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蕴宁听她们纷纷表达了对旗袍的喜爱,脸上露出温柔的笑容。
宿舍里的三人目光久久无法移开,满是惊叹。
姜蕴宁本就是那种五官极美、气质出众的人,只是她身上那种冷静克制的气质和冷淡严肃的神情,总让人下意识忽略了她的外貌,把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她的气场和头脑上。
姜蕴宁只是这样微微一笑,整个宿舍突然间亮堂了起来。
“宁宁到现在都没收到过表白,我还以为男生眼瞎呢。”徐然然感叹地说,随即又自我修正般一拍手,“原来是因为她太高冷了,根本没人敢靠近啊!”
“就像一座冰山。”张琪点点头,笑着补了一句,“就怕别人向她表白,她冷冷地开口问一句,‘SiGe器件高频测试环境要求是什么?’又或者‘射频器件的高频测试环境要满足哪些条件?’。不仅能让人当场死心,还免费赠送了做噩梦的副作用。既专业,又贴心。”
“哈哈哈哈,山上的笋都让你夺完了。”徐然然捂嘴笑,“我看这招一出,再艳的桃花都得冻成冰棍。”
“那也不妨碍我们宿舍为她的颜值感到骄傲。”林歆托着下巴,认真地看着姜蕴宁,眼神里闪着光,“不过我觉得,宁宁这一趟走出去,别说男孩子,怕连女孩子都要开始追她了。”
其余两人听了,也认真点点。
不要说别人,就是她们自己都可耻地心、动、了。
这下,夸得姜蕴宁也忍不住轻轻勾起嘴角——
小姑娘就应该这样,可可爱爱的!
笑闹之间,徐然然忽然一顿,若有所思地说:“你们有没有觉得……宁宁像谁?”
宿舍里顿时安静下来,其他两人屏住呼吸,等待着答案。
“任颖诗。”徐然然轻轻吐出这两个字。
张琪点了点头,慢慢开口:“宁宁跟她的气质确实很像,都是那种沉稳、安静,又带着一股冷静力量的人。不用大声说话,不用刻意表现,站在那里,就能让人忍不住注意。”
她停顿了一下,语气多了些赞叹,“那种内敛的自信,还有一份打不垮的内在力量,很特别,也特别有魅力。”
林歆顺着她的视线看向姜蕴宁,声音不自觉地柔下来:“宁宁,你应该多笑笑。有时候,我总觉得你身上背着什么……沉甸甸的。”
姜蕴宁目光清清浅浅地落在她们身上,唇角微扬,却没笑出声。
片刻后,她才轻笑出声,“为了这太平盛世,我背负沉重是应该的。”
林歆、张琪、徐然然:“……”
原来,学霸说冷笑话,是真的冷啊。
姜蕴宁对此毫不介意,反倒被眼前这三个小姑娘轻松愉快的交谈所感染。她看着她们笑靥如花,那种纯粹的快乐,是那么真实,那么珍贵。
正是对这些笑声的向往,对这份无忧无虑的期望,对这样平凡幸福生活的憧憬,曾经支撑着他们在硝烟弥漫的岁月里浴血奋战,让他们忍受了无数苦难与牺牲。
现在,看着她们,她仿佛看到了那个曾经年轻、热血的自己,以及那个为了未来愿意拼尽全力的年代。
几个年轻姑娘稍稍打扮了一下,走在路上便成了最亮丽的风景线。
一路上,回头率惊人。
不过,林歆、张琪和徐然然心里很清楚,那些回头的目光都投向了谁。
不说其他人,她们三个也时不时地转头偷看姜蕴宁。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而姜蕴宁却波澜不惊,神色平静,仿佛对这些目光毫无察觉。
两个小时的电影结束了,屏幕渐渐暗下,姜蕴宁却久久没有移开视线。
她不像普通观众那样被剧情牵引,更像是在透过银幕,回望那个波澜壮阔的年代,回顾一段属于自己的历史与人生。
任颖诗,她不被性别所局限,这个名字背后,是无数无名英雄的缩影。
那些人或许一生默默奉献,无声无闻,但正是他们的坚持与牺牲,筑起了那段风雨飘摇的岁月。
任颖诗不仅仅是一个人,更是那个时代千千万万人的象征。
宋慕微的表演令人动容,仿佛将烈士们的血脉与韧劲,生动地传递了出来。
那股子力量,穿越时空,触动了姜蕴宁心底最柔软也最坚硬的地方。
徐然然又哭了。
尽管这是她第二次观看这部电影。
看到林怡离开,空荡荡的房间里只剩任颖诗孤身挺立,那份孤独和坚强让她心头一紧,难以抑制的悲伤涌上心头。
这不仅是一种孤单的场景,更象征着那个时代无数无名英雄的无声牺牲和坚守。
徐然然感受到那种无助和沉重,心中涌起对任颖诗、对那个年代的敬意和悲痛,也许还有对现实的无奈和共鸣。
徐然然的太爷爷也是烈士,从小她便听爸爸讲述着许多感人的故事。
那时,她曾坚定地想:自己一定要参军。
但后来,她有了更多的思考,想用另一种方式去守护——
制造武器,减少军人的牺牲。
所以,她选择考取国防大学,希望能在科研和技术的前线,为国家和军人贡献力量。
走出影院时,徐然然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要更加努力学习,不负先辈的期望。
此时,走在姜蕴宁四人前方的几个年轻人声音有些大,谈论声此起彼伏,放眼望去,哪怕不想听也难免被动输入了不少信息。
“任颖诗那么有才华,能力也出众,为什么不去国外留学?西洋那些地方学府先进,机会也更多。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灯塔国对人才更看重,对女性也更宽容,她真有本事,干嘛要留在这守旧的环境里自我牺牲?”
说话的是个穿红裙子的年轻女子,二十岁出头,神情带着些许不服气,也透着初出茅庐的锋利。正是喜欢高谈阔论、见什么都想评判两句的年纪。
另一个穿白t恤牛仔裤的年轻女子也点头附和,语气自然得像是在陈述一个不争的事实:“可不是嘛,那时候那么多有志青年都去了国外,学成归来带回新思想、新技术。难道她就从没想过走出去,看看更大的世界,争取更自由、更广阔的生活?所以说,电影里把她塑造得太理想化了。说到底,也许她就是没那个本事,撑不起出走的野心,才留在这儿当什么‘坚守者’。”
这话就差直接说任颖诗没能力才留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