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数据说话,蓝图初展
苏沐雪的办公室内,气氛不同于往日的沉稳干练,多了几分锐意进取的昂扬。巨大的办公桌上,那份来自南院区的详细业绩报告已经打印出来,厚厚的一摞,不再是电话里简略的几个数字,而是由无数图表、曲线和具体案例支撑起来的坚实成果。
她坐在办公桌后,林辰坐在对面,楚瑶和赵德柱也被特意请来。阳光透过落地窗,照亮了苏沐雪眼中闪烁的自信光芒。
“人都到齐了,那我们正式开始。”苏沐雪拿起报告,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接切入正题,语气清晰而有力,“这份是南院区实行中西医协作模式首月的完整业绩与分析报告。数据,比我们之前预估的还要亮眼。”
她翻开封页,指向第一张柱状图。
“首先,最直观的,接诊量。”她的指尖点在那个飙升的柱状顶端,“同比上月增长百分之六十五,环比去年同期,增长百分之九十!这意味着,我们医院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因为这种新模式,得到了爆发式提升。”
林辰微微颔首,目光沉静。楚瑶和赵德柱则不由自主地坐直了身体,虽然他们亲身参与了变革,但看到如此量化的成果,内心依然受到冲击。
苏沐雪继续翻页,指向床位使用率的曲线图。“床位使用率,持续稳定在百分之九十六以上,部分科室甚至达到百分之一百零五,需要临时加床。这不仅仅是数字,它代表着患者用脚投票,是对我们医疗质量和服务最直接的认可。”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三人,最终落在楚瑶和赵德柱身上:“更重要的是,药占比和患者平均住院日这两个关键指标。”她翻到相应的页面,“在确保疗效甚至提升疗效的前提下,南院区的整体药占比下降了八个百分点。这意味着,通过非药物疗法(如针灸、推拿)和中药的合理介入,我们减少了患者对部分高价西药的依赖,不仅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也降低了药物潜在副作用的风险。”
赵德柱忍不住开口,语气带着感慨:“这一点我感触最深。很多慢性病患者,加入中医治疗后,原本需要长期服用的、副作用明显的药物,确实可以减量甚至停用,生活质量显着提高。”
苏沐雪点头,接着指向另一组数据:“同时,患者的平均住院日缩短了零点八天。别小看这零点八天,对于整个医院来说,意味着床位周转效率大幅提升,可以救治更多患者;对于单个患者而言,意味着更早康复,更早回归家庭和社会,也减少了住院费用。这是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体现。”
她放下报告,身体微微前倾,双手交叠放在桌上,目光灼灼:“所有这些数据,最终汇聚到一点——患者满意度调查,综合评分九十八点七,创下了辰星集团旗下所有医院的历史记录,也远远超出了行业平均水平。大量的匿名留言,都在感谢中西医结合带来的全新体验和切实疗效。”
办公室里一片安静,只有窗外隐约传来的城市噪音。这些冰冷的数字,此刻仿佛拥有了温度,讲述着一个个病痛减轻、家庭重聚的温暖故事。
“林辰,楚医生,赵主任,”苏沐雪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这份成绩单,无可争议地证明了我们选择的道路是正确的,是拥有强大生命力和广阔前景的!它不仅仅是一份业绩报告,更是一份宣言,宣告‘辰星模式’的成功!”
她站起身,走到旁边的一块白板前,拿起笔,目光锐利地看向林辰:“所以,我正式提议,启动‘辰星连锁医院’扩张计划第一步:立足江城,辐射全省。首先,对集团旗下位于本省其他三个重点城市的综合医院,进行全面评估和改造,复制南院区的成功模式!”
这个提议,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块巨石。楚瑶眼中闪过兴奋的光,赵德柱在短暂的惊讶后,也露出了跃跃欲试的神情。这意味着,他们摸索出的经验,将惠及更多患者,影响更广的区域。
林辰看着白板上苏沐雪写下的“扩张计划”四个字,神色依旧平静,但深邃的眼眸中,却有着与苏沐雪同样的光芒在凝聚。他缓缓开口,声音沉稳有力:“我同意。南院区的成功,证明了模式的可行性。但现在,我们面临的不再是一家医院的内部改革,而是多院区的标准化复制和管理的挑战。经验需要提炼,标准需要建立,人才需要培养。”
“这正是下一步的关键。”苏沐雪接过话头,语气果断,“我已经让运营部着手制定《辰星中西医协作标准操作流程(Sop)》草案,同时,人力资源部会启动内部人才选拔与外部招聘,组建一支核心的、懂中西医的管理和医疗团队,作为‘火种’,派往各分院。”
她看向楚瑶和赵德柱:“楚医生,赵主任,你们二位是南院区成功的核心功臣,也是未来标准制定和人才培养的关键。我需要你们将这里的经验,尽可能系统化、标准化地提炼出来。”
楚瑶郑重点头:“义不容辞,苏总。我会尽快整理针灸、中药在优势病种中的应用规范和培训教材。”
赵德柱也深吸一口气,沉声道:“我会总结西医医生在协作中的角色转变、沟通要点以及联合诊疗的规范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