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孝乾(“张先生”)在接头途中“险些暴露”的惊魂一幕,如同一块投入深潭的巨石,虽然表面涟漪很快平息,但水下涌动的暗流却变得更加汹涌。这次事件,让猎手谷正文更加确信了猎物的价值,也让他调整了策略,采取了更耐心、更隐蔽的“远程监控”和“放长线”战术。同时,这也让身处风暴中心的我们(吴石、聂曦)彻底清醒,认识到毁灭性的打击已迫在眉睫,任何侥幸心理都等同于自杀。
然而,就在我们全力收缩、进入最深度的蛰伏状态,试图在风暴眼中寻求一线生机之时,敌人那张无形的网,并未因暂时的“失手”而松懈,反而从另一个我们意想不到的方向,悄无声息地收紧了。这一次,威胁并非来自直接的跟踪与监视,而是源于更阴险、也更难防范的角落——内线的策反。
谷正文深知,对于蔡孝乾这种经验丰富、警惕性高的目标,单纯的外部监视效率有限,且容易打草惊蛇。要真正掌握其核心秘密,必须从其生活圈的内部寻找突破口。于是,在加强外部布控的同时,他秘密指示手下,对与蔡孝乾有日常接触的人员,进行细致的背景排查和秘密接触,寻找可能被利用的弱点。
很快,一个潜在的目标进入了保密局的视线:为蔡孝乾提供临时住所(一处高档公寓)的房东的一位远房表亲——姓李,在公寓做勤杂工。此人嗜赌,欠有高利贷,近期正被债主逼得走投无路。在保密局特务的威逼利诱(代为偿还部分债务并许诺重金)下,李某很快屈服,成为了保密局安插在蔡孝乾身边的一颗钉子。
这颗“钉子”的作用,初期看似微不足道。李某无法接触到蔡孝乾的核心活动,他的工作只是负责公寓公共区域的清洁和一些跑腿杂务。但正是这种不起眼的身份,让他能够在不引起怀疑的情况下,观察到一些看似琐碎、却可能蕴含信息的细节。
几天后,通过李某这条内线,一些零星的、片段化的信息,开始汇入保密局:
“张先生”似乎很少在固定时间接待访客,但偶尔会有陌生人在非正常时间(如深夜或清晨)短暂到访,通常停留时间不长。
“张先生”房内的垃圾中,有时会发现被撕碎或烧灼过的纸片残骸(虽无法复原,但行为本身可疑)。
“张先生”的生活作息并不像普通商人那样规律,常有深夜外出或彻夜不归的情况。
李某曾无意中听到“张先生”在电话里与人交谈,语气急促,用了些如“风声紧”、“暂时不要过来”等隐晦词语。
这些信息,单看每一条都显得模糊不清,甚至可以被解释为富商生活的怪癖或隐私。但当它们被汇集到谷正文的案头,与他手中其他监视情报(如蔡孝乾的奢靡消费、与“陈太太”等人的秘密接触)相互印证时,就呈现出一种清晰的、极不寻常的模式:这位“张先生”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商人,他的生活充满了秘密和违和感,其活动具有强烈的地下工作特征!
“果然如此!”谷正文看着这些零碎的报告,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狞笑,“李某提供的信息,虽然琐碎,却像一块块拼图,进一步印证了我们的判断!这个‘张先生’,就是我们要找的人!他的狐狸尾巴,藏不住了!”
他立即下令:“加强对李某的控制和利用,指示他留意更具体的细节,如访客的体貌特征、通话的只言片语、丢弃物品的异常等。同时,外部的监视不能放松,我们要内外结合,把他牢牢锁死!”
这条内线的成功安插和初期见效,标志着对蔡孝乾的包围网已经进入了更深入、更致命的阶段。敌人不再仅仅满足于外部的行踪跟踪,开始试图从内部窥探其秘密。这种“内外夹击”的态势,使得蔡孝乾的暴露风险呈几何级数增加。
而对于这一切,处于高度焦虑和奢靡生活中的蔡孝乾,是否有所察觉?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确定的是,致命的危险,正从最意想不到的角落,悄然逼近。
我们(吴石、聂曦)方面,虽然无法直接获知保密局策反内线的具体情报,但通过“固本培元”策略在底层编织的信息网,还是捕捉到了一些异常的气息。那是一位在片区警察所做文书的远亲(关系拐了好几道弯),在一次家庭聚会中无意提及,他所在的派出所最近被要求协助保密局,对辖区内几个高档公寓的服务人员背景进行“例行核查”,语气中透着一丝不寻常的紧张。
这条看似无关的信息,结合之前关于“南洋商人”被调查和跟踪失手的风声,让我和老师吴石产生了极大的警觉。
“老师,”我忧心忡忡地分析,“保密局在核查公寓服务人员?这绝非普通的治安管理!他们是不是想在目标身边安插眼线?或者……已经得手了?”
老师的脸色阴沉得可怕,他缓缓点头:“极有可能。谷正文这是双管齐下,外松内紧!蔡孝乾如果还住在那些高档公寓里,他身边的人,恐怕已经不可靠了。这是最危险的信号之一!”
我们意识到,局势正在急转直下,崩溃可能发生在任何一瞬间。
“不能再等了!”老师决然道,“必须向朱枫同志发出最终警报!内线的出现,意味着敌人可能已经掌握了部分内部情况,大搜捕随时可能开始!命令她,放弃一切原计划,立即启动最终应急预案,不惜一切代价,在二十四小时内,设法离台!我们会尽力为她创造条件和掩护,但主要靠她自己了!这是最后的机会!”
“是!老师!”我深知,这可能是我们发出的最后一条指令了,也是朱谌之同志最后的一线生机。
“同时,”老师的语气带着一种悲壮的决绝,“我们也要做好……最后的准备。检查所有应急通道和销毁装置。如果……如果真的到了那一刻,你知道该怎么做。”
“学生明白!”我肃然应命,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沉重。
内线的作用,如同在即将崩塌的堤坝上,发现了新的蚁穴。毁灭的倒计时,似乎被拨快到了最后几秒。我们站在深渊的边缘,已经能感受到那来自地狱的吸力。下一步,将是决定命运的最后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