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0 Am | LApd wilshire 分局 战术行动科
破晓前的指挥室内,灯光如常亮起。桌上码着昨夜各部门送来的快速研判报告,一份特别标注了红线:
> “c14在pier-91留下伪装撤离痕迹,实际未走,疑似策划反渗透。”
局长泰勒翻完情报,目光扫向汉森:“我们没有误会他们。他们没退,而是埋伏。”
“他们在等我们排空防线。”伊莲娜接道,“一旦港区清空,他们会反向拉通陆地补给通道。”
“像打井一样。”汉森点头,“先测深,再封口。”
泰勒点头,沉声命令:
> “即刻启动‘Echo-blackline’城市反渗透协议。”
该方案为LApd特案级应对预案之一,专门应对拥有正规军事训练背景的组织小队在城市内分段潜伏、渗透、建立据点的战术逻辑。
指挥链条立即激活:
局内对接联邦反恐协调组;
K组二线特警紧急抽调,实行24小时城区轮替巡查;
战术后援小队在两小时内完成武装布点。
---
08:15 Am | 公寓,任务前短暂生活缝隙
早餐只是一杯冷掉的黑咖啡与一份冷面包。伊莲娜穿着便服,靠在厨房门边看汉森穿装备。
“这次动静不小。”她轻声说。
“c14不是做戏的组织。他们上次在委内瑞拉机场直接炸断跑道。”
“那是军事区,现在是我们自己的街区。”
“他们不分地方,只分战果。”
她走过去,帮他系好防弹衣最后一扣。“你下巴这儿有道新划痕。”
“昨晚翻档案时被文件夹边割的。”
“你看上去像是刚从战壕里回来的。”
“这城市本身就是战壕。”
她没回话,只是把头靠在他肩膀上三秒,然后转身收拾装备。日常片段永远短暂,而命令总是准时。
---
10:30 Am | 城区东南警戒圈,反渗透巡查行动
K组小队分两路行动。汉森带第一组,目标是清查东南工业走廊中六个被判定为“潜伏风险区域”的废弃仓库和运输节点。
程序标准流程如下:
1. 外围封锁、无线电静默。
2. 中段红外探测,排除运动目标。
3. 战术组短入、交叉清点、标记排查等级。
到第三点仓库时,侦查组反馈:
> “发现未备案空调主机运行痕迹。周围有香烟残留,但无cctV记录。”
汉森命令进入。他亲自带前锋组推进。仓库内空无一人,但在南侧墙体后部,发现一块地板经过翻修——钉孔错位,水泥色差明显。
“起撬。”
一把电动锯切过,撬开地板,露出的是一条临时储物坑,内部干净,只有一个灰黑色的军用包裹。打开后,里面是六个战术级步话机,均为加密频段。
伊莲娜从背包里拿出频段监听器,插入接口,几秒后分析报告弹出:
> “频段一致,编码时间为36小时前,发自pier-91。”
她抬头:“c14来过,他们在城市里留下监听哨。”
“他们在听我们。”汉森冷冷一笑,“那我们就给他们点该听的。”
他下令封存通讯装置,启动**“假频段诱导”计划**,向六部设备依次植入伪造LApd内部调度内容,包括港区哨点重新部署、弹药调拨方向错误信息。
这一切,流程都写入标准部署文档内的第9级诱导协议。
---
15:00 pm | 局内复盘会,战术交接层
所有突袭小队回撤后,系统实时汇总城市各点情报,构建出一张“假动作”视觉地图。
地图上,洛杉矶的港口、仓储带、高速互通口与南区住宅区被划出不同热度级别。
温斯顿指着投影说:“c14若接收到这些诱饵,将会误判我们正准备向西南港区转移主战备。”
泰勒看向汉森:“你给他们画的这幅假地图——够乱吗?”
“他们不怕乱。”汉森冷静道,“他们怕我们不再追逐他们。”
局长露出满意的笑:“那就开始下一阶段。”
---
18:50 pm | 公寓,真正属于他们的安静
夜幕将城市包裹成一块铅灰色的静布。灯没开,窗帘没拉,汉森靠着窗沿,手里转着一把便携折刀,眼神仍停在空中。
伊莲娜坐在餐桌旁,手指慢慢在一张未寄出的明信片上写字。
“你在写谁?”他问。
“没人。”她没抬头,“我只是想写点东西,告诉自己这段日子不是只有作战报告。”
“写上我们的名字吗?”
“写不写都无所谓。”她顿了顿,“只要我还记得你穿那件破战术背心时的样子就够了。”
他轻笑,走过去,坐到她身边。
“我们像不像冷战间谍?”她侧头看他。
“更像两台迟迟没有关机的收音机。”
“可我们能接收到的,只剩彼此的声音了。”
—
22:00 pm | LApd 城市战术数据库 | 系统日志自动更新
> 档案号:c14-delta-Fork-37 分析结果:c14已进入“受干扰阶段”,战术判断发生延迟行为。 推测:对方指挥小组未能确认港口是否真实作为核心节点。 下一步建议:制造‘撤防假象’,诱其主动测试实地环境。
—
汉森将平板合上,断电。躺在床上,看着天花板一动不动。
“你睡得着吗?”她问。
“不睡。”他回,“我想听听他们什么时候才意识到——我们不只是警察。”
她轻轻握住他的手,掌心温热。
他们是守夜人,也是设局人,
是这场城市攻防战中,最后一对知道自己还没输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