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荏苒,自龙族开始疏通西方地脉,转眼又是五千年过去。
这五千年间,洪荒表面依旧维持着脆弱的平静。巫妖二族各自舔舐伤口,默默积蓄力量,偶有摩擦,也控制在局部,未再爆发大规模冲突。然而,所有知情者都明白,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天地间弥漫的劫气愈发浓郁,不周山偶尔传来的细微震颤,都牵动着大能们的心神。
五千年后的这一日,不周山脚下,昔日诸强聚会之地,再次迎来了各方身影。
三清(太清老子、玉清元始、上清通天)、女娲娘娘、接引道人、准提道人,六位准圣巅峰率先而至,气息愈发渊深。紧接着,帝俊、太一、伏羲代表妖族而来,周天星辰虚影随身,皇威内敛。帝江、后土代表巫族踏地而来,气血如龙,与不周山气息隐隐共鸣。镇元子、红云老祖亦联袂而至,身后似乎还跟着几位气息强横的龙族长老。最后,林玄混元金仙后期的修为虽未刻意彰显,却自然成为全场焦点。
众人相互见礼,气氛比上次更加熟稔,也多了一份紧迫感。目光都不约而同地投向了场中央,那里悬浮着四根散发着玄黄功德之气、混沌道韵、巍峨如山的撑天巨柱——正是太清、玉清、女娲耗时数千年炼成的四极天柱!
天柱散发出的稳固、厚重、足以承载诸天的气息,让所有人都感到心安。有此柱在,撑天之事,便有了坚实的根基。
然而,就在众人欣赏、赞叹这天柱之时,林玄凝视着天柱,眉头微蹙,似乎在思索着什么,眼中闪过一丝追忆与明悟的光芒。他忽然开口,声音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诸位道友,观此天柱,神威无量,足以定鼎四极。然,贫道忽有一念,或可使此天柱效能更增,与天地联系更为紧密,且能更好地疏导、镇压四极可能产生的杂气煞气。”
众人闻言,皆看向林玄,露出询问之色。
林玄缓缓道:“天地有四极,亦当有四灵镇守,协理阴阳,调理地气。贫道设想,可否在立下天柱的同时,于四极之地,各择一身负大功德、根基深厚、且与四方属性相合之灵兽,敕封其为镇守圣兽,使其神魂与天柱相连,与天地气运相合,代天行权,永镇四方?如此,天柱有灵,不仅能被动撑天,更能主动调理一方气机,使天地结构更为稳固。”
他顿了顿,说出了那关键的名字:“譬如,东方属木,可择一青龙;西方属金,可择一白虎;南方属火,可择一朱雀;北方属水,可择一玄武。合称四灵圣兽,或四象神君!”
“四灵圣兽?”众人闻言,皆是眼前一亮!这个想法,无疑为冰冷的撑天巨柱赋予了“灵性”与“能动性”,使其从一件死物,变成了天地秩序的一部分!不仅能撑天,更能协理一方,疏导能量,其意义远比单纯立下柱子要深远得多!
太清老子抚须点头:“善。柱立而灵生,协理阴阳,合乎天道。”
元始天尊道:“此举可增天地秩序,亦可予有功之灵一个前程,两全其美。”
女娲娘娘微笑:“造化生灵,赋予神职,正合吾道。”
帝俊太一也觉得此法能更好地利用天柱,融入周天星辰体系。
帝江后土虽对“灵兽”字眼不太感冒,但若能更好地稳固天地,也并无不可。
“林玄道友此议甚妙!”通天教主抚掌称赞,“那还等什么?速速行动!”
林玄见众人同意,便道:“既然如此,我等便分头行动,效率最高。”
他目光扫过众人,开始分配任务:
“周天混沌转灵大阵乃重中之重,需尽快布设。帝俊道友、太一道友、伏羲道友,请随贫道一同,前往天外星空,依据推演好的阵图,着手布置大阵核心及‘转灵内阵’。”
“不周山固山阵旗的布置,刻不容缓。通天道友,你对阵旗炼制最熟,帝江道友、后土道友熟悉不周山地脉与盘古意志共鸣之法,请三位携手,即刻开始在不周山关键节点布设阵旗,激活其守护阵势。”
“四极天柱的安放与圣兽敕封,需谨慎。请太清道友、玉清道友、女娲道友、镇元子道友、接引道友、准提道友,以及龙族的诸位,分赴四极。安放天柱需大法力,敕封圣兽需考察根脚,并与天柱建立联系,此事烦劳诸位道友辛苦。”
分工明确,合情合理,众人皆无异议。
“事不宜迟,我等这便出发!”林玄一声令下,众人化作道道流光,冲向各自的目标。
林玄与帝俊、太一、伏羲,直冲九霄,奔向那无尽星空。
通天教主与帝江、后土,则深入不周山,开始勘定地脉节点。
太清、玉清、女娲、镇元子、接引、准提以及龙族代表,则分为四组(东南西北),携带着对应的天柱,破开虚空,朝着洪荒四极边际而去。
一场关乎洪荒命运的宏大布局,进入了最后的实施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