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市的冬日清晨还裹着寒气,苏晚星的闹钟没响,她却在六点前醒了。窗外的天刚蒙蒙亮,书桌上的 “考试专用袋” 静静立着,里面的准考证、2b 铅笔都按陆知衍昨晚的叮嘱摆得整整齐齐 —— 铅笔尖削得圆润,身份证和准考证夹在透明文件袋里,连橡皮都切了个方便拿取的小角。
“醒这么早?” 陆知衍的消息准时弹进来,附带一张照片:他站在宿舍楼下的路灯下,手里拎着两个保温袋,“热豆浆和肉包都买好了,在你楼下等你,不用急,慢慢收拾。”
苏晚星揉了揉还没完全清醒的眼睛,快速洗漱换衣。抓起专用袋出门时,远远就看见路灯下那个熟悉的身影 —— 陆知衍穿着深色羽绒服,围巾绕了两圈,双手插在口袋里,却把保温袋紧紧护在怀里,生怕热气散了。“怎么不多等会儿?天这么冷。” 苏晚星跑过去,指尖碰了碰他冻得发红的耳朵。
“怕你紧张,早点见你能安心。” 陆知衍把热豆浆塞进她手里,又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暖手宝,“顾言泽昨晚特意给的,说考场暖气可能不足,拿着暖手。” 他低头帮她理了理围巾,眼神扫过周围:“林薇薇和顾言泽在前面路口等着,我们一起去考场,放心,他们会留意周围情况。”
苏晚星顺着他的目光看去,果然看到林薇薇正挥着手里的 “加油” 手牌,顾言泽则靠在电动车旁,手里拿着一份打印好的 “考试注意事项”。四人汇合时,林薇薇一把抱住苏晚星:“别紧张!你备考那么认真,肯定能过!我跟顾言泽已经把考场周围绕了两圈,没看到可疑的人,放心考!”
顾言泽把注意事项递给苏晚星,上面用红笔圈出 “答题卡填涂规范”“作文时间分配”:“这是我找考上的学长要的‘血泪经验’,你考试时别慌,按平时练的来就行。” 他拍了拍陆知衍的肩:“我们俩在考场外等你们,结束了直接去吃你说的那家糖醋排骨店!”
往考场走的路上,苏晚星捏着温热的豆浆,听陆知衍轻声跟她梳理重点:“要是遇到‘乡村文化传播’的论述题,记得用李村剪纸的案例;写‘非遗保护’时,可以提老陈农场的麦秆编织,这些都是你亲身经历的,比死记理论更有说服力。”
苏晚星点头,心里的紧张渐渐被暖意取代。到了考场门口,陆知衍帮她最后检查了一遍证件,又把暖手宝塞进她的口袋:“考试时别冻着手,要是写累了就搓搓手,我在外面等你出来。” 他顿了顿,从口袋里拿出一张小小的麦穗书签 —— 是之前送她的那枚,背面多了一行小字:“你的努力,终会开花。”
“进去吧。” 陆知衍揉了揉她的头发,看着她走进考场入口,才转身跟顾言泽、林薇薇汇合。三人没走远,就在考场对面的奶茶店找了个靠窗的位置,既能看到考场出口,又能留意周围动静。“赵雅要是真敢来,我们肯定能发现。” 顾言泽喝着热奶茶,眼神时不时扫过考场门口,“昨晚我还调了考场附近的监控覆盖范围,主要路口都有记录,她耍不了花样。”
林薇薇趴在桌上,翻着苏晚星之前整理的备考笔记:“晚星真的太拼了,这笔记比我的专业课笔记还详细。等她考完,我们一定要好好陪她放松,去绿源农场摘玉米、吃老陈婶做的农家菜,想想都开心!”
陆知衍看着窗外,手里握着手机 —— 昨晚收到绿源农场王经理的消息,说用模型种的小麦长势比预期还好,老陈特意拍了照片,说等苏晚星考完,要请他们去田里看看。他想着等苏晚星出来,一定要第一时间跟她分享这个好消息,让她彻底放下心来享受放松时光。
考场内,苏晚星坐在靠窗的位置,阳光透过玻璃落在答题卡上,暖融融的。拿到试卷时,她深吸一口气,先浏览了一遍题目 —— 论述题果然考了 “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转化”,简答题涉及 “乡村文化传播的有效路径”,都是她和陆知衍反复打磨过的内容。
提笔答题时,她脑海里清晰地浮现出李村老艺人教孩子剪纸的画面,忍不住把 “剪纸文创”“故事化传播” 的细节写进答案里;写到 “传播路径” 时,又想起在绿源农场签售时,用 “模型演示 + 乡村故事” 吸引农民关注的经历,顺势补充了 “接地气的场景化传播” 案例。笔尖在纸上流畅滑动,之前的紧张早已烟消云散,只剩下对知识的熟练运用和对乡村故事的真诚表达。
两个半小时的考试很快结束,铃声响起时,苏晚星放下笔,看着满满当当的答题卡,心里涌起一阵释然 —— 这段没日没夜的备考时光,终于有了一个踏实的收尾。她收拾好文具,走出考场时,一眼就看到了站在最前面的陆知衍,他手里举着一束小小的向日葵,花瓣上还沾着晨露。
“考得怎么样?” 陆知衍迎上来,接过她手里的文具袋,把向日葵塞进她怀里,“这是老陈托人从农场带的,说向日葵象征‘顺利’,特意让我等你出来给你。”
“应该没问题!” 苏晚星抱着向日葵,笑眼弯弯,“好多题目都用到了你帮我找的案例,写的时候特别顺。” 林薇薇和顾言泽也围过来,七嘴八舌地问着考试细节,四人说说笑笑地往校外走,冬日的寒风似乎都变得温柔了。
中午的糖醋排骨店里,顾言泽特意点了一桌子苏晚星爱吃的菜:糖醋排骨、番茄炒蛋、清炒时蔬,还点了一壶热红枣茶。“庆祝我们晚星脱离备考苦海!” 林薇薇举起茶杯,“接下来的日子,就该好好放松,去农场晒太阳、摘玉米,顺便帮陆哥看看他的模型长势!”
陆知衍笑着点头,拿出手机翻出老陈发来的小麦照片:“老陈说这季小麦用模型管理后,分蘖数比去年多了近三成,等我们过去,正好能赶上小麦抽穗前的最后一次浇水,他还想让我帮着调整下参数。”
苏晚星看着照片里绿油油的麦田,心里满是期待:“我还想跟张叔学编麦秆呢,上次他说要教我编小篮子,正好能写进短篇集的后记里。” 她突然想起什么,从包里拿出手机,“对了,早上考试前收到周姐的消息,说我的短篇集预售反响特别好,出版社在考虑加印,还问我有没有兴趣写个番外,记录农场的新故事。”
“太好了!” 林薇薇激动地拍了下桌子,“番外就写你和陆哥去农场的经历,肯定特别有意思!顾言泽,到时候我们也去凑个热闹,说不定还能当个‘故事背景板’!” 顾言泽笑着应下:“没问题,到时候我帮你们拍照片,给晚星当素材。”
饭后,陆知衍提议去校园里散散步,让苏晚星彻底放松。两人沿着香樟路慢慢走,阳光透过树枝洒下斑驳的光影,之前备考的紧张感渐渐被温馨的氛围取代。“等从农场回来,” 陆知衍突然停下脚步,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小本子,“我想跟你聊聊工作室的事,绿禾科技那边最近有新的合作意向,想把模型推广到周边更多农场,我想听听你的想法。”
苏晚星接过本子,上面是陆知衍写的初步规划:“我觉得很好啊!不过要记得保留小农户的简化版,就像你之前说的,不能让科技离农民太远。” 她顿了顿,笑着补充,“要是需要收集农民反馈,我可以帮你整理成故事,既方便你参考,又能给我的创作积累素材,一举两得。”
陆知衍握住她的手,掌心的温度让她格外安心:“有你在,我做什么都觉得有底气。” 两人继续往前走,聊起未来的小计划:去农场住上一周,白天帮老陈打理麦田、记录故事,晚上一起看星星、聊创作,偶尔约上林薇薇和顾言泽一起做饭,简单却满是幸福。
傍晚回到宿舍,苏晚星开始收拾去农场的行李 —— 她特意带了笔记本和录音笔,准备记录农场的点点滴滴;还把之前老陈孙女画的麦田涂鸦放进包里,想带给小姑娘看看。收拾完行李,她靠在椅子上,翻着陆知衍送她的向日葵,心里满是轻松与期待。
可就在这时,手机突然弹出一条陌生号码的消息,内容很简短:“绿源农场的麦秆,比你想的更有意思。” 没有署名,却带着一种说不出的熟悉感 —— 既不是之前赵雅那种阴冷的威胁,也不是朋友间的调侃,更像是一种刻意的 “提醒”,让苏晚星心里莫名一紧。
她立刻把消息发给陆知衍,指尖有些发凉:“这个号码很奇怪,既没威胁,也没说别的,就提了农场的麦秆,你觉得会是赵雅吗?”
电话那头的陆知衍沉默了几秒,语气变得有些严肃:“不好说,但她肯定还在关注我们。不过别担心,我们去农场后会多留意,老陈和张叔也会帮我们留意陌生人。” 他顿了顿,轻声安慰,“先别想太多,明天我们就出发去农场,好好放松几天,有什么事我们一起面对。”
挂了电话,苏晚星看着那条消息,心里的期待中多了一丝隐隐的不安。她走到窗边,看着远处的夕阳,手里紧紧攥着那枚麦穗书签 —— 农场的麦秆到底有什么 “有意思” 的地方?发消息的人是谁?他们去农场后,会不会遇到新的状况?
窗外的夕阳渐渐落下,夜色开始笼罩校园。苏晚星把陌生消息的截图保存好,放进手机的加密文件夹里,然后重新拿起行李,仔细检查了一遍 —— 她把录音笔放进随身的包里,决定到了农场后,多留意周围的情况,既为了自己的安全,也为了不辜负这段期待已久的放松时光。
而这份突如其来的匿名消息,像一颗小小的石子,在平静的放松时光里激起涟漪,为即将到来的农场之行,埋下了一道若隐若现的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