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张英早早起身,精心整理好衣装,怀着忐忑的心情前往老讼师的住所。一路上,她不断在心中思索着见到老讼师后该如何再次劝说。当她来到那熟悉的小巷尽头,望着那扇斑驳的木门,深吸一口气,缓缓抬起手,叩响了门环。“咚咚咚”,敲门声在寂静的小巷里格外清晰,仿佛也敲在她的心上。
不多时,门“吱呀”一声打开,上次那位头发花白的老讼师出现在门口。他看到张英,微微点头:“张姑娘,进来吧。”张英跟着老讼师走进书房,屋内弥漫着淡淡的墨香,书桌上堆满了各种文书典籍。
老讼师在书桌后坐下,示意张英坐下,随后手抚胡须,目光深邃地看着她,说道:“张姑娘,这三日我反复思量,你所说之事风险实在太大。那刘尚书在朝中势力庞大,若我为陈公子辩护失败,我的声誉便毁于一旦,往后在这行怕是难以立足。”
张英赶忙起身,再次诚恳地说道:“李老先生,我深知此事让您为难。但陈凡的发明对国家和百姓都益处良多,他一心想要改变现状,却遭人嫉妒陷害,实在不公。若老先生能出手相助,不仅能还陈凡一个公道,更是为正义发声。”
老讼师微微皱眉,沉默不语。张英见状,继续说道:“老先生,我们张家定会给予您丰厚的报酬,绝不会让您白白冒险。而且,陈凡身边还有不少愿意为他作证的百姓和商家,虽然证据力度目前存疑,但并非毫无胜算。”
老讼师缓缓摇头:“张姑娘,报酬之事倒在其次,我在意的是这官司的胜负难测。一旦败诉,我多年积累的声誉便付诸东流。”
张英咬了咬嘴唇,眼中闪过一丝坚定:“老先生,陈凡的发明能让百姓生活变得更好,能推动国家发展。若因那些保守势力的打压而夭折,实在可惜。您一生秉持正义,难道忍心看着这样的事情发生吗?”
老讼师抬起头,目光与张英对视,看到她眼中的执着与坚定。他心中不禁有些动容,长叹一口气:“张姑娘,你这份情义着实令人钦佩。只是这声誉对我而言,如同性命一般重要。”
张英再次行礼:“老先生,我明白您的顾虑。但陈凡若就此倒下,那些保守势力必将更加肆无忌惮,继续压迫百姓,阻碍国家进步。您若出手,或许能改变这一切。”
老讼师站起身来,在书房中来回踱步,脚步声在寂静的房间里回响。他的内心在做着激烈的挣扎,一方面是对声誉受损的担忧,另一方面是张英的诚恳请求以及陈凡发明的正义性。
张英静静地站在一旁,不敢出声打扰,只是目光紧紧地跟随着老讼师的身影。她能感觉到老讼师内心的纠结,也明白此刻不能催促,只能等待他自己做出决定。
过了许久,老讼师停下脚步,看着张英,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他缓缓开口,声音有些低沉:“张姑娘,此事容我再慎重考虑一番。明日此时,你再来吧。”
张英心中一紧,她本希望今日就能得到确切答复,但也知道不能逼迫太急。于是再次行礼道:“好的,老先生,晚辈明日再来。还望您能慎重考虑,助陈凡度过此劫。”说罢,她带着一丝失落与期待,转身离开了书房。
走在回陈凡住处的路上,张英的心情十分沉重。她不知道老讼师最终会如何抉择,若老讼师拒绝,他们又该何去何从。但她心中也暗暗发誓,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一定要想办法帮助陈凡证明清白。
回到住处,陈凡看到张英的神情,心中便已猜到几分。他走上前,轻轻握住张英的手:“英妹,别太担心,老讼师既然说再考虑,就还有希望。”张英抬起头,看着陈凡坚定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凡哥,我一定会尽力说服他的。”
两人坐在桌前,再次商讨起应对之策。虽然前途未卜,但他们的眼神中都透着坚定,决心共同面对即将到来的一切。
而此刻,在那间幽静的书房里,老讼师依旧坐在书桌前,望着窗外渐渐暗下去的天色,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他的手中,还握着张英留下的关于陈凡发明及证据的文书,烛光在他脸上摇曳,映出他那纠结而又严肃的神情。他究竟会如何抉择?是为了声誉拒绝张英,还是被她的真诚和正义所打动,答应出山帮助陈凡?一切,都还是个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