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修远低下头。
“在那件事情之前,我对你寄予厚望。”姜蕴宁说,“以你的能力,何必呢?”
她停了很久,突然开口继续说:“这次培训结束后,我会组建一个新的团队,进行某个重点领域的研究。因为是全新的项目,需要从头开始。现在,你有两个选择:
一是跟着我进入新团队,我会为你担保,但在这个过程中,你的工作会受到严格跟踪和定期指导,以确保每一步都能落实到位;
二是留在培训基地,再接受一轮强化训练。
至于为什么不能回原单位,你应该清楚原因。”
苏修远心里明白,没有哪个团队会接受篡改数据的人。
看似给了他两个选择,其实以苏修远现在的情况,他没得选择。留在基地继续参加培训,即使培训通过了,后续没有单位愿意接收,他依然没有出路。
姜蕴宁给他的是唯一的机会。
“为什么?”他不解。
作为负责人,她的反应告诉他,她眼里容不得沙子。而且,她明明有更好的选择。
“虽然我们年纪相仿,但在这里,我是你的导师,有责任把你引回正轨。你的行为确实出错,但毕竟还在培训阶段。我看到了你的潜力,也相信你有能力改正。”
“可是……”他迟疑地开口。
“没有可是,我给你两天时间考虑。”姜蕴宁说完,直接起身离开。
连具体研究方向都没说,只是说明是新团队——这让苏修远彻底无从判断该怎么选择。
不过,他本来就失去了所有机会了,不是吗?
苏修远当机立断,快步跟上姜蕴宁的步伐,低声问道:“我去。需要做什么准备?”
姜蕴宁头也不回,语气平淡地说道:“好好表现吧,争取我给你担保的时候,别丢我的脸就行。过一阵子,我会给你一些资料参考。”
苏修远站在原地,双手紧握成拳。
他清楚,以姜蕴宁在科研领域的威望,她根本不用把机会和时间浪费在自己身上。但她还是选择了给他机会,用自己的名誉为他担保,这份信任让他心里既震撼又沉重。
苏修远握紧的双手慢慢放下,目光不由自主地追随她的背影。望着她渐行渐远的身影,他的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感激、敬畏,还有一丝前所未有的动力。
她刚才提到了发动机。
苏修远眉头微微一皱,沉思片刻。
以他之前掌握的情况来看,华国在高性能发动机以及低温、低压环境下的自主控制技术等领域仍相对薄弱,这意味着新项目既充满挑战,也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
根据他对姜蕴宁的了解,她对填补科研空白的兴趣远超其他方向。因此,他判断,新团队很可能正是围绕这一领域展开研究。
不过,苏修远又有些犹豫——
姜蕴宁之前不是在半导体领域吗?这跨度会不会太大?
不过,作为跨领域人才中的翘楚,她的研究方向跨度大一点好像……也没什么问题。
他眼神微亮,心中暗暗盘算:如果能参与这个项目,不仅能在技术上获得实战经验,也有机会真正弥补国家在关键领域的短板,同时为自己争取重回科研主流的机会。
他转身返回实验室,开始查找相关资料。
姜蕴宁走在走廊上,阳光洒在她的肩头,映出一片微光。
其实,她原本并没有打算给苏修远第二次机会。直到昨天,她看了他的档案,才注意到他的身世——七岁时成为孤儿。
她的目光微微凝重。
一个孩子的错误,有时候并非能力不足,而是缺少引导与信任。而对于科研项目而言,年轻人即使曾犯错,只要能在导师引导下完成关键任务,仍然可能成为核心人才。
于是,她决定给苏修远机会。
回到办公室,姜蕴宁继续翻阅着学员们最近的进度报告。正当她专注整理资料时,电话铃声突然响起。
“你好,我是姜蕴宁。”
“姜蕴宁,我是顾远舟,你扔了个方案给我就直接走人,心里会不会愧疚不安?”
姜蕴宁失笑。
她从没见过比顾远舟脸皮还厚的人——得了便宜还卖乖。换作其他人,拿到这么好的方案,还以第一负责人的名义处理,恐怕早就把她当祖宗供着了。
“没有,我的良心活蹦乱跳好得很。”姜蕴宁淡淡回应。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
顾远舟调整好情绪才开口:“我猜你可能不太关心这些,但还是得告诉你——那个方案已经审核通过,上面特别批准拨款,给予重点支持。”
“哦。”姜蕴宁毫无感情地回了一句。
“你不开心吗?”顾远舟问。
“我应该开心吗?”姜蕴宁反问。
“……或者,夸夸我也行,速度飞快。明明要一个月的工作,我天天催,逼得科技部的人加班,最后压缩在半个月内就搞定了。”
现在科技部的人看到他,跟老鼠见了猫似的,躲都来不及。
“哦,你真厉害。”姜蕴宁的声音寡淡得没有一丝起伏。
“我就不该打这通电话自讨没趣。”顾远舟现在忙得跟陀螺似的,好不容易挤出时间,结果热情被泼了一盆冷水。
“行了,”姜蕴宁在电话那头淡淡说道,“等顾老师研究成功了,我在这里举杯遥遥相庆就行了。”
“少来,你又不喝酒。”
“以水代酒,心意到就行。”她的语气一如既往冷静,却带着几分调侃。
“天啊,你连茶都喝不起了吗?”顾远舟忍不住笑了,“来来来,我给你寄两包,让你感受一下人世间自有真情在。别天天只会研究,快成机器人了。适当享受生活,能增加幸福感和动力。”
若不是这次去京大见到他,穿的还是以前见面时的那几件旧款衣服,她就信了他的话了。
姜蕴宁也跟着笑了,“顾老师要有诚意的话,就把你攒的小库存全寄给我了吧。我不会嫌弃的。”
顾远舟撇撇嘴,“你是真敢要。”
“嗯。”姜蕴宁煞有介事地点头,“只要顾老师敢给!”
“过几天我就要回西北基地了,这次闭关三个月,如果顺利的话,中期报告之后,我们见一面。”
“做什么?”姜蕴宁语气里带着点淡淡的疑惑。
顾远舟轻笑一声,“培训一结束,你肯定会立刻扑到新项目里去。我这两天仔细琢磨了一下,你这次盯上的方向,八成是火箭相关的……最大可能性,应该是动力,对吧?”
姜蕴宁沉默不语。
她当然不能松口承认,但也不想否认得太死,免得引来更多追问。于是索性装作没听见,低下头去翻桌上的资料,边开口说:“茶记得寄过来。西北那地方太干燥,多少影响口感,不适合喝茶。好茶放久了糟蹋,我这边能喝,总比浪费了强。”
然后,在顾远舟回话前,姜蕴宁迅速挂断电话,将听筒放回原位。
顾远舟听着话筒里传来的“嘟嘟声”,麻了。
透露一二有那么难吗?
姜蕴宁盯着电话一分钟,看到电话没有再响起,终于松了口气。
这时,科技部的助理就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叠最新的项目资料。
“姜老师,这是学员们新的进度报告。”助理恭敬地说道。
姜蕴宁接过资料,快速翻阅,眉头微微一挑,“上次特别标出的几个异常点,现在如何?”
自从出了苏修远的事件之后,姜蕴宁要求进度报告里面附上最新的实验数据。
“还在重点关注。”
“行,有问题及时反馈。”
助理点头,记录下她的指示后,才悄悄退了出去。办公室恢复了短暂的安静,只有文件翻动的轻微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