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完事情回到家的李氏,匆匆忙忙地洗完手后,便迫不及待地拉着苏大根走进房间里,准备商量一件重要的事情——关于苏穆凡和林小小的婚事。
一进房间,李氏就像个孩子一样兴奋地拉着苏大根坐在沙发上,然后满脸笑容地对他说:“老头子啊,咱们家又要有喜事了!得开始准备聘礼啦!”
苏大根被李氏这突如其来的话搞得有些摸不着头脑,他疑惑地看着李氏,问道:“啥聘礼?谁要成亲了?我咋一点都不知道呢?”
李氏白了他一眼,说道:“穆凡和小小姑娘啊,你这榆木脑袋,难道你就一点也没看出来,小姑娘对穆凡有意?”
苏大根闻言挠了挠头,他还真没发现这事。
李氏看他这样子,就知道这大老粗注意不到这么细节的东西。
李氏恨铁不成钢地戳了戳苏大根的脑袋,说道:“你呀,没看到小小姑娘来咱家后,眼睛有意无意的黏在穆凡身上,对他那关心的劲儿,傻子都能看出来她的心思。”
苏大根摸了摸脑袋,嘿嘿笑道:“我这不是忙嘛,没注意这些。不过穆凡这小子,要是能娶到小小姑娘,那也是他的福气。”
李氏满意地点点头,接着说:“我看这事儿十有八能成,咱得赶紧准备起来。聘礼方面,不能太寒酸,也不能太张扬,得显出咱家的诚意。”
苏大根认真地听着,说道:“行,你说咋办就咋办,我听你的。”
两人商量得差不多了,就下楼来了,没想到走到楼梯口,苏馨宁上来准备叫她俩吃饭呢。
“爷,奶,饭菜做好了,我们下去吃饭吧。”苏馨宁上前挽住李氏的手说道。
“走吧,我们下去吃饭咯。”
三人来到饭厅,看到众人已经坐好在等着她们了。三人也来到座位上坐好,大家才拿起筷子开始吃饭。
饭桌上,大家边吃边聊。李氏忍不住把话题引到了苏穆凡身上,笑着说道:“穆凡啊,你这也到了该成亲的年龄了。”
李氏的一句话引得苏穆凡和林小小纷纷脸红红的,林小小更是头低得不能再低了。
而苏穆凡则看了一眼林小小,才对李氏说道:“全凭爷奶做主。”
一顿饭吃得林小小都没吃出啥味道来,心思全在李氏和苏穆凡的谈话上。
吃了饭,李氏便热情地拉着林小小来到堂屋,让她在一张软软的沙发坐下,然后自己也在旁边的沙发上。
“小小啊,”李氏面带微笑,语气温柔地开口说道,“我看你和穆凡这孩子都对对方有意,你们俩之间的相处也挺融洽的。所以呢,我和他爷爷就商量了一下你俩的事儿,我和他爷想着,先派人把你送回家,到时媒婆上门看看你爹娘的意思,你爹娘同意了,我们就上门提亲。小小啊,我们还不知道你家在哪儿呢。”
林小小一听这话,脸更红了,不过,还是小声的回道:“在隔壁的南县县里xx街林府。”
接下来的日子,苏家首先派人把林小小送回去,接着,请了个媒婆上门去询问女方家的意见,媒婆风风火火地去了南县。
这日午后,日头正好,晒得人暖洋洋的。大湾县县里的王媒婆,人称“王婆”,脚踩一双半旧的绣花鞋,身着一件浆洗得干干净净的靛蓝布衫,袖笼里揣着个沉甸甸的红布包,脸上堆着弥勒佛似的笑容,一扭一扭地来到了南县县里的林府府外。
她先是轻轻咳嗽了一声,清了清嗓子,然后才伸出保养得宜的右手,屈起食指中指,在那略显斑驳的木门上“笃笃笃”敲了三下,声音不大不小,却足够院内的人听见。
“林夫人在家吗?老身隔壁大湾县的王媒婆,特来拜访啦!” 王婆的嗓音带着几分天生的亮堂和自来熟的热络,尾音微微上扬,透着一股喜气。
不多时,门“吱呀”一声开了,探出一张略带疑惑的妇人脸,正是林家的女主人,林夫人。她一见是王婆,就猜到了何事,连忙堆起笑来:“哎呀!是王婆啊,快请进,快请进!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
“哈哈,自然是给贵府送好消息的春风啦!”
“给林夫人请安。”王婆首先给林夫人福了一个礼。
接着,王婆也不客气,抬脚便跨进了门槛,目光像雷达似的在不大的院子里扫了一圈。
“王婆客气,快请进来坐。”林夫人说着便把王婆带到正厅坐好,就有丫鬟泡茶来了,“这位夫人,您请用茶。”丫鬟泡好茶就站在林夫人后侧。
王婆端过热茶,用杯盖轻轻撇了撇浮沫,慢条斯理地呷了一口,这才放下茶杯,笑眯眯地看向林夫人。
“林夫人,” 王婆清了清嗓子,终于切入正题,脸上的笑容越发真挚,“老身今日来,可不是空手来的。是受人之托,来给令嫒说亲的。”
“要说这家,可是咱们隔壁县有名的殷实人家,姓苏……”
“姓苏?难道是?”林夫人不确定的问道。
“没错,就是林夫人想的那个苏家,安国郡主的那个苏家,如今的太子妃的娘家。”王婆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地传入张家人耳中。
“那苏大公子就是安国郡主的亲大哥,早几年就自已组建了一个商队,即使不靠着家里,那您闺女嫁过去,也是不愁吃喝的,那当然了,苏家那现在可是家大业大的,就算苏大公子没有组建商队,那也是不愁吃喝的。”
“相信林夫人也听说过吧,苏家光自家村里就有几个作坊呢,这还不算其他铺子,几乎每个府城都有,京城更是好几家铺子。”
“不仅如此,苏家的家庭氛围非常和睦,兄弟之间相处融洽,彼此之间相互关爱、扶持。苏家的大家长苏老爷子和苏老妇人也是出了名的好相处,他们待人宽厚、和蔼可亲,让人感觉如沐春风。”
“更值得一提的是,令爱的未来婆母更是知书达理的。她温柔娴淑,善解人意,对待晚辈关怀备至,绝对不会像其他一些家庭那样,存在公婆磋磨儿媳的陋习。可以说,苏家三代人都以善良、宽容和尊重他人为家风,这令爱嫁过去啊,简直就跟掉进了福窝窝里喽。”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苏家虽然家境殷实、生活富足,但他们却始终坚守着一夫一妻的原则,并没有像其他富贵人家那样妻妾成群。令爱嫁过去,就是苏家大少夫人啦。”
“那苏家老夫人听闻令爱贤良淑德,貌美如花,一手女红更是出神入化。而她家大孙子文质彬彬,今年二十有五,一表人才!”
她唾沫横飞地夸赞着:“您想啊,苏大公子年轻有为,前途无量;您家小姐知书达理,才貌双全。这真是才子配佳人,天造地设的一对!门当户对,再合适不过了!”
王婆咽了口唾沫,继续说道:“那苏大公子本人,性情温厚,绝非那些纨绔子弟可比。老身亲眼见过,那模样,那气度,啧啧……跟您家小姐站在一起,那真是金童玉女,羡煞旁人!”
她又转向张夫人,语气诚恳:“夫人,这可是打着灯笼都难找的好姻缘!错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苏家那边说了,若是您这边有意,过几日便可请个先生,合合八字。若是八字相合,这门亲事就算是定下了!”
她舌灿莲花,将那男方家的家世、人品、田地、房产,添油加醋却又不失分寸地细细道来,时而引经据典,时而打比方。
张夫人沉吟片刻,心中已是百转千回。这门亲事,无论从家世、人才来看,确实是上上之选。只是……女儿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