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赛初赛晋级的喜悦,如同投入繁忙日常的一颗石子,涟漪短暂而有限。
全球前二十的成绩,意味着更激烈的竞争近在眼前,复赛案例的复杂度和工作量将呈指数级上升。
苏婉晴迅速将组委会发来的新资料包分发给组员,这一次的案例涉及一家陷入全球化品牌危机与供应链断裂困境的欧洲快时尚巨头,全英文的原始材料比阿尔法科技更为庞杂,充斥着各种晦涩的行业术语和错综复杂的财务数据。
团队会议的气氛比以往更加凝重。
张宸看着屏幕上密密麻麻的英文报表,下意识地揉了揉太阳穴。
邓玺国也面露难色。唯有视频会议里的苏婉晴,眼神依旧专注,快速浏览着摘要部分,手指在平板电脑上飞快地标注要点。
“这次的核心是供应链重塑和品牌价值修复。”苏婉晴率先打破沉默,声音清晰而冷静,“我们需要在两周内,拿出一套兼顾短期止损与长期战略的整合方案。祁阳,你负责供应链危机处理和成本模型?”
祁阳的视线从自己手机上刚刚收到的、沈弘毅发来的关于北极星背景深度调查报告上移开,点了点头:“可以。品牌重塑和市场营销部分,婉晴你来主导。张宸,带人负责搭建全球主要市场的成本与物流对比模型,要细化到关税、运输和本地合规成本。”
他分配任务干脆利落,仿佛刚才那一瞬间的走神并不存在。
但只有他自己知道,那份报告里的内容——北极星的某个关键Lp(有限合伙人)与姜文斌早年发家的贸易公司存在隐蔽的交叉持股关系——让资本迷局下的水显得更深、更浑。
没问题。张宸立刻应下,经历上次教训后,他对于祁阳的安排执行得一丝不苟。
会议结束,众人各自领命而去。祁阳留在会议室,再次拨通沈弘毅的电话,背景音是机场广播的模糊回响,他正在前往邻省产线工地的路上。
报告我看了。祁阳开门见山,关联性确认了吗?
交叉验证了多个渠道,基本可以确定。沈弘毅的声音压得很低,带着赶路的急促,那个Lp通过好几层离岸公司持有姜文斌旧部的股份,虽然比例不大,但足以证明他们之间存在非正常的资金往来。而且,我们查到北极星近期接触的几个项目中,有一个是做钠电负极材料的,技术路线与我们存在潜在竞争。
情况变得微妙起来。北极星一边对示好,一边又在接触竞争对手,其意图耐人寻味。是常规的行业布局,还是意在施压,或者更糟,是为了窥探技术机密?
你怎么建议?祁阳问道,目光投向窗外灰蒙蒙的天空。
我建议,暂时冷处理北极星沈弘毅语气果断,他们的钱可能带着刺。蓝湖资本那边,李静虽然苛刻,但作风相对透明,她刚刚发来了第二轮会谈的邀请,希望能更深入了解我们的产线规划和下一代技术研发的团队配置。另外,之前接触过的鼎峰投资也表达了明确的领投意愿,条件相对优厚,背景干净。
可以。优先推进与和的谈判。北极星那边,保持礼节性接触,所有核心技术细节一律不予透露。祁阳做出决断,你到工地后,重点盯一下进口设备的到港和清关情况,务必把延误的时间抢回来。
明白。
结束通话,祁阳深吸一口气,将资本的纷扰暂时压下。他打开电脑,开始研究那家欧洲快时尚巨头的全球供应链网络图。
错综复杂的线条,代表着原材料产地、代工厂、分销中心和销售市场,如今其中几个关键节点出现了断裂,如同人体的动脉被切断。
他的大脑飞速运转,筛选着可替代的供应商区域,计算着不同物流路线的成本与时间,评估着各种应急方案的风险。
与此同时,启明深瞳朱氏制造的成功试点带来了连锁效应。张伟接到了精益汽配王总的直接电话,邀请他们为一条新的智能化产线提供全套视觉检测方案。
订单金额不小,但技术要求也更高,需要检测的零部件种类更多,精度要求更为苛刻。
张伟既兴奋又感到压力巨大,他第一时间向祁阳汇报,并提交了初步的技术可行性评估。
祁阳快速浏览了评估报告,回复道:接下这个订单。这是验证你们算法平台通用性和工程化能力的绝佳机会。成立专项组,你亲自负责。需要追加任何研发资源,直接打报告申请。
他的信任和支持让张伟备受鼓舞,立刻召集团队投入新的攻坚战。然而,挑战也随之而来。精益汽配产线的照明条件更为复杂,部件表面反光特性各异,对算法的鲁棒性提出了极致要求。初步测试中,误报率再次超标。
张伟和小林、小王连续熬了两个通宵,尝试了多种图像预处理和特征增强方法,效果都不理想。瓶颈似乎卡在了算法模型本身对于极端多样化场景的适应能力上。
周五晚上,祁阳在云麓公馆的书房里,刚刚完成快时尚案例供应链部分的第一轮草图,便接到了张伟带着疲惫和沮丧的汇报电话。
……我们试了目前能想到的所有主流优化方案,效果提升都不明显。张伟的声音有些沙哑,可能……可能需要从更底层的网络结构上想办法,但这需要时间,而且有风险。
祁阳沉默了片刻,没有指责,也没有空洞的鼓励。他走到白板前,拿起笔,一边思考一边说:跳出你熟悉的优化思路。不要把这个问题看作是需要修补的漏洞,而是当作一个全新的、需要重新定义的问题。
他顿了顿,在白板上画了一个简单的框架:想一想,能否设计一个轻量级的、专注于环境感知的前置网络?让它先对输入图像的整体光照条件、部件材质进行快速分类和量化,然后动态地调整后续检测核心网络的参数或注意力机制?”
“类似于给系统装上一个自动感知环境的,先理解场景,再进行检测。这或许比单纯优化一个通用模型更有效。
电话那头陷入短暂的沉默,随即传来张伟有些激动的声音:动态感知……自适应调整……祁总,我好像有点思路了!我们可以尝试用一个轻量化的cNN或者transformer来做环境编码器……
方向给你了,具体技术路径你们团队自己决定。祁阳打断他,下周一早上,我要看到新的方案设计和初步测试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