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所深夜的夫妻长谈,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短暂的宁静港湾,给予了老师吴石至关重要的精神慰藉与力量。然而,天光微亮,冰冷的现实依旧如铁壁般矗立在眼前。谷正文的阴影、美军暧昧的态度、内部日益紧缩的包围圈,都迫使我们必须更加积极地行动起来,在绝境中寻找缝隙,获取更具战略价值的情报,为最终的“爆发”积蓄更多的筹码。
机会,有时就隐藏在看似例行公事的任务之中。
一份关于外岛防务巩固情况的定期巡查计划,被摆上了老师的案头。按照惯例,作为主管作战的参谋次长,老师需要定期前往金门、马祖等前沿岛屿进行视察,以掌握第一手防务情况,并“激励士气”。这次的金门之行,被安排在几天之后。
这无疑是一个高风险高回报的行动。高风险在于,离开相对熟悉的台北环境,深入军事要塞,人员复杂,耳目众多,一举一动都可能被放大检视。高回报则在于,可以实地勘察被国民党视为“反攻前哨”的金门岛的防御虚实,获取最直观、最真实的情报,这对于验证和补充我们已掌握的“舟山防御图”等信息,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这是一个机会,必须抓住。”老师在书房里,指着金门地图,目光锐利,“但也是一次冒险。聂曦,你随行,眼睛要亮,脑子要快,记下一切有价值的细节,尤其是工事强度、火力配系、物资储备和官兵士气。”
“是!老师,我明白。”我(聂曦)肃然领命,心知肩上的担子沉重。金门,这个在后世历史中充满传奇与伤痛的名字,如今将以这样一种方式呈现在我面前。
出发当日,天色阴沉,乌云低垂,仿佛预示着前路的艰险。我们乘坐一架小型军用运输机,飞越台湾海峡。机舱内噪音巨大,颠簸不已。老师闭目养神,神色平静,但我能感觉到他内心的凝重。我则抓紧时间,最后一次在脑中复习金门的地形图和已知的防御部署概况。
飞机降落在尚义机场。跑道周围,高射炮阵地林立,警戒森严。金门防卫司令部的将领早已在机场等候,场面看似隆重,却透着一股公式化的紧张。简单的欢迎仪式后,我们便直接乘车前往防卫司令部听取简报。
简报会上,金防部司令官及参谋人员用激昂的语调,展示了精心准备的幻灯片和沙盘,大谈“固若金汤的防线”、“官兵同仇敌忾的士气”以及“予来犯之敌重大杀伤”的决心。言辞铿锵,数据漂亮,俨然一派坚不可摧的景象。
老师认真听取汇报,不时提问,问题都切中要害,显得专业而尽责。但我注意到,在听到某些过于夸大的战果预估和士气描述时,老师的眼神深处会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冷峻。
简报结束后,便是实地视察。我们在一众将领和警卫的簇拥下,乘车前往几个重点防御区域。
车队沿着蜿蜒的公路行驶,窗外是低矮的丘陵、裸露的岩石和稀疏的植被,一片肃杀的景象。首先抵达的是古宁头一带的滩岸防御阵地。只见钢筋混凝土浇筑的碉堡、铁丝网、轨条砦(反登陆障碍物)密密麻麻地布满了海岸线。表面上看起来,确实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
然而,在老师要求下车近距离察看时,问题便开始暴露。一些碉堡的射孔角度存在盲区,相互之间的火力支援并非无懈可击;部分铁丝网已经锈蚀;更触目惊心的是,一些掩体工事的水泥标号明显不足,甚至能看到浇筑不匀的蜂窝状孔洞。老师用手杖看似无意地敲击了几下工事外壁,传来的声音略显空浮,他眉头微蹙,但没有当场点破。
随后,我们视察了一个营级指挥所和一处后勤补给点。指挥所内的通讯设备略显陈旧,官兵们虽然军容整齐,但眼神中缺乏真正的锐气,更多的是一种疲惫和麻木。在补给点,老师仔细查看了弹药和粮食的储备情况,并“随意”地与几名基层官兵交谈了几句。官兵们的回答虽然恭敬,但言辞闪烁,对长期驻守孤岛、与家人分离流露出难以掩饰的厌倦和忧虑。物资储备的数量,也与简报中的数据存在微妙的出入。
中午,我们在守军食堂与官兵共进简单的午餐。饭菜粗糙,气氛沉闷。老师试图与同桌的士兵交谈,询问他们的家庭和服役情况,士兵们大多拘谨地简短回答,缺乏真正的互动热情。那种弥漫在空气中的压抑感,与简报会上描绘的“士气高昂”形成了鲜明对比。
下午,视察继续。我们登上一处高地,俯瞰金门全岛防御态势。老师拿着望远镜,久久凝视着对岸大陆方向,沉默不语。陪同的将领们在一旁指点江山,信心满满。而我则利用这个间隙,默默记忆着观察到的炮位分布、交通壕走向、以及岛上关键节点的布防情况。
傍晚时分,视察结束。我们谢绝了守军的晚宴邀请,直接返回机场,搭乘原机返回台北。
回程的飞机上,老师依旧闭目养神,但紧抿的嘴角透露着他内心的不平静。直到飞机平稳飞行后,他才缓缓睁开眼,望向窗外下方逐渐变小的金门岛轮廓。
机舱内只有引擎的轰鸣声。良久,老师低沉而清晰的声音传入我的耳中,带着一种看透本质的冷静与沉重:
“聂曦,这一趟,你看清楚了吗?”
“看清楚了,老师。”我沉声回答。
“看似铁桶阵,旌旗招展,口号震天。”老师的声音带着一丝嘲讽,更深的却是忧虑,“实则,工事陈旧,漏洞不少;官兵思乡,士气低落;物资储备,亦有水分。外强中干,千疮百孔啊。”
“是,”我赞同道,“防御体系存在多处软肋,官兵的战斗意志远非宣传的那般坚定。关键在于,一旦开战,其持续作战能力和抵抗意志,值得怀疑。”
“嗯。”老师点了点头,目光深邃,“这份亲眼所见的实情,比一万份漂亮的报告都有价值。它印证了我们之前的许多判断。回去后,你要尽快将观察到的细节,特别是工事弱点、士气实况和后勤隐患,整理成一份详尽的报告。”
“明白,老师。我会尽快完成。”我知道,这份基于实地勘察的情报,对于完善未来的作战计划,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飞机在夜色中降落在松山机场。踏上台北的土地,那熟悉的、令人窒息的监视感再次袭来。金门之行,让我们看到了对手的虚弱,但也更深刻地意识到自身处境的险恶。我们带回了宝贵的情报,也可能带回了额外的风险。
然而,无论是岛内的暗流汹涌,还是外岛的虚张声势,都无法动摇我们前行的决心。带着金门之行的收获与思考,我们再次投入那无声却更加惊心动魄的战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