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惑守心”的阴云尚未散去,陆昭不敢有丝毫懈怠,每夜必登钦天监观星台,密切监测星象变化。这夜,他照例仰观天穹,北斗七星如同巨大的银勺,悬挂于紫微垣旁,本是镇守北天的稳定坐标。然而,当他目光扫过北斗七星勺身与勺柄连接处的第四颗星——天权星(文曲星)时,心头猛地一跳!
只见那天权星光芒极不稳定,时而明亮如常,时而骤然黯淡,仿佛被无形之手反复撩拨的灯烛,其闪烁频率与幅度远超正常范畴!在道家星象中,天权星主文运、智慧、谋略,其异常往往关联朝堂决策、中枢机要,甚至预示宰辅重臣之吉凶!
“天权闪烁,主中枢有变,谋臣不安,政令或将失序……”陆昭心中警铃大作。此异象与“荧惑守心”几乎同时出现,绝非巧合!这预示着朝堂中枢即将发生重大变故,或有奸佞惑主,干扰圣听,致使正确的决策无法下达!
他立刻记录下天权星的异常状态,连同之前“荧惑守心”的观测结果,形成一份紧急密奏。这一次,他甚至等不到次日早朝,连夜叩阙,请求面圣。
武皇帝于寝宫偏殿召见了他。烛光下,女皇仅着寝衣,外披一件明黄龙纹斗篷,脸上带着被惊扰的不悦,但更多的是一种深沉的警惕。
“陆爱卿,又是何事需深夜入宫?”她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
“陛下,臣罪该万死,惊扰圣眠。然天象再现异变,臣不敢不报!”陆昭将密奏呈上,“除荧惑守心外,今夜臣观北斗天权星光闪烁不定,此乃中枢生变、谋臣受扰之兆!恐有小人作祟,闭塞圣听,干扰朝纲!此象与荧惑守心叠加,凶险更甚!”
武皇帝接过密奏,快速浏览,脸色愈发阴沉。她虽非星象大家,但基本的星占常识还是懂的。天权星关联中枢,这一点她非常清楚。联想到近日上官婉儿对陆昭的步步紧逼,以及朝中某些势力蠢蠢欲动的迹象,她心中已然信了七八分。
“依爱卿之见,这‘小人’,所指为何?”武皇帝目光如刀,直视陆昭。
陆昭垂首:“臣只观天象,不敢妄测人事。然天权示警,意在提醒陛下,需格外留意身边近臣之言,中枢决策,务必慎之又慎,免受蒙蔽。”
他并未直接指认上官婉儿,但“身边近臣”、“蒙蔽圣听”这些词,已足够武皇帝对号入座。
武皇帝沉默片刻,忽然问道:“若朕此时,欲调整朝中某些职位,安定人心,爱卿以为如何?”
陆昭心中一动,知道这是皇帝在试探,也是在下决心。他谨慎答道:“陛下圣心独断。然天象示警,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法。若能剔除弊病,稳固中枢,使政令通达,或可缓解星象之厄。只是……动作需快,需准,需有雷霆之势,方能震慑宵小,扭转乾坤。”
他这番话,既表达了支持,又暗示了行动的要点——快、准、狠!
武皇帝眼中闪过一丝决绝。她缓缓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良久,才沉声道:“朕知道了。爱卿且回去,今夜之事,不得外传。”
“臣,告退。”
陆昭知道,自己已经将最关键的信息和态度传递给了皇帝。接下来,就看这位雄才大略的女皇,如何落子了。
…
就在陆昭离开后不久,数名梅花内卫的精锐如同幽灵般悄然出宫,手持密旨,分赴几位掌握实权、且素来与上官婉儿一系不甚和睦的武将和御史府邸。
与此同时,一封来自朔方节度使的、被上官婉儿手下拦截并篡改内容、意图构陷陆昭“勾结边将”的密信副本,被一名神秘人悄无声息地放在了武皇帝寝宫的御案之上。与之一起的,还有上官婉儿手下与某些边关将领暗中往来的几封原始信函的抄本。
翌日,朝会之上,风云突变!
武皇帝并未首先讨论“荧惑守心”之事,而是突然拿出那几封密信,厉声质问上官婉儿!证据确凿之下,上官婉儿纵然巧舌如簧,也无法辩解其手下拦截边关军情、篡改信件、构陷大臣之罪!其党羽数人当场被拿下!
紧接着,武皇帝以“天象示警,中枢不稳”为由,宣布了一系列人事调整:上官婉儿被剥夺翰林学士职权,调任闲职;其多名党羽或被罢黜,或被调离关键岗位;同时,提拔了一批较为中立或忠于皇室的官员进入中枢。
这一系列动作,如雷霆般迅猛,彻底打乱了某些势力的布局。朝堂之上,人人自危,再无人敢轻易提及沈青桐“私藏禁物”之事。
陆昭立于班列之中,面色平静,心中却知,这仅仅是开始。天权星虽暂时稳定了些许,但“荧惑守心”的大凶之局仍在。而真正的风暴,或许才刚刚酝酿。
远在鬼漠的明心与灵生,他们发现的秘密,或许才是解开这一切谜团,乃至应对那场可能到来的巨大危机的关键。
---
下章预告:
明心与灵生在鬼漠祭坛的发现震惊了跟踪他们的黑袍教徒,双方爆发冲突!危急关头,灵生手中的令牌碎片与祭坛神像产生剧烈共鸣,竟暂时激活了某种防御机制!然而,此举也彻底惊动了沉睡在祭坛深处的可怕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