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之声”音乐节主舞台。午后阳光炽烈,空气中弥漫着青草、汗水与隐约的电流声。台下是黑压压的人群,一直蔓延到视线的尽头。与星光广场的路人不同,这里的目光带着审视,带着期待,也带着对音乐本身的挑剔。
主持人报出“卡布叻”的名字时,台下响起了一阵并不算热烈的掌声,夹杂着一些明显的嘘声和议论。
“就是那个克隆人团?”
“网上吵得很凶那个?”
“怪物主唱?来看看到底有多怪物……”
“暖场嘉宾而已,别抱太大希望。”
五道身影从舞台侧面走上灯光聚焦的中央。依旧是简单的便装,但与上次相比,眉宇间少了慌乱,多了几分沉静。周深站在中间,左右是周浅和卡布,周星星和周可可分列两侧。他们站定,没有多余的花哨动作,只是彼此对视一眼,一种无声的交流在瞬间完成。
台下依旧嘈杂。
周深深吸了一口带着设备灼热感的空气,闭上了眼睛。他没有看提词器,没有看观众,将全部心神沉浸到即将开始的声音世界里。他抬起手,做了一个简单的手势。
表演开始。
没有恢弘的前奏,没有炫目的灯光。周可可上前半步,凑近麦克风,一段清脆而富有律动的节奏口技(beatbox)骤然响起——“咚嗒嚓咚,嗒咔咚嗒!” 精准的节拍如同心跳,瞬间抓住了观众的耳朵,让不少窃窃私语停了下来。
紧接着,周浅低沉而充满磁性的低音哼鸣加入,如同暗流涌动,稳稳地托住了节奏。卡布醇厚温暖的中音主旋律线条清晰展开,如同画卷缓缓铺开。
台下渐渐安静下来。好奇取代了轻视。
然后,周深开口唱出了第一句主歌。他的声音稳定而富有情感,不再是孤军奋战,而是完美地嵌入在周可可的节奏和周浅、卡布构筑的声场中。
到了预定的段落,周星星上前,清亮、纯净的高音吟唱如期而至,如同云开月明,为原本略显沉静的旋律注入了一股空灵之气。他的进拍精准,音准无可挑剔,脸上虽然还有一丝紧张,但更多的是一种全神贯注的投入。
最精彩的部分来临。歌曲进入副歌前的桥段,改编方案中最为复杂的和声部分展开。五个声部,高、中、低、节奏、主旋律,交织缠绕,层层递进。周浅的低音如磐石稳固,卡布的中音如大地承托,周星星的高音如飞鸟翱翔,周可可的节奏如脉搏跳动,而周深的声音,则穿梭引领,时而与卡布共鸣,时而与周星星呼应,将情感推向高潮。
那和声,拥有着普通合唱团难以企及的和谐度,因为它们的底色本就同源;同时又因演唱者特质差异,呈现出极其丰富的层次感和戏剧张力。精妙绝伦的编排,加上他们之间经过痛苦磨合后形成的惊人默契,产生了一加一远大于五的化学效应。
台下,所有的嘘声和议论都消失了。观众们的表情从最初的好奇,变成了惊讶,再到全神贯注的欣赏,最后化为难以置信的震撼。不少人张大了嘴巴,忘记了合拢。
当表演进入最后一段,所有声部汇聚成一股磅礴而和谐的音流,情感彻底爆发时,现场的气氛被点燃了。不需要热辣的舞蹈,不需要华丽的灯光,仅仅是纯粹的人声,就构建出了一个充满感染力的音乐世界。
最后一个音符,在周深一个强劲而稳定的长音中,与周可可的一个清脆节奏点同时收束。
寂静。
长达数秒的绝对寂静。
然后,如同火山喷发般,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从舞台下席卷而来!声浪几乎要掀翻整个场地!观众们激动地站起来,用力鼓掌,脸上写满了兴奋和赞叹。
“bravo!”
“太厉害了!”
“这和声!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卡布叻!卡布叻!卡布叻!”
直播弹幕更是彻底爆炸,被密密麻麻的“卧槽!”“和声太绝了!”“给大佬跪了!”“怪物主唱!不,是神仙男团!”“卡布叻牛逼!”彻底刷屏。
舞台上,周星星激动得眼圈发红,周可可兴奋地跳了起来,周浅紧绷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个释然而又带着些许骄傲的笑容,卡布沉稳地向台下鞠躬。周深站在中间,看着台下沸腾的人群,听着那经久不息的掌声,心中百感交集。
从谷底的回响,到分裂的序曲,从灾难的首秀,到此刻完美的和鸣。他们做到了。不是依靠系统的侥幸,不是依靠个人的爆发,而是真正以“卡布叻”之名,用音乐,赢得了尊重与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