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的省城,南大街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这里是省城最繁华的地段,商铺林立,酒楼茶馆鳞次栉比,来往的食客络绎不绝。苏念桃站在一间空置的铺面门口,抬头看着“旺铺转让”的招牌,眼神里满是思索。
“姐,这地段是好,人流量大,但租金也贵,一个月要三百块,比咱们三家分店的租金加起来还多。”苏卫东拿着打听来的租金明细,有些犹豫,“而且开饭店可比开食品店复杂多了,要找厨师、招服务员,还要管后厨、管前厅,万一搞不好,可就亏大了。”
陆沉渊也在一旁琢磨:“桃桃,你再想想,咱们现在的食品生意已经很稳定了,没必要冒这么大的险。”
苏念桃却笑着摇摇头,目光扫过街上往来的人群:“正因为地段好,才值得投资。你们想想,咱们的酱菜、卤味之所以受欢迎,核心是灵泉食材的味道独特。现在很多老顾客都说,想尝尝用灵泉水做的热菜,要是能开一家饭店,主打灵泉食材做的家常菜,肯定能受欢迎。”
这想法并非心血来潮。自从“念桃食品”的真空包装产品热销后,不少顾客在买酱菜时都会念叨:“苏老板,你家的酱菜这么好吃,要是能有热菜就好了,比如用你家的腌菜做扣肉,肯定香。”还有省城供销社的陈经理,上次参加满月酒时,吃了苏母做的灵泉炖鸡,一直念念不忘,说“这鸡肉鲜得能掉眉毛,要是开家饭店,我肯定天天来吃”。
更重要的是,苏念桃意识到,食品加工受季节、库存影响较大,而餐饮能即时消费,两者互补,能让“念桃”的业务版图更稳固,抗风险能力也更强。
“风险肯定有,但机会也大。”苏念桃语气坚定,“咱们不用请外面的厨师,妈做的家常菜是最好的招牌,灵泉炖鸡、腌菜扣肉、灵泉豆腐,这些都是咱们的特色,外面绝对吃不到。服务员可以从店里的老员工里挑,踏实肯干,也熟悉咱们的理念。至于租金,咱们现在每月纯利润能有五千多,拿出三百块租铺面,完全承受得起。”
见她想得这么周全,陆沉渊和苏卫东也不再反对。“那行,听你的,咱们就试试。”陆沉渊说,“店面装修、找工人这些体力活,交给我来办。”
“我来负责办理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再从店里挑几个机灵的女工培训成服务员。”苏卫东也主动承担起来。
说干就干。苏念桃很快和房东谈妥了转让事宜,签下了一年的租约。铺面不算太大,大概有两百平米,分为前厅和后厨,正好适合开一家家常菜馆。
装修风格苏念桃定了调:温馨、接地气,符合家常菜的定位。墙壁刷成暖黄色,挂着几幅描绘乡村风光的字画,桌椅都用实木的,擦得锃亮,透着一股朴实的烟火气。后厨按卫生标准改造,砌了灶台,装了排烟设备,还特意隔出一个小房间,用来存放灵泉水——这里是饭店的核心,只有苏念桃、苏母和陆沉渊能进出。
苏母是后厨的灵魂人物。她带着从食品作坊抽调来的两个女工,反复调试菜品。灵泉炖鸡是招牌菜,选用老家放养的老母鸡,用灵泉水慢炖三个小时,不添加任何香料,只放少量盐和姜片,炖出来的鸡汤清澈透亮,鸡肉软烂脱骨,鲜得能让人把舌头吞下去。
腌菜扣肉则用店里自己腌制的酱菜,搭配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先蒸后炖,酱菜的咸香中和了肉的油腻,入口即化,配上米饭能让人多吃两碗。还有灵泉豆腐、清炒时蔬,都是用灵泉水浇灌或烹饪,味道格外清甜。
苏念桃制定了严格的菜品标准:食材必须新鲜,鸡肉、猪肉从固定的农户手里采购,蔬菜每天早上从批发市场挑选最新鲜的;灵泉水的用量严格把控,每道菜用多少都有明确规定,确保味道稳定;服务员统一培训,穿着干净的工装,说话和气,上菜及时。
半个月后,“念桃特色饭店”的招牌挂了起来。红底白字,字体朴实大方,旁边还挂着一块小木牌,写着“主打灵泉家常菜,食材新鲜无添加”。
开业当天,苏念桃请了之前合作的供销社陈经理、王主任,还有食品店的老顾客、员工家属,凑了满满五桌。陈经理一进门就笑着说:“苏老板,我可盼着你这饭店开业呢,就想再尝尝你家的灵泉炖鸡。”
“陈经理,今天让你吃个够!”苏念桃笑着招呼大家入座。
很快,一道道菜品端了上来。灵泉炖鸡一上桌,浓郁的鲜香就飘满了整个房间,陈经理迫不及待地盛了一碗汤,喝了一口,眼睛都亮了:“就是这个味!比上次满月酒喝的还鲜!这灵泉水真是个宝贝!”
腌菜扣肉端上来时,色泽红亮,香气扑鼻。王主任夹了一块放进嘴里,满足地叹了口气:“这扣肉太香了!肥而不腻,腌菜也入味,我以前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扣肉!”
其他客人也纷纷称赞,桌上的菜很快就被一扫而空。“苏老板,你这饭店肯定能火!”有老顾客说,“味道这么好,食材又新鲜,以后我们肯定常来!”
开业第二天,饭店正式对外营业。起初,只有少数路过的人和之前的老顾客进店尝试,可没过几天,就靠着“味道独特、食材新鲜”的口碑,渐渐火了起来。
有个姓刘的老食客,第一天来吃了灵泉炖鸡,第二天又带了朋友来,第三天干脆把全家都带来了:“老板,你家的鸡真是太鲜了,我活了五十多岁,从没吃过这么鲜的鸡汤!是不是有什么秘方?”
苏念桃笑着回应:“没什么秘方,就是用了老家的山泉水,再加上新鲜的食材,慢火炖出来的。”她始终没提灵泉的事,只说是“秘制山泉水”,既保留了核心优势,又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烦。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在省城传开了。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饭店里常常座无虚席,门口甚至排起了长队。有年轻人专门骑着自行车来打卡,说要“尝尝省城最鲜的鸡汤”;有老人让子女推着轮椅来,就为了吃一口腌菜扣肉;还有不少单位的食堂师傅,悄悄来店里取经,想学着做这几道特色菜。
苏卫东每天忙得脚不沾地,既要管前厅的秩序,又要核对账目,还要盯着食材采购。“姐,今天又满座了,中午翻了两桌,晚上的预订都排到后天了!”他拿着账本,脸上满是兴奋,“这才开业半个月,净利润就有两千多块,比咱们一家分店的利润还高!”
苏母在厨房里也忙得热火朝天,却始终带着笑容:“累是累点,但看着大家吃得高兴,心里就踏实。”她每天天不亮就起来炖鸡,确保每一锅汤都炖够时间,每一道菜都符合标准。
陆沉渊把修车摊的活彻底交给了学徒,每天在饭店里帮忙,要么在后厨打下手,要么在前厅招呼客人,偶尔还会帮着搬食材、修修店里的桌椅,哪里需要就往哪里去。有熟客开玩笑说:“陆师傅,以前是修车的好手,现在当饭店老板也这么像样!”
陆沉渊笑着回应:“只要能让顾客满意,让家人安心,干什么都一样。”
饭店的火爆也带动了“念桃食品”的销量。很多食客吃完饭后,都会去旁边的分店买些酱菜、卤味带回家,说是“给家人也尝尝”。苏念桃干脆在饭店前厅摆了个小小的展示架,放着真空包装的产品,方便顾客购买,每天都能卖出不少。
当然,火爆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小问题。有一次,一位顾客因为排队太久,有些不耐烦,在门口抱怨:“这么慢,是不是故意吊人胃口?”
苏卫东连忙上前道歉,给顾客递上一杯水:“实在对不起,让您久等了。我们的菜都是现做的,尤其是炖鸡,要炖三个小时,保证新鲜入味,您再稍等一会儿,我给您优先安排座位。”
顾客见他态度诚恳,也就不再抱怨。等吃到灵泉炖鸡后,所有的不满都烟消云散,临走时还特意跟苏卫东说:“不好意思,刚才是我太急躁了,你家的菜确实值得等。”
还有人质疑食材的新鲜度,说“这么鲜,是不是加了香精?”苏念桃二话不说,带着顾客去后厨参观,让他看新鲜的食材和正在慢炖的鸡汤,顾客看完后,当即道歉:“是我小人之心了,你家的食材确实新鲜,味道是天然的鲜。”
面对这些小插曲,苏念桃始终坚持“诚信经营、品质第一”的原则,耐心解决问题,用实际行动赢得顾客的信任。
一个月后,“念桃特色饭店”已经成了省城小有名气的“网红饭店”。《市报》的记者特意来采访,写了一篇《省城藏着一家宝藏饭店,灵泉家常菜香飘十里》的报道,详细介绍了饭店的特色菜品和经营理念,让“念桃”的名气更大了。
这天晚上,打烊后,一家人坐在空无一人的饭店里,看着满墙的顾客留言,脸上都带着满足的笑容。留言本上,密密麻麻写满了顾客的好评:“灵泉炖鸡太鲜了,每周必来!”“腌菜扣肉是我的最爱,没有之一!”“老板人好,食材新鲜,值得推荐!”
“没想到开饭店能这么成功。”苏卫东感慨道,“现在咱们既有食品加工,又有餐饮服务,就算其中一块受影响,另一块也能撑起来,抗风险能力大多了。”
“这只是个开始。”苏念桃笑着说,“等以后饭店稳定了,我们可以把灵泉家常菜的配方标准化,培训更多厨师,说不定还能开分店,让更多人吃到咱们的特色菜。”
陆沉渊点点头,看着苏念桃的眼神满是敬佩:“桃桃,不管你想做什么,我都支持你。从巷口的小店,到现在的食品厂和饭店,你总能带给我们惊喜。”
苏母端着刚炖好的小米粥过来,笑着说:“你们年轻人有想法,就大胆去干。妈给你们做好后勤,保证让你们吃得饱、有力气干活。”
夜色渐浓,南大街上的店铺渐渐熄灯,只有“念桃特色饭店”的招牌还亮着,在夜色中格外醒目。从食品加工到餐饮服务,苏念桃用灵泉食材这一核心优势,成功实现了事业的跨界扩张,让“念桃”的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她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饭店的经营会面临更多挑战,比如食材供应、人员管理、同行竞争,但只要一家人齐心协力,坚守品质和诚信,就一定能克服所有困难,让“念桃”的招牌在省城乃至更远的地方,绽放出更耀眼的光芒。而这个充满烟火气的家庭,也将在事业的不断拓展中,迎来更加红火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