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府中,我的神念如同一张无形之网,笼罩着整个青云宗。
擂台上的每一次兵刃交击,弟子们的每一次惊呼,长老们的每一次低语,都清晰地流入我的脑海,构筑出一副生动的声色画卷。
然而,在这片嘈杂的背景音中,有一道声音却格外突出,清脆、响亮,充满了毫不掩饰的活力与急切。
“秋玉加油!小卓恨,打他!用我教你的拳头!”
这声音自然是doro的。
透过听风蛊传来的“画面”,我能“看”到她小小的身影站在一群正襟危坐、仙风道骨的长老中间,显得那般格格不入。
她涨红着小脸,踮着脚,奋力挥舞着自己的小拳头,那架势仿佛恨不得亲自冲上擂台,替两个小家伙把对手揍趴下。
她的存在,像是在一潭沉静的古井里丢进了一块烧红的烙铁,瞬间让整个长老席的气氛都变得微妙起来。
我的“视线”不动声色地扫过宗主李青玄。
这位金丹后期的宗主此刻正襟危坐,脸上挂着一丝略显僵硬的微笑,目光不时地瞟向身边精力旺盛的doro,眼神中混杂着恭敬、不解,以及一丝难以掩饰的紧张。
想必他到现在也没弄明白,这位实力深不可测,被自己奉为上宾的“多若长老”,为何行事风格……如此不拘一格。
其他几位长老也是面面相觑,想问又不敢问,只能故作镇定地看着台上的比试。
也好,让他们猜去吧。
一点小小的神秘感,能省去不少不必要的麻烦。
我将注意力重新投向擂台。
李秋玉和符卓恨的对手,是两名筑基中期的内门弟子,配合默契,攻势沉稳。
但在我看来,他们的灵力运用却显得粗糙而呆板。
反观秋玉,她的每一次出手都如同经过了精密计算,灵力凝而不散,剑光清冽,总能以最小的代价,在对方最难受的位置落下一子,这是《枯荣锻体决》中“枯”字卷带来的冷静与决绝。
而符卓恨则恰恰相反,他的身法灵动,攻势连绵不绝,充满了生机与韧性,正是“荣”字卷的体现。
两人一静一动,一枯一荣,竟隐隐形成了一种互补的阵势。
看来我之前教给他们控制灵力如控制指掌的技巧,他们已经初步掌握了。
虽然离真正的精髓还差得远,但对付同阶的修士,已然是降维打击。
果不其然,在doro又一声响亮的“doro短拳!”的呐喊声中,符卓恨抓住对方一个破绽,一拳印在了对手的胸口,而李秋玉的剑,也悄无声息地抵在了另一人的喉间。
胜负已分。
洞府内,我缓缓调整了一下盘坐的姿势,冰冷的石床传来一丝凉意,让因doro的闹腾而泛起些许波澜的心绪重新归于平静。
两个小家伙的成长令人欣慰,但这也仅仅是开始。
这个世界的舞台远比青云宗这小小的池塘要大得多,无论是那个“兽魂工会”,还是即将开启的“化神秘境”,都不是现在的他们能够触及的。
随后,我的意识主体再次沉浸入丹田气海之中,那枚世界之核的碎片正静静悬浮在金丹之上,散发着微弱而玄奥的空间波动。
而就在此时,一声大喊从台上传出——
“决赛——弃云峰李秋玉,对阵,弃云峰符卓恨!”
随着裁判长老洪亮的声音响彻整个演武场,人群先是短暂地寂静,随即爆发出比之前任何一场比赛都要热烈的喧哗。
最终的对决,竟然成了同门之争,而且还是来自那个几乎被遗忘的弃云峰。
这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也为这场大比的收官之战增添了浓厚的戏剧色彩。
我的神念再次静静地覆盖着一切,洞府内的黑暗与外界的喧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总算是轮到我想看的比赛了……
听风蛊传来的声音中,我能清晰地分辨出李青玄等人略显尴尬的咳嗽声,以及一道格外纠结、清脆得让人无法忽视的呐喊。
“秋玉加油!小卓恨也加油!哎呀……你们两个都要加油啊!”
doro的声音里充满了矛盾。
我能轻易“看”到她那张可爱的小脸皱成了包子,两只小拳头一会儿为这边挥舞,一会儿又为那边比划,急得在原地团团转。
她似乎第一次遇到这种“手心手背都是肉”的难题,那副左右为难的可爱模样,让周围那些故作深沉的长老们嘴角都忍不住微微抽搐。
这小家伙,总能轻易打破任何严肃的氛围。
擂台之上,两人相对而立。
李秋玉依旧是一身素白的弟子服,神情冷若冰霜,手中紧握着那柄普通的宗门制式长剑,整个人如同一块万年不化的寒冰,气息收敛到了极致。
而她对面的符卓恨,则是一脸灿烂的笑容,眼神中却闪烁着前所未有的认真与战意,周身灵力涌动,如同初春的原野,充满了蓬勃的生机。
“师姐,请!”
符卓恨恭敬地行了一礼,但话音未落,他的身影便化作一道绿色的残影,主动发起了攻击。
他没有使用任何花哨的法术,而是将木属性灵力灌注于双拳,拳风呼啸,带着一股坚韧而连绵不绝的意味,直扑李秋玉而去。
这是《枯荣锻体决》中“荣”字卷的精髓,生生不息,以势压人。
面对师弟狂风暴雨般的攻势,李秋玉的反应却简单到了极致。
她只是微微侧身,脚下步伐精妙地一错,便险之又险地避开了符卓恨的拳锋。
同时,她手中的长剑并未出鞘,而是以剑鞘为兵,或点、或拨、或引,每一次都精准地敲击在符卓恨攻势中最薄弱的节点上。
她的动作没有一丝多余,冷静得如同一个没有感情的傀儡,每一次反击都蕴含着“枯”之真意——凋零、寂灭,精准地削弱着对手的生机与锐气。
一时间,擂台上出现了极为诡异的一幕。
符卓恨攻得越猛,李秋玉退得就越是游刃有余。
他的每一拳都仿佛打在了棉花上,那股生生不息的力道被对方以一种四两拨千斤的方式不断引导、化解,让他有力无处使,憋屈到了极点。
而李秋玉看似一直在防守,但她的每一次格挡与卸力,都像是在符卓恨那汹涌的攻势大河上,悄无声息地修筑起一道道堤坝,一点点地改变着水流的方向,积蓄着足以让大河决堤的力量。
他们二者的战斗方式居然与训练时截然不同。
李秋玉在大赛时能保持良好的心态,而符卓恨还是太稚嫩了。
这已经不单单是灵力的比拼,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道的雏形碰撞。
一个是向死而生,于寂灭中寻求一线生机;
另一个是向生而战,在繁荣中展现无穷韧性。
他们两人,竟在不知不觉中,将我随手创造的《枯荣锻体决》领悟到了如此地步,并且完美地融入了自己的本性之中。
看着擂台上纠缠的两个小家伙,我心中无波无澜。
谁胜谁负,对我而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场同门之争中,他们能将对方逼迫到何种境地,又能从中压榨出多少潜力。
这不仅仅是青云宗大比的决赛,更是我为他们准备的第一场真正的“磨刀石”。
只有在最了解自己的对手面前,才能最清晰地看清自己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