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肃清江南,凯旋回銮
“潜渊客”的现身与助力,如同在阴霾中透入的一缕天光,虽未驱散所有迷雾,却也让夜玄宸与苏云昭心中稍定。这位神秘异士至少表明,在这片土地上,仍有隐世之力在关注着天下大势,并且站在了朝廷一方。
画舫刺杀的全军覆没,以及“潜渊客”那一声石破天惊的龙吟,似乎彻底击溃了对手在江南的抵抗意志。云水商会这庞然大物,在朝廷“查、堵、争”的三重打击下,本就摇摇欲坠,此刻更是树倒猢狲散。
夜玄宸抓住时机,趁势推进肃清行动。
皇华商会凭借皇室信誉与雄厚资本,迅速吸纳了大部分原本依附于云水商会的中小商号,稳定了市场价格,重建了商业秩序。那些与云水勾结、贪腐枉法的官员,在确凿证据面前,或被罢黜,或被下狱,江南官场为之一清。几处被影卫锁定的、疑似与前朝余孽有关的秘密据点,也被以雷霆手段拔除,缴获了不少来不及转移的文书与财物,虽然未能直接抓到宇文皓,但也极大削弱了其潜藏势力。
经此一连串疾风骤雨般的整顿,笼罩在江南上空的阴云似乎被强行撕开了一道口子,阳光重新洒在这片富庶的土地上。市井恢复繁荣,百姓议论起新帝的雷霆手段,在最初的惶恐过后,更多的是一种对秩序重建的期盼。
历时近两月的南巡,终于到了回銮之时。
龙船舰队再次起航,沿运河北上。与来时相比,夜玄宸的眉宇间少了几分凝重,多了几分掌控全局的威严。苏云昭陪伴在侧,看着两岸百姓自发聚集,箪食壶浆,跪送帝后,心中亦是感慨万千。
“陛下此番南巡,虽险象环生,但终究廓清了江南迷雾,震慑了宵小,亦让百姓感受到了朝廷重整乾坤的决心。”苏云昭轻声道。
夜玄宸握住她的手,目光掠过岸上那些淳朴而充满希望的面孔,沉声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江南虽定,然宇文皓未除,其潜藏势力未尽,天下之大,未必没有其他隐患。承平盛世,非一日之功。”
他顿了顿,看向苏云昭,眼神柔和了些许:“此番,也多亏了皇后在身边,于细微处洞察先机,于危难时沉着应对。”
苏云昭微微一笑,并未居功:“臣妾只是尽了本分。能与陛下并肩而行,共度难关,是臣妾之幸。”
帝后二人相视一笑,许多尽在不言中。
舰队行至运河与黄河交汇处,夜玄宸下令泊岸休整一日。是夜,月明星稀,河风带着水汽,沁人心脾。
夜玄宸与苏云昭于龙船甲板上漫步,说着回京后的诸多安排。忽然,夜玄宸脚步一顿,目光锐利地望向河面某处黑暗。
苏云昭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只见月光下,河心似乎有一道修长的黑影一闪而过,速度快得惊人,只留下一圈逐渐扩散的涟漪,仿佛某种大型水生生物,却又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灵巧与协调。
是鱼?还是……
两人心中同时闪过一个名字——潜渊客。
他没有现身,只是以这种方式,再次昭示了他的存在,仿佛在为他们此行送行,又仿佛在提醒他们,前路依旧未卜。
夜玄宸对着那圈涟漪消失的方向,微微颔首。无论对方能否看见,这算是一种无言的致意与回应。
次日,龙船继续北上,一路再无波澜。
当雄伟的京城城墙终于出现在视野中时,凯旋的气氛达到了高潮。文武百官出城十里相迎,百姓夹道欢呼,钟鼓齐鸣,响彻云霄。
夜玄宸携苏云昭,抱着太子夜璟,立于龙船之首,接受万民朝拜。他目光沉静,扫过下方黑压压的人群与熟悉的宫阙,一股沉甸甸的责任感与掌控感油然而生。
江南已靖,朝局初稳。然而,夜玄宸心中清楚,这并非终点。宇文皓依旧蛰伏,前朝余孽未尽,“潜渊客”目的未明,边境戎狄虎视眈眈……这承平盛世的背后,依旧暗藏着无数挑战。
但此刻,携肃清江南之威,得万民拥戴之势,他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信心与力量。
龙船缓缓驶入专用码头,帝后仪仗迤逦入宫。
肃清江南,凯旋回銮。这不仅是此次南巡的结束,更是一个新时代的真正开端。夜玄宸知道,回到这座紫禁城,等待他的,将是更加复杂诡谲的朝堂博弈,与那隐藏在历史阴影中的宿命对手,最终的对决。而他,已做好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