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的好消息,让所有人都沉浸在喜悦里。
这其中最最欣喜的就是太子赵昕,他看着安然入睡的爱人,满心的甜蜜与期待。
自来到这个奇怪的世界,他努力将自己融入身边的环境里,日子久了,他虽适应下来,却始终没有真正的归属感。
直到遇到云卿,他终于找到属于自己的港湾,如今又有了这个孩子,那就彻底的拥有了归属。
云卿醒过来的时候,便见赵昕坐在床边,手里正轻轻翻阅着一本《诗经》。
他神色温柔的注视着她:“我们有孩子了,你说该取个什么名字才好?”
刚刚清醒过来的人微微一愣,而后将手轻柔地放在腹部,不可置信地看向丈夫。
“你说什么?”
赵昕丢下手里的书册,轻轻环抱住云卿。
他将下巴依恋地放在女子的肩头,声音轻缓道:“我翻了一下午的《诗经》,还是想不出合适的名字,不如,孩子的名字便由你这个母亲来取。”
这一回云卿听的真切,她这个时候才知道,原来她真的有了孩子,一个属于她和赵昕的孩子。
不过取名一事,上头还有一个官家,并非他们两个可以决定。
云卿一想到喜欢为小辈赐名的官家,便无奈地对赵昕一叹:“陛下恐怕早就取好了名字,恐怕我们取的名字没有用武之地。”
去年,福康公主家的长女赵嘉出生之时,便是官家赐的名讳。
因公主的第一个孩子说好要随母姓,官家就兴致勃勃地为她取了名。
对于这个由他亲自取名的外孙女,官家喜爱非常,在她出生不过三天,便将赵嘉封为了永乐郡主。
赵昕思及皇父那种孩子未生,便早早想好名字的习惯,不由汗颜。
便道:“我们可以给孩子取个乳名,这个爹爹就不会插手了。”
云卿看着他一脸期待的模样,笑道:“朝朝暮暮如何?”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赵昕突然就忆起了这句诗,不由红了耳朵。
“卿卿取的都好,我很喜欢……”
东宫夫妇为即将到来的新生命而激动欢喜,福宁殿的官家也是激动不已。
当东宫属官向他禀报这个好消息时,赵祯正在看殿内的那幅舐犊情深图。
每当看到这幅图,赵祯就会想起从未尽过孝道的生母章懿太后。
这个时候,官家的心情向来都是沉郁的,像砚台上的墨色一样浓厚的暗沉。
可当听闻东宫有喜,官家那被郁色填满的心,仿佛照进了一束光,一切的不快和悲伤都消失殆尽。
接踵而来的,是无与伦比的欢欣!
殿门外正值黄昏,绚丽的晚霞染红了小半边天色,那璀璨耀眼的光芒,仿佛指引。
赵祯不由走出福宁殿,站在巍峨的宫殿前方,对着那红霞,不由深深吸了一口气。
“茂则,上天还是眷顾我赵家的,如今太子妃有了身孕,便是最好的证明,你说是不是?”
看着神情激动的官家,张茂则便附和道:“官家仁爱,上天定然垂怜。”
赵祯唇边溢出一丝笑意,而后转头对身边的人道:“你陪我走走吧,我想出去走一走。”
张茂则跟随官家从福宁殿出来,一路沿着宫道走走停停,最终在一处破败的宫殿前停留了下来。
到了近前,张茂则眼神微动,这是从前章懿太后做妃子时住的地方。
官家在门口站了许久,并没有进去看一看的意思。
他只是静静的站在那里,心里在喃喃自语。
“母亲,我没有把徽柔嫁进李家,我本以为你会责怪我,降罪于我,却不想你依然那么仁慈……”
“如今太子妃有了身孕,是不是代表你一直都没有怪过我……”
“若是你在天有灵,请护佑我的子孙,让太子妃顺利生下子嗣……”
官家于旧宫殿前伫立良久,直到天边收尽霞光,他才带着张茂则回了福宁殿。
十个月后,云卿生下一对龙凤胎。
宫殿内,官家赵祯和苗贵妃一人抱着一个孩子,笑得十分开怀。
赵祯欣喜道:“这是朕第一个皇孙,又生在清晨日升之际,便叫他赵煦吧。”
苗贵妃看着满心都是皇孙的赵祯,不满道:“官家,这里还有一个皇孙呢,你可不要厚此薄彼?”
正说着,苗贵妃怀里的孩子便抗议一般哭了起来。
宫中子嗣向来艰难,赵祯对这一双孩子的爱重之心其实并无太大差别。
听见另一个哭了,赵祯便不由朝苗贵妃怀里的孩子看去。
看着和徽柔幼时极像的孩子,赵祯怜爱之心顿起。
忙将手里的皇长孙放下,又手忙脚乱地抱起了孙女。
他笑道:“你便叫赵静殊吧……”
宫里有了婴啼之声,好像瞬间就有了生机一般,开始欣欣向荣起来。
官家在皇孙满了周岁后,便生了含饴弄孙的心思,不顾朝中大臣们的挽留,毅然退位,称太上皇。
太子赵昕即位为帝,封太子妃高云卿为皇后。
新帝登基后,整顿吏治,开始着手解决朝廷内部的积弊问题。
在赵昕在位期间,商业发达,吏治清明,人民安居乐业。
文臣武将各尽其用,他用了数十年的时间,改变了整个朝廷重文轻武的风气。
赵昕二十二岁登基,五十岁就将皇位让给了太子赵煦,此后带着皇后出宫四处云游。
值此一生,赵昕与云卿帝后相和,也创造了皇室一生一世一双人的佳话。
直到苍苍白发,年迈的赵昕握着心爱之人的手,道:“我很喜欢赵昕的一生,因为这一生有你相伴……”
说完话,赵昕便与世长辞了。
那道寄存在赵昕身体内的异世之魂也飘了出来,而后紧紧围绕在云卿身侧,依恋不舍。
她从这无比眷恋她的魂体内,看到了属于孟宴臣的记忆。
孤独一生,无妻无子,是很寂寥的结局了。
一声轻叹传来:“既然你这样羡慕赵昕的这一生,那我便也许孟宴臣一生吧……”
太上皇与太上皇后于同一天崩逝,同葬帝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