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前世那个三十二号的坤,本来正正常常的唱歌,死活红不了。后来嗓子坏了,却莫名其妙地红了。而前世最红的那一批歌手,你即使不知道他唱的什么歌,但一开腔,你就知道是谁在唱,这就是嗓音的特殊质感。比如王天后,张天王,陈医生,邓泡沫,周董,大韩小韩腾大爷,嗓音里都带有非常特殊且吸引人的质感,哪怕是自称不会唱歌的刘天王,你闭着眼睛也能知道是他在唱歌。
有时候声音的特质,比唱功和好嗓子都重要。
晚舟音乐的四个歌手,苏晚鱼是那种空灵的穿透力,且蕴藏着令人震撼的爆发力。束茂青的嗓子里带了一些摩擦感,还有一丝烟嗓。而严谨华一开口就是一股国泰民安的气势。可以说声音的辨识度都非常高。
陈如华的特点,鱼舟还在找,不是说他的声音没有特点,就是相比其他三人弱了一些。
陈如华的嗓子其实对歌曲的兼容性更好,甚至比苏晚鱼和束茂青驾驭的歌曲类型更多,但如果在其中开发出一些特质,那真的会前途无量。
鱼舟为什么给陈如华写歌写得慢,就是想在这张专辑里,放进去几首,只要他一开嗓,所有人就知道是陈如华的歌。
鱼舟觉得陈如华可以在梅落菊身上学到点东西。鱼舟也说不出梅落菊的嗓音的具体特征,但就是让人印象深刻,就是那么吸引人。
“就这几点要求。”鱼舟说完含笑看着梅落菊。梅落菊看向楚卿,道:“师父做主吧,我个人没有什么意见。”
楚卿想了想,道:“落菊毕竟是京剧院的人,以个人的形式发歌,不太合规矩。这个歌曲的分成,得给京剧院两成,也算是在为京剧院创收,也可以属于演出活动。其他事情我去调节,应该问题不大。”
鱼舟想了想道:“那以后我给梅师弟写的歌曲,出品方就是江南省京剧院了,我和苏晚鱼他们几个都会在围脖上,或者其他平台上推荐。”
“好!那这个没有问题!”楚卿从师娘转变为副院长,也是处处透露着雷厉风行的性格。
第三件事情:“就是我公司的两个歌手,苏晚鱼和陈如华,希望未来长期地在京剧院学习。学费我们都会按高标准支付的,您看行不行?”
楚卿当即拍板:“这点没有问题,我们京剧院除了演出,本来也有推广教学的职能和任务,你学费可要给的高一些啊。”
楚卿看起来每次都是在鱼舟身上榨油水,其实完全是为了鱼舟着想。对鱼舟来说,能用钱解决的事,都不是大事。鱼舟给京剧院搞创收,可以拉近相互的关系,也能堵住一些悠悠之口。
就算鱼舟不给钱,以楚卿的职务,也能办下这些事,但味道总是不一样。
鱼舟得给钱,而且钱都是给到京剧院,而不是个人,这点有讲究。前世作为副科长的鱼舟,对楚卿的良苦用心,他心里门清。
第四件事情:“就是我以后想高价租用这间录音室,并且邀请各位器乐老师,参与我们的音乐制作。因为我脑子里有很多京剧元素,戏曲元素,还有龙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东西,要找一个合适的地方实验,而京剧院这里,是我最理想的实验场所。”
“当然,这时间安排会以你们的使用情况为主,我们只需要在你们不使用的时间段租用。”
楚卿想了想,道:“我跟院长说一下这个事情,明天给你答复,不过问题应该不大。费用方面,可不会便宜。”
楚卿一副公事公办谈生意的样子,仿佛面前这个准女婿是一个上门的合作方。
这个架势也是做给在场所有人看的,选择在这么多人面前,谈这些事情,也是她故意为之。毕竟她和鱼舟有着不一样的关系,关起门来谈,反而不好。
楚卿处处都是站在京剧院的角度,跟鱼舟在谈,还时不时搬出院长。
但鱼舟知道,这些事情,基本上都成了。
鱼舟想了想,从包里又拿出一叠装订好的纸。递给楚卿。“师娘!今天第一次来京剧院,你们帮了我这么大的忙,我都没给大家带什么见面礼。昨天晚上写了一折戏,不知道入不入得了京剧院的眼,还望不要嫌弃。”
楚卿听了心头一颤,旁边的梅落菊也难得的脸上多了一些惊愕的表情。
“小舟!你还会写戏?”楚卿仿佛第一次认识鱼舟,眼睛睁得老大。楚卿一脸好奇地接过戏本,那表情还真有几分苏晚鱼看到新歌的样子,这准丈母娘有些可爱。
“我就是瞎琢磨。您看看行不行,不行就当我没写。嘿嘿。”鱼舟卖了一个乖。
楚卿一脸的狐疑,不是她信不过鱼舟,实在是这一折新戏可不简单。这不仅需要对京剧有极深刻的理解,还要有极强的创作能力。这可不比写影视剧本,那是要把故事,唱腔,走台,配乐都结合在一起的,十分复杂的工作。国家成立七八十年了,起起落落几代京剧人,也没有创作出来几个好本子。鱼舟居然说昨天一个晚上,写了一折戏。
要不是这话是鱼舟说的,她楚卿真的会当做一个笑话听。
即使是鱼舟说的,她此刻也是将信将疑。但还是带着好奇和一些期待地看向纸张。
那纸上是鱼舟手写的文字,密密麻麻。最上头写了四个大字《贵妃醉酒》
【(舞台设御花园景,雕栏曲槛,牡丹盛开。月色如水,宫灯掩映)
【西皮导板】
(幕内)杨玉环:【西皮导板】
海岛冰轮初转腾—
(杨贵妃盛装,执扇,在众宫女簇拥中缓步上扬,作望月身段)
【四平调】
见玉兔又早东升,
那冰轮离海岛。
乾坤分外明,
皓月当空。
恰便似嫦娥离月宫,
奴似嫦娥离月宫。
。。。。。。。】
楚卿看了第一段,脑子里已经在构建舞台场景了。左手拿着纸张,右手不自觉地比划着正旦青衣的手势。
周围的人心都提了起来。鱼老师写的戏,到底是啥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