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过三巡,邱林晚利用空间把屠格涅夫喝得晕乎乎的。
屠格涅夫觉得再喝下去自己就要失态。
(〃>_<;〃)连忙装出一副怒意:“邱小姐,我知道你在打什么主意,哪怕是一艘没有竣工的航母,我们也不可能亏本卖。”
邱林晚笑了笑:“我想屠格涅夫先生误会了。”
“误会?”
“其实吧,我们现在已经决定开始自行研究航母。”邱林晚见对方被酒精麻痹,便扯起谎来。
“你们的这艘航母在设计上有很大的缺陷,我想这件事你们也是心知肚明,我们买来研究的价值意义其实不大,最多是买过来当作训练舰。
这一次的酒会其实是给诸位赔礼道歉,实在是抱歉,耽误各位这么长的时间。”
屠格涅夫心里清楚,正在建造的这艘航母在设计上确实是有很大的缺陷。
但是华夏现在是否能独立制造航母,屠格涅夫心里存疑,试探道。
“那我就在这里提前恭喜你们华夏了,就要能拥有属于自己的航母。”
(′-w-`)~邱林晚知道这是在试探,随即苦笑道:“说起来也是惭愧,这也是之前和漂亮国利益交换才换过来的技术。
这么多年过去了,技术最近才有所突破,相比于蘑菇弹,进度慢的实在是太多了。”
屠格涅夫半信半疑,但如果这是真的,自己这可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现在国际军火市场是相当卷,对于小国来说,战机他们更喜欢西方国家的次世代战机,至于导弹市场,华夏的‘自卫反击导弹’死死霸占着市场,原本想将飞机卖给华夏,可华夏却不知道从哪里掏出了自行研发的战机。
哪曾想柳暗花明,华夏竟然打算买航母,他们毛熊国正巧有一艘正在建造的航母,可以买给华夏,原本打算狠狠赚一笔,没成想拉扯的时间过长,人家自己研究出来了。
可现在毛熊国的日子是真的过不下去了。
(〒︿〒)想到这里,屠格涅夫换了一副表情:“我亲爱的达瓦里氏,这件事我们还可以商量商量。
你们看想要建造一艘航母的价格也不低,而且需要的时间也不少,这一来二去的,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至于这个价格嘛,我们还可以继续谈。”
“屠格涅夫先生,我不妨给你透个底,我们已经准备开始航母的建造,差不多三到五年正式竣工。”
“你们的机密就这样说出来?”屠格涅夫还打算试探。
“实不相瞒,其实我们组织有意传出来,用于震慑宵小。”
说完邱林晚举起酒杯,优雅地喝了一口:“很遗憾,这次的交易以这种方式结束。”
屠格涅夫脸色复杂地举起酒杯。
他不敢赌,这如果是假消息的话,早晚会露馅,但如果这是真的话,他们就真的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当务之急,是探测事情的真假。
等屠格涅夫回去后,立刻向上汇报情况,毛熊国上层听后,表情各异。
随即,让在华夏工作的毛熊国人去打听。
而这时,华夏里也传出一则振奋人心的消息,华夏斥资巨款,准备开始自行建造航母。
而这则消息正是于天赐和大领导商议后刻意散播出去的。
原本于天赐以为邱林晚拿出自家全部的存款只是一个玩笑,但邱林晚真的取出所有存款后,于天赐这才知道邱林晚有大动作。
至于是什么大动作,于天赐不难猜出,便去找姜兴国。
最后见到大领导后,于天赐这才知道邱林晚的打算。
于天赐摸索着下巴,提议道:“大领导,我们不妨放出个烟雾弹。”
“烟雾弹?”?(???)大领导不明所以。
“是这样的,毛熊国那边迟迟没有结果,我想我们可以逼他们一把。”
“怎么逼?”大领导也知道购买航母的事受到了刁难,好奇地问道。
“散播个消息,说我们华夏准备开始造航母。”
姜兴国皱眉,不同意道:“你知道这消息要是散播出去,会造成什么后果?”
于天赐解释道:“我的意思是散播个模棱两可的消息。
毛熊国那边有晚晚在,应该没有问题,至少能弄回来一艘半成品航母。
我们假设航母既然有了,那配套的护卫舰呢?”
大领导的兴趣被提了起来:“详细说说你的计划。”
“第一步,我们找个有意转业或退休的军部高层,让他不经意之中说出华夏有建造航母的计划。
第二步,辟谣之前的谣言,说我们只是打算建造的航母护卫舰,并不是航母,最好能将这条消息传播地到处都是,最好有一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感觉。
第三步,直接开工,建造航母的护卫舰,我再找人散播小道消息,这是在给建造航母打幌子。”
(* ̄? ̄*)大领导听后,笑了出来。
“损还是你损,这样一来该着急的就是毛熊国了。”
“嗯,没错,这样一来,毛熊国那边一旦得到这个消息,肯定会方寸大乱,为了快速脱手,大幅度降低价格。”
姜兴国看着像只狐狸的于天赐,担忧道:“这么干的话,会不会影响到我们的国际形象?”
于天赐耸耸肩:“什么影响到国际形象,我们只承认过建造的是护卫舰,从来就没有承认过建造什么航母,那都是小道消息。
大不了事后,再发两篇文章,痛批这种乱传虚假信息的行为。”
“行,就按你说的办。”大领导说着却犯起难:“这买航母的钱还是东拼西凑来的,组织上实在是没钱了。”
“那就换个说法,不是建造,是升级装备,把我们的驱逐舰开进去,把武器装备卸下来,换到另一艘驱逐舰上,以此类推,折腾一遍。”
“好,就按你说的办。”
事情进行的很顺利,只不过没等于天赐发力,谣言就越传越离谱,已经有了华夏征服蓝星的架势。
姜兴国担心事情失控,把于天赐叫过来:“你这谣言赶紧收收,要不然真要引起国际舆论了。”
于天赐:……
“我说我压根就没没来得急传谣言,您老信吗?”
“啊?这?” 姜兴国不可置信:“不是你传出来的?那这是怎么传出来的?”
“可能,也许,大概,是民众们脑补出来的。”
于天赐说道:“行了,姜爷爷,先别纠结哪里传出来的谣言了,现在不正是澄清谣言的好机会吗?”
于天赐的意思姜兴国听明白了,该进行下一步的计划了,与其纠结谣言是怎么来的,还不如按计划行事。
随后各大报纸和电视台开始陆续报道,澄清谣言。
不过事情传进毛熊国上层的耳朵里,却不是这么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