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馨宁在苏家村又住了几日,就和北离沐宸一起回京了,两人都有各自的事儿要忙。
这一日
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洒在苏馨宁的脸上,她早早地起床,准备给家里人做一顿丰盛的早饭。
李氏、萧氏和新媳妇林氏也纷纷来到厨房,主动帮忙打下手。苏馨宁熟练地切菜、搅拌、煎炒,李氏负责擀面皮,萧氏则在一旁帮忙包春卷,林氏则细心地准备着各种配料。
不一会儿,厨房里就弥漫着各种美食的香气。春卷、肠粉、油条、豆浆、牛乳、瘦肉丝青菜粥、瘦肉鸡蛋青菜炒面条、煎饺子、芝麻花生碎白糖汤圆、千层饼、豆腐脑、蒸玉米、三明治、鸡蛋羹、红豆糕、鸡蛋饼,一道道色香味俱佳的早餐摆在了餐桌上。
大家齐心协力,将这些美味的食物整齐地摆放在桌上,李氏就喊大家吃早饭了,正在院子里捏零嘴的众人听到可以吃早饭,纷纷做完手上的面团就起身去井边洗手。
洗干净手的都迫不及待的来到饭厅,因为她们已经闻到香味儿了,众人围着饭桌坐下,眼睛都直勾勾地盯着桌上的美食,特别是第一次吃苏馨宁做菜得林小小。
李氏笑着说:“都别愣着啦,赶紧吃,尝尝乖宝做的早饭。”
大家闻言,纷纷动起筷子。林小小夹起一个春卷,咬了一口,眼睛瞬间亮了起来:“这春卷皮脆馅香,好吃,好吃!小妹,你太厉害啦,连早饭都做得如此好吃。”
萧氏喝了一口豆浆,赞道:“这豆浆醇香浓郁,比咱们以前喝的都好喝。”
其他人也都纷纷夸赞,嘴里塞满食物还不忘含糊地说着好吃。
林氏这会更是吃得满脸满足,一边吃一边说:“以前都没吃过这么多花样的早饭,这日子真是比在我娘家都吃得好啦。当然啦,我娘亲做的早饭也是很好吃的。”
“喜欢吃就多吃点。”李氏微笑的对苏馨宁说道。
“嗯,好的,奶。”林小小回以一个大大的笑容回道。
一顿早饭在这样温馨的气氛中进行着,没有过多的言语,只有彼此间的默契和关爱。这种简单而又真实的生活场景,让人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和幸福。
吃了早饭,苏馨宁就和李氏沈氏打了声招呼,“娘亲,奶,我要先回一趟京城了,也不知药品作坊和医学院现在如何了。”
“嗯,去吧,注意安全。”大家都习以为常她经常两边跑了。
苏馨宁简单收拾了一下东西,与家人告别后,便和北离沐宸一同踏上了回京的路。一路上,两人谈论着各自接下来的计划。北离沐宸要处理朝堂之事,苏馨宁则满心挂念药品作坊和医学院的动向。
回到京城,苏馨宁首先来到药品作坊。刚一进门,就看到工人们正忙碌地分拣草药,作坊主管匆忙迎上来激动地说:“太子妃,新研制的草药膏供不应求,订单堆满了屋子!还有许多病症被咱们的新药治好了呢!”苏馨宁听后,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好,不错……”
“太子妃,您终于回来了!”老顾满脸喜色地迎上前去,眼中透露出一丝焦急,“您快看看这个药方,这是我们按照您的要求制作出来的成品,可是药效却没有达到您的期望。您给瞧瞧,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苏馨宁闻言,眉头微皱,快步走到桌前,拿起药方仔细端详起来。她的目光如炬,审视着每一个细节,仿佛要透过这薄薄的纸张看到其中的奥秘。
苏馨宁仔仔细细地看着药方,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出错的地方。突然,她眼睛一亮,指着一处药材用量道:“问题出在这儿,这味药的用量应该再减少一些,它的药性太过猛烈,和其他几味药搭配时会相互冲突,从而影响整体药效。”
老顾和中年男人凑过来一看,恍然大悟。两人连忙去安排工人按照新的用量重新制作。
苏馨宁又在作坊里转了转,查看了制作流程和药材的品质,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接着,苏馨宁不紧不慢地从随身小挎包里又拿出了几张纸,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几种配方。这些配方涵盖了幼儿退热颗粒、消炎口服液、抗病毒口服液以及抗菌消炎颗粒等几种常见的药品。每一个配方都写得非常详细,不仅列出了所需的药材和剂量,还详细说明了制作方法和注意事项。最后,还附上了使用说明和用剂用量以及需要注意的禁忌等。
老顾和中年男人接过配方,眼睛瞪得溜圆,满脸的惊喜与震撼。“太子妃,这些配方简直太珍贵了,有了它们,咱们能治好更多人的病!”老顾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
苏馨宁微微一笑,“这些都是常见病症的药,希望能帮到更多人。你们赶紧安排人按照配方试制,有任何问题随时找我。”
两人连忙点头,像得了宝贝似的小心翼翼收起配方,立刻去安排人手准备试制。
苏馨宁又叮嘱了一番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这才离开药品作坊,前往医学院。
到了医学院,学生们见到她,都兴奋地围了过来,请教各种医学问题。苏馨宁耐心地一一解答,还现场给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外科缝合实践课。
“有任何疑问,大家可以提问。”苏馨宁讲解完,看着台下的众学子说道。
话音刚落,一个学生举起手,满脸疑惑地问道:“夫子,缝合好以后,一般多久时间能拆线呢?”
苏馨宁微笑着回答:“这要看缝合的部位。像头面部血液循环丰富,一般4到5天就可以拆线;下腹部、会阴部大概6到7天;胸部、上腹部、背部、臀部则需7到9天;四肢要10到12天;减张缝线得14天左右。不过,具体时间还得结合患者的年龄、营养状况以及伤口愈合情况来综合判断。”学生们听得十分入神,纷纷点头记录。
这时,又有一个学生站起来,“夫子,如果遇到复杂的伤口,该怎么判断是否需要缝合呢?”
苏馨宁走到解剖模型旁,指着伤口部位耐心解释:“要观察伤口的深度、长度和出血情况。如果伤口较深、边缘不整齐且出血不止,就需要缝合。”
“夫子,那么缝合手术中如何才能控制并发症和感染的可能呢?”又有一个学子举手问道。
“在缝合手术过程中,控制并发症和感染需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规范手术流程并密切关注患者状况。以下是关键措施:
1. **术前准备**
- **皮肤消毒**:用碘伏或酒精对手术区域进行规范消毒(至少2遍,范围需超过切口周围15cm),避免消毒剂进入伤口。
- **无菌环境**:手术人员需洗手、穿无菌衣、戴手套,所用器具需高温灭菌。
2. **术中操作**
- **清创彻底**:清除伤口内异物、坏死组织及污染物,避免残留感染源。
- **保护组织**:轻柔操作,避免过度牵拉或挤压组织,减少缺血和损伤。
- **止血充分**:彻底止血(比如结扎),避免血肿形成(血肿易引发感染)。
- **避免死腔**:分层缝合,确保组织对合良好,不留无效腔(死腔易积液感染)。
- **选择合适缝线**:污染伤口优先用可吸收缝线或单股缝线(如尼龙线),减少细菌附着;避免缝线过紧导致组织缺血。
3、……”
学生们听得聚精会神,纷纷表示收获颇丰。苏馨宁看着这些好学的学子,心中满是欣慰,她知道,这些医学知识会在他们手中传承下去,救治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