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远方的共鸣
江若彤那套冰冷而必要的全球安保体系方案,像一层无形的铠甲,包裹在辰星集团宏大的理想蓝图之外,让客厅里的气氛多了几分沉甸甸的务实感。就在众人还在消化那庞大复杂的安保层级时,林辰放在桌上的私人笔记本电脑,发出了一声清脆的邮件提示音。
这声音在略显安静的空间里显得有些突兀。林辰的这个邮箱地址知道的人并不多,通常只用于接收一些较为重要且私密的信件。
他走到桌边,随手点开邮箱界面。发件人是一个陌生的英文名字,dr. david chen,邮箱后缀显示来自一所国际知名的医学院。邮件的标题很简单,却瞬间抓住了林辰的目光——“来自一位海外同行的敬意与请教”。
林辰微微挑眉,点开了邮件。
“尊敬的林辰医生,您好。”
“请原谅一位素未谋面的海外同行冒昧来信。我是一名美籍华人医生,david chen,目前任教于xx医学院,并主持一家社区医疗中心。”
信件开头是标准的学术礼貌用语。林辰继续往下看。
“近期,通过某些渠道(请原谅我无法具体言明),我了解到了您和您的辰星集团所推行的‘中西医协作模式’,以及您本人在中医领域取得的惊人成就。您成功治愈的那些病例,尤其是关于神经系统修复和疑难重症的案例,在有限的资料中展现出的思路和疗效,令我深感震撼。”
看到这里,林辰的眼神认真了些许。楚瑶、苏沐雪等人也注意到他神色的变化,好奇地围拢过来。
“作为一名在西方医学体系下成长起来的医生,我深知现代医学的伟力与局限。而您所践行的道路,并非简单的二者叠加,而是试图在理解彼此哲学基础和逻辑体系上的深度融合,这无疑是极具勇气和远见的尝试。您所获得的‘中医传承大使’荣誉,实至名归。”
信中的语气带着真诚的钦佩,并非泛泛的恭维。
“我的医疗中心服务的社区中,也有相当数量的华裔和其他族裔居民,他们对传统医学抱有信任,却又苦于难以找到真正能将传统与现代很好结合的医疗服务。目睹辰星模式的成功,我仿佛看到了解决这一困境的曙光。”
关键的请求在下一段:
“因此,我冒昧地写下这封信,主要有两个目的:其一,是表达我个人对您及您团队所取得成就的最高敬意。其二,是想诚恳地咨询,辰星集团是否有意向海外拓展?或者,是否存在某种合作的可能,例如学术交流、人员培训,甚至……未来在海外建立合作试点?我所在的医学院和医疗中心,或许可以成为一个起点。”
邮件的最后,附上了dr. david chen的详细履历和联系方式,显得极为正式和坦诚。
林辰缓缓靠在椅背上,将笔记本电脑屏幕转向围过来的众人。
“看来,我们的光,比想象中照得更远。”他语气平静,但眼中闪烁着难以掩饰的微光。
苏沐雪快速浏览完邮件,商业嗅觉让她立刻意识到了其中的价值:“david chen……我有点印象,在华人医学圈里颇有声望,他的医学院和医疗中心也有一定影响力。这封邮件,不仅仅是个人的敬佩,更是一个信号——我们的模式,已经引起了国际主流医学圈部分有识之士的注意。”
“他提到了合作的可能!”楚瑶有些兴奋,“如果能在海外建立试点,那不就是把我们‘辰星模式’真正推向世界的第一步吗?”
秦雨烟推了推眼镜,沉吟道:“此举意义重大。若能成功,不仅是商业扩张,更是中医理念和实践在国际舞台上的实质性突破。当然,其中的挑战,若彤刚才已经分析得很透彻了。”
夏晚晴双眼放光:“这简直是给我们未来的纪录片提供了最棒的海外篇章素材啊!一位西方知名医学院的教授主动寻求合作,这本身就是对我们最大的肯定!”
江若彤虽然依旧表情冷静,但眼神锐利地扫过邮件内容:“发件人身份需要核实。合作意向需要评估其真实性和潜在风险。即便属实,前期的接触和谈判也必须在我的安保框架下谨慎进行。”
每个人的反应都带着自身领域的烙印,但毫无疑问,这封意外的来信,像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它来得如此恰到好处,在她们刚刚讨论完国内扩张、文化传播乃至全球安保之后,提供了一个极具诱惑力的、通往更广阔天地的可能性。
这不再是他们单方面地想要“走出去”,而是远方传来了认同和呼唤的声音。
林辰的目光再次落在那封邮件上,dr. david chen 的文字在他脑中回响。他想起了授勋时的荣光,想起了父母墓前的告慰,想起了师父玄机子的期望,更想起了自己立下的“让天下没有难治的病”的初心。
这初心,不该有国界。
“沐雪。”林辰开口。
“明白。”苏沐雪立刻会意,“我会立刻启动对dr. david chen及其所在机构的背景调查与实力评估。同时,准备一份关于辰星模式的非涉密概要性介绍材料。”
“雨烟,”林辰看向秦雨烟,“整理一套能够体现中医理论精髓,又便于国际医学界理解的学术资料,特别是关于中西医结合的理论基础部分。”
“瑶瑶,准备几个具有代表性,且数据完整的疑难病例治疗全流程分析(匿名处理)。”
“若彤,前期接触的安全预案,交给你了。”
他一条条指令清晰明确,众人纷纷点头。
最后,他看向夏晚晴,嘴角微扬:“晚晴,或许你的镜头,很快就要对准太平洋彼岸了。”
夏晚晴用力点头,脸上洋溢着期待与使命感。
林辰重新坐直,双手在键盘上轻轻敲击,开始回复这封来自远方的邮件。他的回复谨慎而开放,表达了感谢,肯定了对方的眼光,并表示辰星集团对有价值的国际合作持开放态度,建议双方先从非正式的学术交流开始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