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前夜”的煎熬与不祥预感,终究无法阻挡命运的齿轮。当时间无情地滑向那个既定的夜晚,悲剧的序幕,在浓重的夜色掩护下,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缓缓拉开。
晚上九点刚过,台北近郊,万籁俱寂。那处被选作“最后晚餐会”地点的独立院落,孤零零地矗立在夜色中,只有几扇窗户透出微弱的、被厚重窗帘过滤过的灯光,如同黑暗中几簇飘摇的鬼火。
按照约定的时间,与会者开始陆续抵达。他们采取了极其谨慎的方式:不走大路,绕行僻静小巷,从不同的方向,在不同的时间点,悄无声息地接近院落。
首先抵达的是“老刀”,他负责财务和内部联络,是蔡孝乾最倚重的助手之一。他穿着一件深色的旧风衣,帽子压得很低,像一道影子般快速闪入院门。
约莫一刻钟后,“陈太太”的身影出现在小路尽头。她提着一个菜篮子,步履从容,如同晚归的邻家主妇,但在进入院门前,她习惯性地、极其迅速地扫视了一下四周,确认无人跟踪后,才推门而入。
第三位抵达的,是负责组织和宣传的骨干“老李”,他骑着一辆半旧的自行车,绕到院落的后门,敲响了约定的暗号。
最后,在临近十点,核心人物蔡孝乾(“张先生”)才乘坐一辆没有标识的黑色轿车,在距离院落还有百米远的地方提前下车,步行抵达。他穿着考究的深色长衫,外罩大衣,神色看似平静,但紧抿的嘴角和不时扫向黑暗处的锐利眼神,暴露了他内心的紧张。他站在院门外,再次凝神倾听片刻,才抬手,用特定的节奏敲响了门环。
“吱呀”一声,木门打开一条缝,蔡孝乾迅速侧身闪入,木门随即关上,落锁。院子里恢复了死寂。
他们自认为行动隐秘,天衣无缝。然而,他们每一个人的行踪,从离开各自住所开始,就已经被埋伏在暗处的、谷正文派出的精锐跟踪小组,牢牢锁定。他们如同扑火的飞蛾,一步步地、无可挽回地,飞入了那张早已张开的、死亡之网的中央。
就在最后一人——蔡孝乾进入院落,木门合上的那一刻,指挥中心的谷正文,通过加密通讯网络,收到了各跟踪小组“目标全部入场”的确认信号。
“猎鹰报告,目标四人已全部进入巢穴。”
“夜枭确认,巢穴外围无异常,无尾巴。”
“游隼报告,各通道已就位。”
谷正文的嘴角,勾起一丝冷酷而满意的弧度。他对着话筒,下达了最后的指令:
“各小组注意,‘雷霆’行动,进入最终阶段!按预定方案,执行‘潜行合围’!行动!”
命令一下,黑暗中,无数道幽灵般的影子开始动了。
第一层:铁壁合围。
早已潜伏在院落四周制高点、岔路口、阴影中的保密局特务和武装宪兵,如同鬼魅般无声地移动,迅速而精准地占据了所有关键位置。他们用身体和车辆,封死了院落通往外界的每一条可能路径——前门、后门、侧面的矮墙、甚至下水道的出口。强光探照灯的电源被悄然接通,炮口对准了院落,只待一声令下,便能将黑夜照成白昼。一张密不透风的钢铁包围圈,在几分钟内,便已悄然成形,将院落变成了一个插翅难飞的绝地。
第二层:无声渗透。
最精锐的突击队(尖刀组),身着黑色作战服,脸上涂着油彩,如同暗夜中的猎豹,利用地形掩护,悄无声息地贴近到院墙之下。破门组将微型炸药贴在了门锁和铰链的关键位置;抓捕组的成员检查着武器和手铐,目光死死锁定了那几扇透出灯光的窗户。整个过程中,除了夜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听不到任何异响。死亡的气息,在极致的寂静中,浓郁到了顶点。
院落内,蔡孝乾等人对窗外正在收紧的死亡之网浑然不觉。他们围坐在客厅的桌旁,会议似乎刚刚开始。桌上摊开着一些文件,气氛严肃而凝重。他们或许正在讨论着组织的存亡,规划着未来的潜伏,却不知,他们已没有未来。
而在城市的另一端,寓所书房内,我和老师吴石相对无言。我们听不到远处的动静,也看不到那血腥的合围,但我们能感觉到——那根绷紧到了极致的弦,断了。
“时候……到了。”老师望着城西的方向,喃喃自语,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他的眼中,是一片深不见底的悲凉。
我知道,最后的审判,已经降临。下一步,将是地狱之门的轰然洞开,与随之而来的、毁灭一切的惊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