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国的制裁令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深潭,在外界激起了层层涟漪与猜测,股市的波动、媒体的分析、竞争对手的窥探、合作伙伴的忧虑……种种喧嚣汇聚成一股无形的压力,试图穿透林家沟子那看似脆弱的宁静屏障,施加于林羽身上。
然而,身处风暴眼的林羽,却展现出了远超常人想象的定力与从容。
他的日常生活节奏,几乎没有受到任何影响。依旧是黎明即起,在晨光熹微中修炼武道,感受着体内能量气旋在汲取那一丝天地“灵机”后,愈发凝实灵动,向着明劲后期的门槛稳步迈进。白日里,他依旧会陪着父亲下地,将锄头挥舞得举重若轻,仿佛那不是农具,而是他锤炼力量、体悟自然的媒介;也会在母亲忙碌时,搭把手烧火做饭,在柴米油盐的烟火气中,沉淀着愈发圆融的心境。夜晚的书房,则成为了他连接外界的枢纽,加密通讯的光标闪烁,将全球各地的信息汇聚于此,又将他深思熟虑后的指令无声地传递出去。
他并未因制裁而表现出任何焦躁或愤怒,那份极致的平静,反而成了稳定林氏科技内部人心的最强效镇定剂。欧阳倩忠实地执行着他的“磐石计划”,受影响的研发团队在经历了最初的慌乱后,看到集团不仅没有裁员减薪,反而加大了基础保障和保密投入,高层更是稳如泰山,士气逐渐稳定下来,转而投入到林羽指示的、对现有技术路线的重新梳理和替代方案的预研中。这种“外松内紧”的策略,有效地麻痹了外界的窥探,为林羽争取到了宝贵的喘息和布局时间。
与此同时,多条隐秘的战线正在悄然推进。
“星罗礁”方向的“启明星三号”项目,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资源倾斜。那支由林羽直接掌控的、研究非传统计算架构的绝密团队,在获得了更充足的经费和更高级别的权限后,开始加速对几种颠覆性理论进行工程化的初步尝试。虽然距离实用依旧遥远,但一些关键的原理性障碍,正在被一点点攻克。林羽深知,这才是未来打破技术垄断、实现弯道超车的真正希望所在,他愿意为此投入时间和资源,耐心等待技术奇点的到来。
在国内,林氏集团凭借其庞大的体量和影响力,开始以一种更积极、也更隐蔽的方式,整合龙国本土的芯片产业链。与几家在特殊半导体材料、部分核心装备零部件领域拥有独到技术的“隐形冠军”企业的深度合作迅速展开;对几所顶尖高校相关实验室的定向资助大幅增加,目标直指那些被主流忽视、却可能带来突破的“冷门”研究方向。林羽甚至授意成立了一个名为“薪火”的专项基金,用于支持和保护那些在困境中仍坚持自主研发的基层工程师和科学家团队。这些举措,短期内或许无法立刻产出成果,但却是在为整个产业生态的韧性添砖加瓦,积蓄着长远的力量。
而在全球范围内,林氏那庞大而错综复杂的商业网络也开始悄然运转。通过设在某些中立国或关系友好地区的“白手套”公司,一些并非最尖端、但足以解决燃眉之急的二手设备、替代性软件授权乃至某些非公开的技术资料,开始通过各种隐秘渠道,一点点地向林氏科技的核心研究部门渗透。这个过程缓慢而充满风险,如同在雷区中穿行,但在林羽精准的指挥和欧阳倩高超的操作下,竟也艰难地维持着一条极其脆弱的“毛细血管”补给线。
这一切的运作,都需要耗费巨大的心力。林羽常常在书房中一坐便是深夜,面前的多块屏幕上同时显示着不同战线的最新进展、数据分析报告以及潜在的风险评估。他的大脑如同一个超级处理器,高速运转,权衡着利弊,做出着一个又一个可能影响深远的决策。然而,无论外界压力多大,当他走出书房,面对林晓关切的眼神、苏婉清温婉的笑容以及父母一如既往的唠叨时,他脸上绝不会流露出半分疲惫与焦虑,依旧是那副令人安心的沉稳模样。
他甚至还有闲暇,关心一下林晓和苏婉清接下来的发展。在登顶国际影后之后,他并未让她们沉浸在荣誉中固步自封,而是通过秦悦,为她们精心筛选了一些更具挑战性、能进一步拓宽戏路和巩固地位的艺术电影项目,同时严格控制商业曝光,维持着高端神秘的形象。
progress 的舵手,在惊涛骇浪之中,展现出了超凡的 multitasking 能力。他一边稳住科技板块的基本盘,一边布局未来的颠覆性技术,一边整合国内资源,一边开拓隐秘的国际渠道,同时还能兼顾身边人的情感与事业发展。这份举重若轻的掌控力,源于他日益强大的个人实力,源于“蓝星系统”带来的超前视野,更源于他那颗在平凡田园生活中淬炼得愈发坚韧与通透的内心。风暴依旧在持续,但巨轮的航向,却从未如此刻般清晰与坚定。它正沿着一条更深、更暗、却也更加自由的航道,破开重重迷雾,驶向未知的、充满挑战却也蕴含无限可能的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