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能感受到春天残留的那一丝温润气息,夏天就已经带着它独有的热烈味道扑面而来。
空气中弥漫着花朵凋零后的淡淡余香和泥土被阳光炙烤后的芬芳。
耳边传来鸟儿更加欢快的歌声,它们在枝头跳跃着,似乎在为夏天的到来欢呼。
在春夏交替的日子里,杨树屯东头那座五进大宅院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槐花正盛,雪白的花串垂挂在枝头,香气混着新木的清芬,随风飘散在整个村子里。
这座历时三四个月建造的大宅,如今巍然屹立,青砖灰瓦、飞檐翘角,成了方圆几十里最气派的景致。
这一日,天光清亮,云朵如絮。
正式验收工程的消息早已传遍四邻八乡,不少村民早早聚了过来,踮脚伸脖地朝里张望。
宅门大开,露出层层递进的院落,地面铺着平整的青石板,廊柱朱漆照人。
有人高喊:“这宅子,比县太爷的府邸还排场!”
引来一片哄笑和应和。
孩子们在人群中钻来钻去,模仿着大人背手踱步的模样,却被自家娘亲笑着拽回身边。
这座大宅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杨树屯人的脸面,是工匠们手艺的见证,也是全村人小半年来共同的念想。
它静静地立在屯子东头,仿佛一棵老杨树,终于等来了自己的繁荫。
杨家人几乎全家出动,杨老头子和杨老太太站在最前面。
两位老人仰头望着那高耸的磨砖对缝院墙、那飞檐翘角、覆盖着整齐青瓦的门楼,以及门楼上那块覆着红绸、尚未揭开的匾额,激动得浑身微微颤抖,眼眶湿润,几乎说不出话来。
杨老爷子的手紧紧攥着杨老太太的胳膊,另一只手抚摸着门口那光滑的石鼓门墩,嘴唇哆嗦着,喃喃道:“老婆子……咱们……咱们老杨家……也有今天……真是……真是祖坟冒青烟了啊……”
声音哽咽,带着难以置信的狂喜和一种夙愿得偿的巨大满足。
杨老太太更是早已泪流满面,她用袖子不住地擦拭着眼角,却怎么也擦不干那汹涌而出的热泪。
只会一个劲儿地点头:“好……好啊……真真气派……比画上画的还好……这辈子……值了……值了……”
她仿佛看到了年轻时与老伴在破旧老屋里辛勤操持、艰难度日的场景,与眼前这朱门广厦形成了鲜明对比,怎能不叫她激动万分?
李工头带着主要工匠,恭敬地站在一旁,脸上也带着自豪与成就的笑容。
他上前一步,拱手道:“杨老爷子,杨老夫人,宅院已全部完工,请您二位验收。一砖一瓦,一梁一柱,皆严格按照图纸施工,绝无半分含糊!”
杨老爷子深吸一口气,强压下翻腾的心绪,重重拍了拍李工头的肩膀,声音洪亮而真诚:“李工头!辛苦了!这三四个月,多亏了你和诸位老师傅!这宅子,盖得好!盖得结实!盖得漂亮!我老杨家,感激不尽!”
说着,他竟对着李工头和工匠们深深作了一揖。
杨老太太也连忙跟着道谢:“多谢李工头!多谢各位师傅!待会儿都别走,就在这新院子里,咱们摆酒!好好喝一杯!”
李工头连忙扶住老爷子,连称不敢当:“老爷子您太客气了!能为您家盖这宅子,是李某的荣幸!您家给的工钱厚道,待我们也和善,我们自然要拿出看家本事来!”
他又掏出当初那五十两银子买的图纸, 这银子给的真值啊!
在一片欢欣鼓舞中,杨家人在李工头的陪同下,从大门开始,一进一进地仔细查看。
高大的影壁,宽敞的前院,规整的垂花门,雅致的中院正房,东西对称的跨院,小巧精致的花园,宽敞开阔的练武场,甚至还有那让李工头啧啧称奇、功能齐全的内室套间……每一处都符合预期,甚至超出了想象。
阳光透过明亮的窗户纸照进新屋,空气中还弥漫着木料和油漆的清香。
验收完毕,杨家大宴工匠和前来帮忙的乡邻,新宅院里第一次升起了炊烟,充满了欢声笑语。
宴席过后,便开始了紧张的搬家。
虽然东西繁多,但人人脸上都洋溢着喜悦,丝毫不觉得累。
按照早已商定好的分配方案:杨老爷子和杨老太太自然住在三进院的中院正房。
杨大伯一家住一进院;杨二伯一家住二进院。
四进院由杨景曦一家居住,杨四叔住五进院。
最兴奋的莫过于孩子们。
侄子侄女们终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独立的房间!
他们在新房子里跑来跑去,叽叽喳喳地讨论着哪张床靠窗,哪个柜子放玩具,兴奋得小脸通红。
连带着大人,看着宽敞明亮、功能齐全的新房间,也是喜不自胜,感觉日子一下子有了全新的奔头。
而当杨大伯带着徒弟和伙计们,将那些按照杨景曦图纸打造的新式家具一件件搬进新宅,安装摆放妥当后,更是引来了全村人的围观和惊叹!
那线条流畅的高大衣柜!
那榫卯精巧、可折叠收纳的圆桌和靠背椅!
那依着人体弧度设计、宽大舒适的罗汉床和太师椅!
那分层合理、带碗筷抽屉的崭新碗橱!
这些设计新颖、做工精湛、漆水光亮的家具,与这崭新气派的宅院相得益彰,散发出一种前所未有的体面与舒适感。
村民们摸着那光滑的桌面,看着那清晰的镜面,试着那舒适的靠背,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羡慕。
“哎哟喂!这柜子真大气!衣裳都能挂起来!”
“这桌子太巧了!还能变大变小!”
“这床看着就舒坦!躺上去肯定得劲!”
“军国这手艺真是神了!这哪是家具,这简直是宝贝啊!”
听着乡邻们由衷的赞叹,看着自家人脸上洋溢的幸福与自豪,杨大伯只觉得这几个月的辛苦烟消云散,心中充满了巨大的成就感。
杨老爷子和杨老太太更是笑得合不拢嘴,这份体面,是他们过去穷尽想象也无法企及的。
夜幕降临,喧闹了一天的杨家新宅渐渐安静下来。
崭新的红灯笼在廊下亮起温暖的光。
坐在宽敞明亮的堂屋里,听着孩子们在各院嬉笑玩闹的声音,看着窗外皎洁的月光洒在平整的庭院中。
杨老爷子老两口的手紧紧握在一起,心中被一种巨大的、沉甸甸的幸福所填满。
这不仅仅是一座宅院,更是杨家崛起的象征,是几代人奋斗的结晶,更是未来无限美好生活的坚实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