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后,姜蕴宁将一份详细的培训总结整理完毕,上传至科技部。文件厚重而整齐,封面上清晰标注着“跨领域人才培训项目总结报告”。
她在最后写道:
“本期培训虽时间紧凑,但学员们在高强度任务下展现出的成长速度和能力成熟度,已超过预期。培训成果已初步验证跨学科、跨领域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行性,为后续项目团队输送高质量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撑。”
与此同时,姜蕴宁卸下了培训总负责人的职责,她申请的项目已经通过,正着手组建自己的团队。
苏修远一直跟随在她身边,这段时间里,姜蕴宁给了他大量资料,尤其是国际前沿的重点期刊和相关研究文章,为他未来独立工作打下基础。
科技部在收到培训总结后,迅速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
当初那些担心姜蕴宁“藏私”的人,如今彻底改了态度。整个科技部早已知道,各项目负责人争相打电话要学员的事情也成了公开的事实——这足以证明,姜蕴宁的培训模式确实行之有效。
这次会议原本的重点是讨论下一批培训计划。然而随着讨论深入,焦点逐渐偏移,变成了:“培训的成功关键是姜蕴宁——如果没有她,培训还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吗?”
会议室里,一时间陷入了沉默。
提出这个问题的,就是当初那些反对姜蕴宁独自管理培训的人。
“真香”理论真是永远不过时。
徐良诚坐在那里,听着他们热烈地讨论,有一种平静的感觉,仿佛他早知道会如此。
副部长看他如老僧坐定的状态,问了一句:“部长,你怎么看?”
怎么看?
当然是坐着,边喝茶边看。
这可太有意思了。
“姜蕴宁不可能再继续担任培训总负责人。”徐良诚语气坚定,“她在任务结束时已经提交了立项申请,并且通过了,这点你们都清楚。她也推荐了几个人接手培训的工作。而且,她只是去做其他事情了,可不是消失在地球上——有问题的话,几个电话过去,她随时都能介入,怎么可能不管?”
他扫视了一圈,眼里的意思很明显——差不多得了。
副部长讪讪地说:“话不能这么说,遇到问题,若不是一直跟进的人,多少不好介入。”
“还是那句话,如果她都处理不了的话,我们就只能自己想办法了。”
话说到这个份上,副部长算是明白了徐良诚的意思,这件事没有了任何回转的余地。他随即又提出一个问题:“还有一个学员,叫苏修远的,因为篡改数据导致培训中止,这个如何处理?”
苏修远的事件虽然对外保密,但是在科技部的高层来说,这却不是秘密。
徐良诚缓缓说:“姜蕴宁以自己的名誉作担保,让他进入她的团队。若是出了什么问题,她全权负责。”
副部长皱了皱眉,“可是,她真能负责得了吗?这个项目一旦投入,动不动就是几个亿。出现问题,时间、精力倒还是其次,重点是科研经费。”
华国虽然过了最穷的时候,但是经不住孩子多,钱不经花。不然,我们为什么那么在意榜一大哥?
若是家里富得流油,光航母都得按地名补齐,不然一个个争得面红耳赤,影响国内大团结。
现在,那几个富裕的省份甚至在打听:能不能自己集资出钱造一艘?要求不多,就是挂上一个闪亮的名字,让地方有面子。
可是,你看,连孩子这么小小的愿望都无法满足。
哎。
徐良诚笑了一下,“其他人我不知道,她还真行。据说,她现在每年的私人捐款已经高达五亿了。”
所有人一听,顿时倒吸一口凉气。
他们知道她出身姜氏集团,却没想到她竟然如此富有。
那么富,那么聪明,还那么的努力。
“可是,虽然这个方案是她写的,半导体领域和动力与能源技术领域毕竟差别太大,让她来带团队真的可行吗?”
徐良诚微微一笑,回答道:“光刻机的研发是光学、机械、材料、控制、电子、化学等多学科高度融合的尖端技术工程。而发动机研发,虽然方向不同,但在精密控制、材料科学、流体力学和系统集成这些关键环节上,与光刻机研发有明显交叉。”
他也不说可不可以,就直接告诉你,两个研发之间重叠的部分,你自己品。
徐良诚停顿了一下,语气中带着意味深长,“当初紧急调她去研发光刻机的时候,你们怎么说的,还记得吗?”
副部长低下头,怎么可能不记得——当时他可是大声反驳过:“虽然设计芯片和造光刻机都属于半导体领域,但能一样吗?现在时间本来就紧,专业的事情还是交给专业的人去做才行。”
“姜蕴宁的方案有多细致、严谨,你们都看过了。”徐良诚目光扫过全场,语气沉稳而有力,“如果连这都不算专业,还有谁能算得上?”
会场顿时一片沉默,所有人都无言以对。
会议很快就结束了,这是徐良诚主持过最轻松的一次讨论会。以往的每次会议,都充满唇枪舌战、刀光剑影,讲完话,水都得“咕嘟咕嘟”地一大口喝掉半壶。
而这一次,因为姜蕴宁用实力和成果证明了一切,让徐良诚的拍板有了底气。
华国航天发动机研究所。
科技部的新调令已经下达。姜蕴宁带着苏修远正式来到华国航天发动机研究所,准备组建全新的研发团队,专攻高性能发动机项目。
作为国内航天动力领域的重点单位,这里拥有先进的实验设备、严格的科研管理体系以及一支经验丰富的工程师队伍,为她开展高难度、高风险的发动机研发提供了坚实保障。
来之前,科技部就已经安排好了团队构成。包括从原有团队中抽调的技术人员,总共组成一个重点小组,人数为十一人。
这些人都是姜蕴宁在审阅过相关资料后,亲自挑选出来的,她刻意避开了原有团队的核心骨干。她很清楚,如果一上来就去挖人家的“宝贝”,不仅会引发不必要的矛盾,还可能为自己招来麻烦。
因此,这支团队既保证了研发效率,又避免了内部摩擦,为高性能发动机项目的顺利推进奠定了稳健基础。
苏修远跟在姜蕴宁身边,手上提着简单的行囊,心中既紧张又充满期待——他知道,他的翻身之战马上就要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