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市一中开学第一周,发生了两件轰动全校的大事。
第一件,高一入学摸底考试的榜单刚一贴出来,瞬间在校园里掀起轩然大波。
有人全科总分只失三分,大比分领先,成绩单直接吊打第二名七十多分,真正意义上的一骑绝尘。
第二件,更惊人。
数学、物理,全满分。
所有老师心照不宣的是——与平时的考试不同,苏市一中的摸底考试是为了给所有新生一个下马威,并不是真的想看基础如何。那题目几乎是往奥赛方向出的,偏难、偏冷门、甚至不少是跨年级内容。往年大部分新生连及格都算挑战,哪怕是以状元分数考入的,第一次摸底也往往只能堪堪压线。
——而这次,偏偏有人,踩着最难的一届题库,交出了一份几乎完美的答卷。
“谁啊这是?作弊吧?”
“全年级她分最高,找谁作弊?”
“数学和物理全满分?那是人能做到的吗?”
“不是,听说连语文都接近满分……总共只失三分。”
“连做梦都梦不到的成绩。”
“神人。”
就在大家还在猜测到底是谁时,一纸榜单贴上了高一教学楼门口的公告栏,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
——高一(5)班,姜蕴宁。
班主任林老师推门而入,脚步干脆利落,像往常一样带着几分不容置喙的气场。
教室瞬间安静下来,原本私语不断的早自习气氛,仿佛被人按了消音键。
这是全校摸底考试榜单公布后的清晨。
林老师向来以“冷面”着称——站讲台上时神情严肃,语气一板一眼,就连表扬学生,也是言简意赅。
而此刻,她手里拎着一沓资料,站在讲台上,嘴角竟然轻轻上扬了一点。
这对林老师而言,已经堪比眉开眼笑。
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似的小声骚动。
“我是不是眼花了……林老师在笑?”
“完了完了,她是不是要搞什么大事了?”
林老师将手中的资料轻轻放在讲台上,视线扫过全班,声音依旧不疾不徐,却明显带着一股掩不住的喜意,“今天上课前,先讲两件事。”
她停顿了一下,教室里立刻安静得只剩下呼吸声。
她语气不重,但落在学生耳中却像在耳边炸了一记闷雷——
“第一件事,我们班在这次高一新生摸底考试中,表现出了不俗的实力。”
“年级第一名,总分只失三分,数学、物理双满分,语文作文被评‘满星’,是近十年最难的一次入学摸底中,唯一的全级拔尖。”
她说到这里,脸上的笑意终于止不住了,嘴角扬得比平时任何时候都要高。
“这个人,就是——姜蕴宁。”
轰——
全班如炸锅般沸腾,座位中传来接连不断的惊叹和倒吸冷气声。
“卧槽,就是那个自我介绍说要变得更强的妹子???”
“她???竟然是她???”
“都强成这样了,还要怎样更强?”
“不是说颜值和智商成反比吗?她为什么这么反人类?”
一时间,惊呼声、倒吸冷气声此起彼伏,连一进班级就趴在桌上补觉的男生也被吵醒,微抬起了头,茫然四顾。几名同学甚至探身往姜蕴宁的座位那边张望,眼神里写满了“神秘力量”。
教室里一时间热闹得像刚打了放学铃,每个人都在议论、感叹、震撼、刷三观。
而反观姜蕴宁,她仍旧安静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身形清瘦挺拔,神色平静。
她的目光平和,唇角淡淡,像湖面拂过风,柔和却不失力量。
她没有因为被点名而露出喜悦,也没有对众人目光有所回避,只是笔直地坐着,像一柄被细细收起的长剑,寒芒未出,却锋芒难掩。
一中学风崇尚竞争,名次就是硬通货。
年级第一,尤其是这种高难度之下的一骑绝尘,几乎注定在未来三年成为焦点人物。
她不仅是学霸,还是一匹披着羊皮的超级黑马。
这时,有人悄悄冒出一句:
“我们可能……见证了某种历史。”
就在交头接耳声越来越大时,林老师敲了敲讲桌,微微扬起声音:“行了行了,都安静点。”
“别的话我不多说。这是实打实的成绩,拿出来谁都服气。”
她话锋一转,“第二件事,有不少人认为摸底考试是给新生下马威的,不必认真对待。但我想说——”
她将卷子高高举起,声音不急不缓,却透着清晰的坚定,“那些不认真对待考试的同学,不是在敷衍这场考试,而是在轻视自己的未来。有些人已经在路上狂奔,有些人却连起点在哪都还没找准。”
原本嘈杂的教室渐渐安静下来。
“这是你们踏入高中的第一仗,看似只是摸底,实则是一记响亮的警钟。它告诉你们——你能考进一中,是因为你有资格,有能力。但资格不是保障,能力不是结果。接下来你们面对的,是更高强度的竞争,是全市、乃至全省的优秀学生。”
林老师停顿了一下,扫视全班,目光没有压迫,却不容忽视。
“未来三年,决定你们能否去理想的大学,读心仪的专业,选择真正想过的人生。不是靠运气,不是靠关系,而是靠在学校,在平凡的日子里,每天脚踏实地的努力。这一次摸底考试,你可以失败,但不能放弃重新站起来的机会。”
她放下手中的卷子,声音稍缓,像风穿过廊檐,却依旧掷地有声:
“考上市重点高中不是尽头,而是起点。你们每个人,都有资格成为不凡的那一个。”
打完鸡血之后的林老师,把试卷分发下去,直接开始上课。
接下来的几天,每一位走进高一(5)班的任课老师,脸上都洋溢着掩不住的喜气洋洋。
他们以前进教室的表情,多是例行公事,或者对调皮学生的战术防备。
可现在不一样了。
他们讲课时格外带劲,看向姜蕴宁的方向,慈爱又欣慰:瞧瞧这就是好学生,随时看到她,都是在认真学习。
而姜蕴宁——一如既往地安静端坐,桌面整洁,手中笔不停歇,眼神沉稳专注,仿佛世界与她无关,而在她眼中,看到的是一个更宏大的远方。
“瞧瞧,多刻苦。”一位老师感慨,“难怪成绩这么好。”
众人也纷纷暗自点头。
只有她的同桌林晚晚,嘴角忍不住抽了抽——姜蕴宁确实在看书,但看的内容和课本半点关系都没有。
她无意间瞥了一眼姜蕴宁摊开的资料本,上面密密麻麻写着“高维跃迁”“磁单极子”“相对论下的时空折叠结构”……
再看看封面写着《物理超弦理论与空间态稳定性初探》。
下面还压着一本《高维拓扑场论与引力波的量子干涉实验研究》。
她竟然连名字都读不全。
再看看姜蕴宁摊开的草稿纸,上面一堆演算的公式,先不说看不看得懂过程,连符号都跟看天书一样。
“这……这是人看的?”她心里咯噔一下,再看姜蕴宁对着那堆公式若有所思的样子,默默低头翻开自己的物理作业本。
人与人的差距真的有时候比人与狗的差距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