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返程的第二天,祁阳刚推开办公室的门,桌上的电话就急促地响了起来。
来电显示是省科技厅,他随手接起,听筒里立刻传来人才处负责人郑重的声音:
“祁总,恭喜您!经过层层评审,您成功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业领军人才了!公示期已经结束,正式文件近期就会下发。”
“万人计划”——这个国家层面的重大人才工程,祁阳早有耳闻。
它聚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关键领域,目的是选拔培养一批有全球视野、能影响行业发展的杰出人才。
入选者得闯过地方推荐、领域评审、综合评议好几轮严苛筛选,每一步都跟过筛子似的,最后能脱颖而出的,全是各自领域里做出实打实成绩的佼佼者。
挂了电话,祁阳走到书架前,目光不自觉落在那本泛黄的大学笔记本上。
本子里记着他刚接触钠离子电池材料时的实验数据,还有创业初期画了又改、改了又画的产线规划图。
从校园实验室里一次次试错,到带着“灏阳”突破技术瓶颈、把产品落地量产,再到如今拿到国家级人才认可,这一路的艰辛和坚持,在这一刻都有了沉甸甸的回响。
“这个荣誉不是我一个人的。”
祁阳拿起手机,第一时间打给了韩教授和陈明远,语气诚恳:
“没有研发团队在实验室里没日没夜地攻关,没有生产团队在车间里精益求精打磨工艺,没有整个管理层拧成一股绳干事业,‘灏阳’根本走不到今天。这份荣誉,是咱们每一位‘灏阳’人的。”
韩教授接到电话时,正在实验室里指导学生调试新设备。
他摘下手套,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声音里满是感慨:
“这不仅是对祁总你个人的认可,更是对咱们整个技术路线的肯定啊!当初咱们坚持深耕钠离子电池材料,好多人都不理解,现在总算用成果证明,这条路走对了!”
陈明远则直接把喜讯发到了公司内部群,群里瞬间热闹起来。
生产车间的主任第一时间冒泡:
“祁总获奖,咱们也跟着沾光!接下来大伙儿加吧劲儿,把产能再往上提一提,绝不能辜负这份荣誉!”
研发中心的年轻工程师们也纷纷接龙,说要以祁阳为榜样,在技术创新上多下苦功,争取多出成果。
一周后,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祁阳穿了一身笔挺的深色西装,跟着其他领域的入选者一起走进会场。
人民大会堂里庄严肃穆,红色的地毯从入口一直铺到主席台,穹顶的灯光亮得晃眼,空气中满是庄重又让人振奋的气息。
表彰仪式开始后,相关领导依次为入选者颁发证书和奖章。
当主持人念到“祁阳”两个字时,他深吸一口气,稳稳地走上主席台。
接过证书的那一刻,指尖触到的厚重感让他心里百感交集——这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意味着以后要在新能源材料领域扛下更多技术攻关的担子,为国家科技自强多出一份力。
台下,省科技厅的负责人悄悄用手机拍下了这一幕,散会后特意找到祁阳,拍了拍他的肩膀:
“祁总,你是咱们省今年唯一入选‘万人计划’科技创业领军人才的企业家,省里特别重视。后续不管是科研项目申报,还是人才政策支持,我们都会优先向‘灏阳’倾斜。”
表彰大会结束后,祁阳接受了央视、《人民日报》等几家国家级媒体的联合采访。
面对镜头,他没多提自己的成绩,反而把话题拉到了钠离子电池产业的发展上:
“‘灏阳’能有今天的成绩,离不开国家对硬科技产业的扶持。”
“现在全球都在加速能源转型,钠离子电池作为低成本、高安全的储能解决方案,正迎来最好的发展机遇。”
“未来,我们会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啃下更多关键技术难题,争取在全球钠电领域站稳领先地位。”
当被问到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最大挑战时,祁阳不由得想起了温控模块危机那阵子的日子:
“2023年的时候,我们的产线因为进口温控模块断供,差点就停摆了。”
“陈明远总带着团队跑遍了大半个中国找替代供应商,韩教授他们则天天熬夜优化工艺参数。”
“最后总算用国产设备替代了进口产品,还把核心温区的均匀性稳定度提升到了96.5%。”
“那段经历让我彻底明白,核心技术必须攥在自己手里,只有坚持自主创新,关键时刻才不会被人‘卡脖子’。”
采访内容播出后,在行业里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不少高校主动找上门,想和“灏阳”合作开展科研项目;国内好几家金融机构也抛来橄榄枝,想投资支持公司的产能扩张和技术研发。
甚至有海外的华人学者看到报道后,特意发邮件联系祁阳,表达了回国加入“灏阳”研发团队的想法。
“这份荣誉带来的不只是名气,更是实实在在的资源。”
沈弘毅在管理层会议上分析道:
“最近已经有三家国有银行主动联系,愿意给我们的波兰工厂项目提供低息贷款;还有两家高校的材料学院,想和我们联合培养研究生,定向给公司输送技术人才。”
祁阳接过话头,语气严肃地强调:
“荣誉只能代表过去,咱们不能因此骄傲自满。”
“接下来,要把这份认可变成动力,加快‘磐石3.0’材料的中试进度,确保波兰工厂按时投产。”
“同时还要深化和‘环球汽车’的合作,争取在车规级钠电池领域搞出新突破。”
为了让更多员工感受到这份荣誉的意义,祁阳特意在公司展厅开辟了一面“荣誉墙”。
他把“万人计划”证书的复制品,和“中国创新企业百强榜”“年度新材料产业创新金奖”等荣誉摆在一起,旁边配上研发团队攻关、生产车间忙碌的照片,让每一位走进展厅的员工,都能直观看到“灏阳”一步步的成长和成就。
“看到祁总的证书挂在荣誉墙上,我心里特别自豪。”
研发中心的工程师小林看着荣誉墙,语气激动:
“我刚加入‘灏阳’的时候,连实验方案都写不明白,现在能参与‘磐石3.0’的研发,全是跟着祁总和韩教授一点点学的。以后我也得好好努力,争取为公司多做贡献。”
与此同时,“灏阳”国家级研究中心也借着这股热度,加大了高端人才的招聘力度。
原本计划招聘20名博士级研究员,公告发布才一周,就收到了国内外知名高校的150多份简历,里面甚至有麻省理工、剑桥大学等海外名校的毕业生。
“以前咱们招聘高端人才,得主动跑到海外高校去宣讲,现在好多人才主动投简历,这就是国家荣誉带来的吸引力啊。”
负责招聘的hR总监笑着说:
“有位在海外做钠电池研究的华人博士,看到祁总入选‘万人计划’的报道后,特意放弃了国外的高薪职位,主动来咱们公司应聘。”
祁阳在和新入职的博士们交流时,特意提到了这份荣誉的意义:
“‘万人计划’不只是对我个人的认可,更是对整个钠电行业的肯定。”
“你们加入‘灏阳’,不只是找了一份工作,更是选了一个有前景的行业,一份能为国家科技发展做贡献的事业。”
“希望咱们能一起努力,在钠离子电池领域搞出更多突破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