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竹峰内部小比的热闹与喧嚣渐渐平息,弟子们带着检验后的收获与反思,重新投入到日复一日的修炼之中。演武场上,锤炼法力的身影更加专注;药圃边,张小凡照料灵草的动作愈发轻柔细致;守静堂内,师兄弟们探讨道法的声音也多了几分沉稳与深度。
吕大信的生活,也重归平静。他依旧每日清晨于竹林深处吐纳练气,午后或研读道法典籍,或推演阵法丹术,傍晚则时常与众师兄交流心得,偶尔指点张小凡、田灵儿等师弟师妹的修行。他的气息愈发内敛深沉,渊虹剑悬于腰间,光华不显,却自有一股渊渟岳峙、令人心折的气度。
然而,在这平静的表象之下,吕大信的体内,正进行着一场不为人知的、关乎大道根基的深刻蜕变。
夜深人静,万籁俱寂。吕大信盘膝坐在自己小院静室的蒲团上,周身气息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仿佛一块亘古存在的山石。室内没有点燃烛火,唯有窗外星辉透过窗棂,洒下朦胧的清光,映照着他平静无波的面容。
他的心神,已彻底沉入体内那方玄妙的丹田气海。
丹田中央,那枚于流波山归来后、历经波折方才凝结成功的“金丹种子”,正散发着柔和而永恒的金色光辉,缓缓旋转。经过近一年不间断的修炼、推演与传授“筑基篇”,他自身对“金丹大道”的理解也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传授他人的过程,亦是梳理自身、查漏补缺、印证大道的过程。
他清晰地感知着自身境界的稳固对应:
* 练气、筑基期:完美对应太极玄清道 玉清境一层至九层。此阶段重在打通经脉,积累法力,凝练精气神,铸就无上道基。大竹峰众弟子如今修炼的“金丹大道筑基篇”,便是夯实此阶段根基的无上法门。
* 金丹期:则对应踏入 上清境 后的玄妙层次。金丹初成,便已是上清境修为的体现,而金丹的凝实、壮大、直至圆满,则对应着上清境一层至六层乃至更高的深奥境界。此刻,他丹田内的金丹种子,虽只是初成,却已稳稳站在了上清境的起点上,实力远超寻常玉清境修士。
如今,他感觉自身状态已调整至巅峰,对力量的掌控、对大道的感悟都达到了一个临界点。是时候,在这金丹大道上,迈出更坚实的一步了——稳固虚丹,并向实丹之境探索。
金丹期,尤其初、中期,亦有虚实之变。初成之丹,多为“虚丹”,虽具其形,蕴其神,但丹体尚未彻底凝实,与天地法则的共鸣亦不够深入。需以自身精气神为薪柴,以天地灵气为炉火,不断熬炼、打磨,使虚丹逐渐凝实,由虚化实,丹力磅礴,方能真正发挥出金丹大道的无上威能,对应上清境的中后期境界。
吕大信心神空明,无喜无悲。他缓缓运转自创的“金丹大道”法门,不再刻意大规模吸纳外界灵气,而是将全部心神沉入丹田,引导着周身精纯的法力、蓬勃的气血之精、凝练的神识意念,如同百川归海般,缓缓注入那枚旋转的金丹种子之中。
同时,他凭借混沌珠残片对天地灵气的超强感应,以及天书总纲对能量本质的深刻理解,开始以一种极其精微的方式,引动周天灵气中最为精粹的一部分,丝丝缕缕,如同春雨润物,渗透进来,融入金丹,进行着最深层次的淬炼。
这是一个缓慢而精细的过程,远比当初凝结金丹种子时更加考验耐心与控制力。需时刻保持心神的高度集中,控制着能量注入的速度与强度,既要保证淬炼的效果,又要防止能量过激导致金丹不稳,甚至反噬自身。
丹田之中,那枚金丹种子在精纯能量的持续注入与淬炼下,光芒逐渐内敛,旋转速度却微微加快,体积似乎没有丝毫变化,但其内部结构,却在发生着细微而持续的改变,变得更加致密,更加凝实。原本有些虚幻的光泽,渐渐多了一丝沉甸甸的质感,仿佛由纯粹的光,开始向某种实质转化。
在这个过程中,吕大信能清晰地感受到,自身与天地灵气的联系更加紧密,神识的覆盖范围与敏锐度也有了显着的提升。体内法力在流经金丹时,被进一步提纯、升华,品质更高。经脉血肉,也在金丹之力的反哺下,得到细微却持续的强化。
不知过了多久,当窗外天际泛起第一抹鱼肚白时,吕大信缓缓停止了运功。他内视丹田,那枚金丹种子依旧缓缓旋转,但散发出的金光更加温润内敛,仿佛蒙尘的明珠被拭去了一层浮灰,本质愈发璀璨。丹体虽未彻底化为实体,但那种“虚”的感觉已大大减弱,一种更加厚重、更加真实的力量感蕴藏其中。
虚丹稳固,实丹初窥!
他在金丹大道上,终于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正式触及了“实丹”的门槛,对应在上清境的修行中,也向前扎实地推进了一层。虽然距离实丹大成、金丹圆满还有漫长的路要走,但方向已然明确,道路已然铺就。
他缓缓睁开双眼,眸中清澈如水,深处却仿佛有星河幻灭,天地初开的景象一闪而逝,随即隐没,复归平静。他轻轻吐出一口浊气,这口气息凝练如箭,射出丈许远,才缓缓消散,显示出对自身力量惊人的掌控力。
感受着体内那枚更加凝实、与自身联系更加紧密的金丹,以及随之增长的精纯法力和强韧体魄,吕大信心中一片宁静与喜悦。实力每提升一分,守护想守护之人的能力便增强一分。
推开静室的门,清晨的凉风拂面,带着竹叶的清新。吕大信站在院中,望向守静堂的方向,目光坚定。
金丹精进,道途愈明。大竹峰的复兴之路,乃至未来可能面临的更大风浪,他都有了更足的底气去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