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部主任老张的电脑屏幕上,两条曲线让他眉头紧锁。一条是华东地区夏季负荷预测曲线,陡峭地向上攀升;另一条,是国际黄金价格走势图,同样一路狂飙,刺眼得让人心慌。办公室里,空调嘶嘶地吐着冷气,却吹不散他心头的燥热。
“好家伙,这金价,真是疯了天了!”年轻的技术骨干小李凑过来,咋舌道,“年初我媳妇儿想买个金镯子,当时觉得贵没下手,现在悔得肠子都青了。这涨势,比咱们设计的特高压输电塔爬得还快!”
他的话像颗石子,投进了本就微澜的湖面。办公室里几个正在赶图纸的同事也抬起头,加入了讨论。
“谁说不是呢?通胀预期、地缘政治紧张,都说买黄金避险。我看新闻,人民银行发行的2026版熊猫纪念币,售卖火爆得很!”另一位女工程师王工接过话茬,“那图案,一只萌萌的熊猫在玩竹子,寓意还挺好,竹报平安,金玉满堂。”
老张端起已经凉掉的茶杯,抿了一口,没说话。他今年五十有二,在电力设计院干了大半辈子,从爬电线杆的愣头青,到如今掌管一个部门的主任,风里来雨里去,跟钢铁电缆打了一辈子交道,对黄金这种“硬通货”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传统观念里,它就是压箱底的宝贝;陌生是,他总觉得这黄澄澄的东西,不如他笔下设计的电网蓝图实在。
“主任,您说咱们部门,要不要也考虑买点?”小李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就当是部门福利,或者……一种另类投资?总比把钱放银行里贬值强吧。您是老江湖,给拿个主意。”
老张放下茶杯,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他想起最近看到的那则中国人民银行发行2026版熊猫币的新闻。公告上说,这币是国家法定货币,有面值,更重要的是,它承载着文化,寓意着吉祥。他当时只是一扫而过,此刻却在脑海里清晰起来。
“买金币?”老张沉吟着,“咱们是搞电的,是实体经济的设计师。金子不生电,也不能当输电线用。”他顿了顿,看着眼前这些年轻的、中年的面孔,他们和他一样,为了保障万家灯火,熬过无数通宵,跑遍荒山野岭。“但是……”
他这个“但是”,让所有人都竖起了耳朵。
“但是,黄金这东西,很特别。”老张的目光变得有些悠远,“它不像股票,心跳跟着K线图走。它很沉,握在手里,有一种实实在在的安稳感。我记得我父亲,一个老钳工,攒了半辈子,就给我母亲打了一对小小的金耳环。动荡的年代,什么都可能失去,但那对耳环,我母亲藏得好好儿的。她说,那不是钱,是念想,是底气。”
办公室里安静下来,只有窗外的知了在不知疲倦地鸣叫。
“人民银行的熊猫币,我看了。”老张继续说,“它不只是金子。那上面有国家的信誉,有咱们的文化。熊猫,和平、友谊的象征;竹子,坚韧、有节。一年发行一款,记录一个时代。2026版……等到那时候,小李,你儿子该上小学了吧?王工,你姑娘是不是要高考了?”
他环视一圈,看到大家眼中闪动的光。这些工程师们,平日里算计的是电流、电压、塔基承载力,是无比理性的世界。但此刻,老张的话,触动了他们内心关于家、关于传承、关于未来那根柔软的弦。
“咱们输电部,干的活,是点亮光明,传递能量。这金币,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传递。”老张的声音不高,却很有力,“传递的是一份价值,一份安心,更是一份对未来的期许。现在金价是高,但如果我们把它看作一个长远的、带有情感意义的储备,而不是短期的投机,那么,眼前的波动,或许就没那么重要了。”
他最终没有以部门的名义统一购买,那是违规的。但他组织了一次小范围的内部交流会,请来了银行的客户经理,详细讲解了熊猫纪念币的收藏价值、投资注意事项以及如何辨别真伪。
后来,部门里确实有几位同事,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或多或少地购买了一两枚2026版的熊猫金币。小李买了一枚,说要留给儿子做未来的“启动资金”;王工也买了一枚,打算在女儿十八岁时送给她当成人礼。
老张自己,也默默订购了一套。拿到手的那天,他戴着老花镜,在灯下仔细端详。精致的熊猫图案栩栩如生,金币在灯光下泛着温润而沉静的光泽。他用指腹轻轻摩挲着冰凉的币面,仿佛能感受到某种跨越时间的重量。
窗外,他参与设计的一座座铁塔巍然屹立,架设的银线在夕阳下闪烁着光芒,将强大的电流源源不断地输送到远方的城市和乡村。那是他奉献一生的事业,是看得见的能量与光明。
而手中这枚小小的金币,沉甸甸的,它不发光,不发热,却似乎承载着另一种形式的能量——那是关于守护,关于传承,关于在不确定的世界里,为所爱之人锚定一份确定性的朴素愿望。
金价涨跌,犹如潮汐,自有其规律。但潮水退去,留在心底的,是那份如同黄金般历经岁月而不改的温情与责任。老张把金币小心收好,重新摊开了桌上的电网设计图纸。光明需要被输送,幸福,也需要被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