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半个月下来,药品作坊和医学院招到的人数已经足够正式启动了。
在开学仪式的前两天,苏馨宁安排小厮们把作坊和学院的食堂收拾好了,桌子椅子还有餐盘、炉灶、锅碗瓢盆等等都弄好了,宿舍的床,都统一是上下铺,一间4个人,没有富家子弟就优待住单人间的说法,不管你是谁,来了学院就得按学院的规矩来。
要说,这样的好处也是很多的,大家来自不同的家庭,住在一起能更好地交流和融合。富家子弟能体会到普通人的生活,而普通人家的孩子也能和富家子弟平等相处,互相学习。而且人多热闹,大家在宿舍里还能一起探讨学业,共同进步。
这天,作坊和医学院举行了简单的开业仪式。
开学仪式当天,学院热闹非凡。苏馨宁站在广场台上,看着台下一张张充满朝气的面孔,心中满是欣慰。
“从今天起,咱们的医学院就正式开始运作了,要培养出医术高明的人才,各位学子要努力学习,要刻苦钻研。”
她简单地讲了学院的规章制度和学习目标后,便宣布学院正式开学。
“我们定当不负院长期望!”
医学院的众学子纷纷应和,干劲十足。
苏馨宁手一压,众人就停下来,她接着说道:“我知道大家都有满腔的热情与抱负,但这前行的路上定会有诸多困难。我希望大家能坚持下去!”
“我们不怕困难,不怕辛苦。”
“对,我们不怕。”
众人认真聆听,不住点头。
医学院的开学仪式完美结束,学子们被分成了不同的班级,每个学子找到自己相应的专业、相应的课堂,开始了他们的学习生活。
医学院里,有基础医学专业、临床医学专业、药学专业、护理学专业、康复治疗学专业、中医学专业等六大专业。
每个专业配置了一个夫子,她自己有空也会来上课,不定时,加上这几年,林老太医和老大夫的现代医术已经被她培养出来了,当然了,学的最厉害的还是师傅和师伯,要是能把他两拐来当夫子,即使一周上个两三节课,也是不错的。苏馨宁摸着下巴想道:得想想办法把师傅和师伯拐来京城。
接下来,苏馨宁又来到隔壁的药品作坊,苏馨宁作为作坊的东家,笔直又严肃地站在众人面前,神情振奋地说道:“从今天起,咱们的药品作坊就正式开始运作了。咱们作坊要致力于做出疗效好的药。”
“东家说得是,我们一定好好干!”工人们齐声回应。
苏馨宁满意地点点头,说道:“好了,接下来,就是我们接受专业知识培训了。”
接着又说道:“制药是个精细活儿,大家在选材、制作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严格把关。咱们作坊会制定一套严格的质量标准,谁要是出了差错,可别怪我不留情面。”
工人们听了,纷纷挺直了腰杆,眼神中满是坚定。
“好了,接下来,你们要接受为期一个月的专业知识以及操作培训,我希望大家认真学习,一个月后,培训不合格的,会被淘汰。”
“东家,我们一定会好好学习!定不负东家期望!”
随后,苏馨宁带领大家来到作坊,详细讲解制药的流程和要点。
苏馨宁拿起一味草药,说道:“大家看,这是白芷,有祛风止痛等功效,挑选时要选色泽黄白、香气浓郁的。”她一边说一边展示给大家看。
接着,她开始示范如何炮制草药,将白芷洗净、切片、烘干,每一个动作都精准熟练。
工人们围在一旁,眼睛紧紧盯着,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培训过程中,有个年轻的工人总是出错,不是草药挑选不对,就是操作步骤有误。苏馨宁并没有斥责他,而是耐心地一次次纠正他的错误。“别着急,制药就是要慢慢来,多练几次就好了。”
在苏馨宁的鼓励下,年轻工人渐渐有了进步。
“大家切记,这草药的品质直接影响药效,一定要选最优质的。”
接着,苏馨宁来到制药区,她看着锅里熬煮的药汁,提醒搅拌的工人注意火候和时间。
巡查完一圈后,苏馨宁对大家的表现还算满意。她鼓励道:“只要咱们齐心协力,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做出的药肯定能造福更多的人。大家有什么问题或者建议,随时都可以跟我说。”
正在学习培训的工人们干劲更足了,纷纷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苏馨宁看着这热火朝天的景象,心中充满了期待,相信药品作坊一定能发展得越来越好。
时间一天天过去,一个月的培训很快就到了尾声。
苏馨宁站在讲台上,目光扫过台下的每一个人,她的声音清晰而坚定地响起:“各位,今天我们将进行一次严格的考核。”
她注意到许多人的脸上都露出了紧张的神色,于是微微一笑,接着说道:“不过,大家不要过于紧张。这次考核的内容,就是我们这一个月来所学习的知识。只要大家认真对待,基本上是不会有太大问题的。”
苏馨宁的话语如同一股暖流,缓缓地流淌进每个人的心中,稍稍缓解了一些紧张的气氛。
一个时辰后,工人们都紧张又认真地完成了考核。
最终,基本大部分人都合格留了下来,而那些来混日子的,不合格的,也心服口服地离开了。药品作坊在大家的努力下,开始有条不紊地运转起来。
到了午时,不管是作坊的食堂还是医学院的食堂,大家都规规矩矩的排队打饭,欢声笑语不断。
苏馨宁和各位夫子穿梭在学院的各个角落,看着这一切,她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学院一定会越来越好。
接着,苏馨宁和各位夫子也来到食堂用餐,一进门,食堂里已经坐了一部分人,还有一部分人正在排队打饭菜,苏馨宁和各位夫子也跟在队伍最后面排着。
正在排队的众学子,看到是院长和夫子们,连忙打招呼问好,并且纷纷把前面的位置让给苏馨宁和各位夫子。
苏馨宁好笑的看着这一幕,看来不管在哪个时代,老师对大部分学生都有着“血脉压制”。
“大家不用这样,我们也要按规矩来,先排队先打饭菜。”
“对对对,夫子也要按着学院规矩来。大家不必如此。”
众学子闻言,也不敢勉强,纷纷回到自已原本的位置上继续排队,很快也排到了苏馨宁和夫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