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室呼吸骤凝。
二十等爵!大秦以战功定富贵,后世皆效此制。
如今少帅竟承先秦遗风,众将心头震颤,热血沸腾。
寇仲偏爱玄色,少帅军尽着黑甲,连军旗也仿效大秦旧制,足见其对大秦的推崇。
“敕令:少帅军即日推行十五等爵制,分为王、公、侯、伯、子、男、轻车都尉、骑都尉、骁骑尉、云骑尉、宣骑尉、恩骑尉、翊麾尉、上士、公士。”
“斩敌甲士一名或士卒五名,晋公士,赐田十亩、宅一处。”
“按军功逐级晋升,非大功者不得封王!”
“爵位世袭递降一级。”
“爵位持有者免赋税。”
“拨银五十万两、钱三百万,犒赏此战将士。”
“此事由陵少督办,贪墨者杀无赦!”
寇仲冷声喝道。
“遵命!”
徐子陵肃然应诺。
众人心神一凛。
徐子陵乃寇仲至交,由其监赏军饷,可见少帅对此何等重视!
“文官设九品。”
“霸府下设六部二十四司、五军都督府、内务府、锦衣卫、督察院、大理寺。”
“吏部统辖官吏任免、考绩、升降,分四司:清吏司、验封司、稽勋司、考功司。”
“户部执掌疆土、户籍、赋税,辖度支司、金司、仓司、储司。”
“礼部主管科举、外务,设仪制司、祠祭司、主客司、精膳司。”
“兵部调度军籍、武备,分管炼兵司、车驾司、骑司、库司。”
“刑部裁定律法刑名,下置刑司、都官司、比部司、司门司。”
“工部督办工程,辖田曹司、工程司、水利司、工匠司。”
“各部设尚书、侍郎,司职主事。”
“督察院监察百官,大理寺主审案,置御史、寺卿。”
“六部尚书、御史、寺卿、锦衣卫指挥使位列一品;侍郎、指挥同知、少史、少卿居二品;郡守、郡尉五品;郡丞六品;县令、县尉七品;县丞八品;三班六房主事九品。”
此言一出,众臣目光灼灼。
寇仲所定官制较隋朝更为明晰,九品体系划定权责俸禄,晋升有序,堪称立国之基。
“擢卜天志为吏部尚书,杜如晦掌户部,房玄龄督工部,褚遂良司礼部,岑文本统兵部,王珪主刑部,马周任督察御史。”
“各部官员补充暂且不急,一步步来。”
寇仲环视众人,目光在新近加入的身影上停留。
这些都是唐初名相,才华能力尽显无疑。
少帅军目前仅掌控三郡,尚不需完整六部,仅需几员干将即可。
“是。”
卜天志等人齐声应答。
杜如晦、房玄龄等人尤为欣喜,未料初来便得高位。
倘若日后少帅君临天下,他们便是当朝一品 ** ,文官之首,何等荣耀!
“卜尚书。”
“三郡郡守、郡尉可有合适人选?”
寇仲继续询问。
“回少帅!”
吏部尚书卜天志立即回应:“鄱阳为根本重地,九江与江夏亦是要害。”
“建议以言宽任鄱阳郡守,牛奉义任九江郡守,崔呈秀任江夏郡守。”
“查杰、魏元、包志复可任三郡郡尉。”
“可。”
寇仲点头应允。
言宽乃扬州旧部,为人忠厚;牛奉义等人皆为少帅军元老,值得信赖。
崔呈秀虽是新晋,但曾为林士宏军师,理政之才毋庸置疑。
“原司农监、匠作监并入工部,李春任工部左侍郎,何稠任右侍郎。”
“司库监分归户部与兵部,精铁等事务移交内务府。”
“陈老谋出任内务府总管,暂管铁匠锻兵事宜。”
“是。”
陈老谋应声领命。
至此,少帅军的核心架构逐步清晰。
日后户部统辖财政,内务府执掌私库。
兵器锻造等事务,后续还需调整。
“王尚书、杜尚书!”
“刑部需参照大隋律,着手制定新法。”
“户部须重整赋税,免除苛捐杂税与劳役,仅征田税、商税、关税三类。”
“田税按良田等级征收,除爵田外,一律纳税,违者严惩!”
山川河泽与盐铁茶酒皆归国家专营,私贩者严惩,屡犯者斩!
户部统一采购食盐并发放盐引,商人按市价认购后可于三郡售卖。
铁、茶、酒均由内务府专营,严禁私人买卖。
户部尚书杜如晦闻言色变,急道:少帅......
免赋役确为善政,单征田税可使百姓与世家平权。”
然国库空虚,何以维系统治?
故当征商税!寇仲含笑回应,世间何业暴利过于商贸?
按市价课什一之税。”
外货入境或转售,课以什三关税。”
此二法将入律例,即刻施行!
满座哗然。
众臣初闻高额商税皆惊,转念思及商贾常获十倍之利,倒也公允。
关税更属应有之义。
新政既行,百姓减负而世家承压。
普天之下,唯少帅三郡能为此举。
寇仲真乃践行民贵君轻之典范。
少帅英明!
卜天志等老臣与杜如晦、房玄龄等新锐皆肃然起敬。
主君若此,当为天下共主!
五军都督府总揽军务,下设前中左右四督及水师提督。
徐子陵任前军都督总领全军。
原彭泽中郎将白荣改任江夏中郎将,与九江桂锡良、鄱阳幸容各统万五精兵镇守三郡。
周绍范、刘仁轨分任覆海、镇江中郎将,于江夏余杭组建水师。
寇仲颁布军令:“擢谢映登、王君可、尤俊达为中郎将,尉迟恭任中军骑都尉,驻江夏大营。”
又令:“李靖为材官将军,募五万新兵,驻鄱阳大营。”
众将肃然应命。
此番部署深得人心:白荣、桂锡良、幸容分守三郡,谢映登等三人编练新军直隶寇仲,尉迟恭掌五千精骑,李靖统五万新卒,皆受重用。
周绍范奉命整顿双龙帮水师,刘仁轨于长江操练水军,未来可成江上霸主。
秋收时节,鄱阳十万亩稻田翻金浪。
新政免去苛捐杂税,仅按田亩等差征收十斤至二十斤稻谷,百姓丰衣足食。
内务府推广畜养之术,农户可售猪增收。
陈老谋禀报:“今岁百姓皆得温饱,来年三郡可获八千万斤稻谷。”
寇仲令工部广辟良田,户部招纳流民,誓使三郡人口年内破百万。
(寇仲环顾四周,沉声道:说。”
刀笔吏提笔记下要事。
少帅。”陈老谋上前禀报:户部征税遇到棘手之事。”
其一,县衙人手不足,难以下乡收税,贸然任用胥吏恐生事端。”
其二,田税征收粮食数量庞大,运输不便。”
尚书杜如晦提议改征铜钱金银,再由内务府采购新粮。”
寇仲眼中精光闪过:县下需增设行政机构。”
文帝旧制已不合时宜。”
五户为保设保长,四保为闾设闾正,百户为村设村正,十里为乡设乡正。”
保长、闾正由德高望重者担任,主理教化赋税。”
村正、乡正则择退伍官兵,有爵者优先,公士任村正,上士任乡正。”
农闲时可操练民壮,御匪防盗。”
准许民间购置兵械自卫。”
田税须定死标准,不得随意更改。”
寇仲话锋一转:内务府可有铸钱匠?
金融乃国之命脉,绝不容他人染指。
后世经验告诉他,掌控金融即可不战而胜。
回少帅,有。”陈老谋眼中放光。
甚好。”寇仲下令:仿五铢改制,铸双龙通宝。”
再铸同等规格实心银币金币。”
一银兑十铜,一金兑十银。”
收兑民间金银铜钱,数月间可使新币通行三郡。”
切记与宋阀交易,只使用我军新币。”
诺。”陈老谋心领神会。
正议间,缇骑飞马来报:少帅!上洛急报!
“嗯?”
“速归!”
寇仲闻声,立即翻身上马,朝着霸府疾驰而去。
踏入府门时,只见锦衣卫统领傅君婥与前军都督徐子陵早已在大堂等候。
“何事如此紧急?”
“少帅,”
傅君婥神色肃穆,沉声禀告:“近日上洛千户所传来密报。”
“慈航静斋派出四剑侍及百名内堂 ** ,由圣女师妃暄率领, ** 阴癸派魔女绾绾。”
“她们不日将抵南阳,而绾绾仍在向南逃遁。”
闻言,寇仲眼神骤然一冷。
他对绾绾颇有好感,更关键的是,绾绾是他掌控阴癸派的重要棋子。
若被慈航静斋所杀,一切谋划都将付诸东流。
“慈航静斋为何要杀绾绾?”
“据报,慈航静斋意图在诸侯中挑选真龙天子,以承天命!”
傅君婥语气微妙地补充道。
“可笑!”
寇仲嗤之以鼻。
慈航静斋竟妄想代天择主,当真狂妄至极。
他当即下令:“命锦衣卫严密监视绾绾行踪,随时准备接应。”
“子陵,三郡政务交由你处置。”
“另调谢映登率部赶赴竟陵,以备策应。”
“我亲率三百缇骑前往南阳!”
“明白。”
傅君婥与徐子陵拱手领命,迅速离去。
当夜,谢映登率一万五千精兵自江夏乘船北上,寇仲则领三百精锐缇骑连夜驰援南阳,行动隐秘,未惊动各方。
......
重阳佳节,秋菊满山。
然而南阳西郊的竹林中,却是一片肃杀。
白衣剑客们将一名黑衣少女逼至绝境。
师妃暄轻纱掩面,眸光清冷地望着力竭的绾绾。
“收手吧。”
“师妃暄,你凭什么?”
绾绾拭去唇边血迹,冷笑道:“你们慈航静斋满口仁义,实则虚伪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