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他能看到五彩斑斓的世界,能清晰地在竹简上刻字,能翻阅堆积如山的典籍,可现在,眼前只剩下一片黑暗。
他试过好几次想拿起刻刀,却连木简的位置都摸不准,刻出来的字歪歪扭扭,甚至还会刻到自己的手。
他把书房里的竹简扔得满地都是,对着墙壁大喊:
“我什么都看不见了,还怎么当太史?还怎么写史书?”
?(`?′)?
那段时间,左丘明整天躺在床上,茶不思饭不想,整个人瘦得脱了形。
家里人看着心疼,却也没办法安慰他。
后来,他的一位老朋友来看他,这位朋友也是个读书人,知道左丘明的心思。
朋友坐在他身边,说:
“我知道你难受,但眼睛看不见了,还有脑子啊!
你记了那么多史料,都在你的心里,这是谁也拿不走的。
以前你是用眼睛看世界,现在可以用心去感受世界,说不定能写出更不一样的东西呢!”
(
)ノ)`- )
朋友的话点醒了左丘明。
他想了想,是啊,古代的舜帝有重瞳,仓颉创造文字,他们不也都是凭借智慧做出了大事吗?
自己只是眼睛瞎了,又不是脑子坏了,怎么能就这么放弃呢?
他想起小时候爷爷说的“太史要写出真实的历史”,想起自己收集的那些史料,想起还没完成的心愿。
慢慢地,左丘明重新振作起来,他决定:
就算看不见,也要把史书写完!
(?`~′?)
从那以后,左丘明开始适应“盲人”的生活。
他让家里人或者仆人帮忙读竹简,自己则在心里整理、思考。
有时候听到重要的内容,他就随口念出来,让仆人刻在竹简上;
遇到有疑问的地方,就反复询问,直到弄清楚为止。
刚开始的时候很不方便,比如仆人读得太快,他记不住,就得让人家再读一遍;
有时候仆人理解错了他的意思,刻出来的内容不对,他还要重新修改。
但左丘明一点都不气馁,一遍不行就两遍,两遍不行就三遍,慢慢摸索出了一套适合自己的写作方法。
<(`^′)>
潜心着述:黑暗中笔耕不辍,写出两部“史学爆款”~
(o_o)
重新振作后,左丘明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着书立说上。
他先是以鲁国的史书《鲁春秋》为基础,结合自己收集的各国史料,开始编写《左传》。
这部书全称《左氏春秋传》,主要是为孔子的《春秋》做注释和补充。
←_←
《春秋》这本书大家可能知道,是孔子编的,记载了春秋时期的历史,但内容特别简略,有时候一句话就记一件大事~
比如“郑伯克段于鄢”,就五个字,谁知道中间发生了什么曲折的故事?
左丘明就想,我要把这些简略的记载展开,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都写清楚,让后人能看懂当时的历史。
(☆_☆)
编写《左传》的时候,左丘明可真是下了大功夫。
因为看不见,他全靠记忆力回想以前读过的史料,再结合仆人帮忙查阅的内容,一点点梳理时间线,还原历史事件。
比如写“城濮之战”,他不仅记录了战争的过程,还详细写了晋楚两国的战前准备、战略部署,甚至还有双方将领的对话和心理活动。
这些内容很多都是他以前收集的一手资料,再加上自己的分析和整理,写得生动有趣,跟讲故事一样。
Y(^_^)Y
有一次,仆人帮他读一段关于齐国管仲的史料,里面提到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的事情,但说得很笼统。
左丘明就凭着记忆,补充了管仲怎么改革内政、怎么发展经济、怎么联合诸侯的细节,还加了管仲和齐桓公之间的一些小故事。
仆人听了都佩服:
“大人,您记东西也太清楚了吧?
这些事情我听都没听过!”
左丘明笑着说:
“以前我看这些的时候,就觉得将来可能用得上,都记在心里了。”
(●.●)
经过多年的努力,《左传》终于编写完成了。
这部书共三十卷,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二十七年的历史,内容详实,文笔生动,不仅是重要的史学着作,还是优秀的文学作品。
比如“曹刿论战”“烛之武退秦师”等经典故事,都出自《左传》,直到现在还被收录在课本里,成为大家学习的典范。
((???|||))
写完《左传》后,左丘明并没有停下脚步。
他觉得还有很多历史人物的言行和思想值得记录,于是又开始编写《国语》。
这部书跟《左传》不一样,《左传》是按时间顺序写的,《国语》则是按国家分类,分别记载了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个国家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言论。
?(?_??)
编写《国语》的时候,左丘明的身体已经不如以前了,但他还是坚持每天工作。
有时候仆人累了,他就自己坐在那里,闭着眼睛回想,嘴里念念有词,等仆人休息好了再接着刻。
有一次,他因为长时间思考,累得晕了过去,醒来后第一句话就是:
“刚才想到的那个内容,记下来了吗?”
家里人都劝他休息,他却说:
“时间不多了,我得抓紧把这些东西写出来,不然就来不及了。”
=????=????(●???● |||)
《国语》共二十一卷,内容丰富,保存了很多珍贵的历史资料,比如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伍子胥奔吴等故事,都在《国语》里有详细记载。
这部书和《左传》并称“春秋双璧”,成为研究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文献。
?(? ? 3?)??
传世影响:失明不失志,成为千古励志标杆~
(灬? ~?灬)
左丘明写完《国语》后,没过多久就去世了。
虽然他的一生经历了失明的重创,但他凭借顽强的意志和对史学的热爱,完成了两部传世巨着,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
?(???~???)∫?
他的着作在当时就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孔子读了《左传》后,都忍不住称赞:
“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意思是左丘明认为可耻的事情,我孔子也认为可耻,可见孔子对左丘明的人品和学识都非常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