一片独特的“丹霞仙境”
映入眼帘——
赤色峭壁与苍翠山峦相映成趣,云雾缭绕,山清水秀。
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令人心旷神怡。
“陵少,那就是龙虎山!”
寇仲指向远处那座形如龙盘虎踞的巍峨山峰。
山脚碧水蜿蜒,清澈见底;山顶云霞缭绕,似龙虎相争,玄妙非常。
“仲少。”
“我们这就上山寻天师府吗?”
徐子陵问道。
“不,我们不上山,天师府也不在山上。”
寇仲微微摇头,眼中闪过一丝讶异。
这龙虎山隐隐有聚灵之势,远观便能感受到它吸纳四周灵气。
长此以往,此地必生诸多灵药,难怪张道陵选在此处修道炼丹。
“哦?”
徐子陵满脸困惑——天师府不在山上,又在何处?
寇仲轻抚龙马鬃毛,那匹神骏倏然展翅腾空,稳稳落在泸溪河畔。
翠竹成林的岸边,青葱挺拔的竹枝随风轻摆,隐约可见竹海深处人声喧嚷的集镇。
徐子陵紧随而至,不禁愕然。
这哪像威名赫赫的天师府?分明是寻常市井,往来百姓与身着道袍者言笑晏晏,一派祥和气象。
此乃上清镇。”寇仲解释道,当年张道陵在此救治瘟疫,遂成此镇。”
天师府——确切说是大上清宫,位于东方。
左倚象山,门临泸溪,面朝云林,背靠台石。”
话音未落,寇仲已翻身下马,任龙马自去,身影没入街巷。
徐子陵会意,亦放开蛟马。
这两匹异兽若现于人前,必生 * 动,反碍正事。
忽闻龙吟蛟啸之声回荡山谷。
但见龙马引着蛟马,双双跃入龙虎山深处,转瞬不见踪影。
泸溪岸边,一座古朴道观静静伫立。
占地不过十余亩,门房一间,正厅三楹,左右丹房各四间,后厅三楹配耳房。
松柏掩映间,药草丛生,青砖小径尽头悬着天师草堂匾额。
谁能想到这道教祖庭,昔日玄门领袖,竟是如此简朴?此处原是张道陵清修之地,后经天师张盛稍加修葺,亦称传录坛。
仲少!这...徐子陵难掩讶色。
莫说天师府,便是乡野小庙也不至如此简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