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铁柱捏了捏手里那个装钱的布包,里头厚实了不少。跟供销社的合同签了,药酒的定金也收了一部分,加上平时零卖草药积攒的,这手里的活钱总算宽裕了些。他看着自家那几间住了这么多年、墙皮都开始往下掉的旧屋子,心里下了决心。
这房子,得重新盖了!
不光是为了自己住得舒坦,往后药材越收越多,总得有像样的地方存放。再说,万一镇上供销社的人,或者别的什么客人来了,也得有个能待客的地儿不是?
他把这想法跟李秀娟说了。李秀娟一听,眼睛就亮了,连连点头:“是该盖新的了!这老屋子又潮又暗,夏天闷,冬天冷,早该翻盖了!”
王铁柱办事利索,很快就在村里找了几个手艺好的泥瓦匠和木匠师傅,谈好了工钱,定好了动土的日子。
动土这天,日头正好。王铁柱那破旧的老院子前头,堆满了新买的青砖、木料,还有拌好的黄泥,看着就有一股子新气象。
王铁柱没弄太大动静,就是按老辈人传下来的规矩,简单搞了个仪式。他在清理干净的地基四角摆了四碟点心,倒了三杯酒,点了三炷香,对着天地拜了拜,嘴里念叨了几句祈求平安顺遂的话。
李秀娟一大早就过来了,忙前忙后地帮王铁柱准备仪式用的东西。她今天穿了件半新的蓝布褂子,头发梳得整整齐齐,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喜气。看着王铁柱把那象征奠基的第一块青石稳稳当当地放进挖好的坑里,她的眼睛里闪烁着一种对往后好日子的期盼和幸福的光彩。
她走到王铁柱身边,看着那已经初具轮廓的地基,声音轻轻的,带着点不易察觉的激动:“铁柱,咱们……咱们终于要有真正的新家了。”
这话里的“咱们”二字,她说得自然无比,仿佛这本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王铁柱转过头,看着她眼中那真切的光彩,心里也是一暖。他没多说什么,只是伸出手,紧紧握住了她有些粗糙却温热的手,用力点了点头。
一切尽在不言中。这份默契和承诺,比任何甜言蜜语都来得实在。
张巧花也扭着腰来了,她没往人堆里扎,远远站着看了一会儿,手里还拎着一包刚在镇上买的槽子糕。见王铁柱看过来,她扬了扬手里的油纸包,抛过来一个火辣辣的眼神,意思像是“给你添个喜”,然后就笑着转身走了。她那心思,都写在脸上呢。
陈春香是在仪式快结束时才露了个面,她挎着个篮子,里面装着些刚蒸好的白面馒头,说是给干活的大师傅们添点吃食。她放下篮子,跟王铁柱说了几句恭喜的话,眼神里带着真诚的祝福,还有一丝她自己可能都没察觉的复杂情绪,也没多待,就回小卖部忙活去了。
孙月娥没过来,但她站在自家院门口,能远远望见王铁柱家那边的动静。她手里还拿着给王铁柱新衣服画的纸样,心里琢磨着,等新房子盖好了,得给他多做几身像样的衣裳。
就连住在村小学的柳娜,下课休息时,也忍不住朝这边望了几眼,心里默默祝愿王铁柱一切顺利。
王铁柱虽然忙着跟工匠们交代事情,但眼角的余光,也将这些女人的或明或暗的关注都看在了眼里。他心里明白,这新房子,不只是他一个人的盼头。
仪式结束,工匠们喝了主人敬的酒,吃了点心,便吆喝着开始正式动工。锄头、铁锹挥舞起来,夯土号子也喊了起来,现场顿时变得热火朝天。
王铁柱站在一旁,看着这片即将焕然一新的土地,胸膛里也涌动着干劲儿。
这新房子一旦盖起来,他在桃源村,就算是真正扎下根,立住脚了。他的生活,他的事业,都将随着这一砖一瓦的垒砌,迈上一个全新的、更高的台阶。
而这座尚未成形的新居,也悄无声息地,承载起了围拢在这个越发挺拔的男人身边的,几个女人各自不同的心思,与那份共同的、对温暖巢穴的深深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