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 年夏夜,庆丰县宛如沉浸在一片温热的梦境之中,被一层若有若无的薄纱笼罩。
窗外,此起彼伏的蝉鸣交织成一张细密的音网,透过纱窗,在空气中流淌,仿佛在诉说着这个夏日夜晚的故事。
月色如水,毫无保留地倾洒在地上,像是铺上了一层晶莹的银霜,给整个空间增添了几分静谧与柔和。
张芳芳刚刚把龙凤胎哄睡,她轻手轻脚地掩上房门,那小心翼翼的动作仿佛生怕惊扰了孩子们甜美的梦乡。随后,她独自坐在二楼凉台的藤椅上,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昏黄的灯光在头顶上,散发出微弱而温暖的光晕,将张芳芳的身影拉得长长的。她手中紧握着那张写了又撕、撕了又写的辞职信,手指在粗糙的信纸上缓缓摩挲,思绪如同脱缰的野马,在脑海中肆意奔腾。
柳加林结束了一天繁重的劳作,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回到家中。一踏入家门,走上楼后,他敏锐地察觉到了屋内的异样氛围,看到坐在藤椅上神情凝重、欲言又止的妻子,心里“咯噔”一下,一种不祥的预感如乌云般迅速涌上心头。
“芳芳,今天怎么啦,是财政局有什么事?”他试探着问道,声音中不自觉地带上了一丝担忧,打破了这寂静得有些压抑的氛围。
“加林,我想辞职。”张芳芳的声音轻得如同怕惊醒沉睡的孩子,却在这寂静的夜里,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柳加林的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柳加林手中的搪瓷缸不由自主地重重磕在茶几上,溅出的凉茶在桌面上蜿蜒成不规则的纹路,恰似他此刻凌乱如麻的心情。
“你疯了?”他的声音带着压抑的颤抖,几乎是脱口而出,“咱们现在的日子不好吗?工作稳定,收入也不错,现在你却要辞职,这不是胡闹吗?”
张芳芳将这一决定告知家人后,仿佛在平静的湖面投入了一颗巨石,瞬间激起千层浪。
公婆柳高阳和杨桂兰听闻后,脸上立刻布满了担忧与焦急。柳高阳坐在沙发上,眉头紧紧锁在一起,形成一个深深的“川”字,他语重心长地劝说道:“芳芳啊,你在财政局的工作多好啊,稳定又体面,多少人挤破头都想进来。这商海可不是那么好闯荡的,风险太大了,万一失败了,你可怎么办?咱们一家人都跟着担心啊。”
杨桂兰也在一旁附和着,眼中满是关切与忧虑,“是啊,芳芳,你可得三思啊。你看现在这份工作,旱涝保收,还有各种福利,这要是下海经商,指不定会遇到什么困难呢。”
丈夫柳加林更是忧心忡忡,他急忙拉过张芳芳的手,眼神中满是担忧与焦虑,“芳芳,我理解你有自己的梦想,但咱们也得为家庭考虑啊。现在咱们有了孩子,生活稳定才是最重要的。经商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承担很大的风险,我真的怕你受到伤害,再说了,咱们已经有建筑公司,不需要你再出来挣钱。”
朋友们得知这个消息后,也纷纷表示不解与震惊。他们觉得张芳芳放弃这样一份前景光明的工作实在太过鲁莽,纷纷劝她再慎重考虑考虑。
“芳芳,你是不是一时冲动啊?这可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铁饭碗,你就这么轻易放弃了,以后要是后悔可就来不及了。”
“是啊,现在的工作多安稳,下海经商哪有那么简单,你别太冒险了。”
然而,面对家人和朋友的一致反对,张芳芳心意已决。她深知自己内心真正渴望的,是在市场经济的广阔舞台上尽情绽放光彩,而不是在日复一日按部就班的工作中逐渐消磨自己的斗志。
她微笑着安慰公婆和丈夫,眼神中透着坚定不移的信念,“爹、妈,加林,我知道你们是为我好,担心我在外面受苦受累。但这是我经过深思熟虑后做出的决定,我相信自己的判断。”
“这是我实现梦想的机会,哪怕最后失败了,我也不会后悔。我不想在多年以后,回首往事时,因为没有勇敢地去尝试而留下遗憾。”
就在众人还在为张芳芳的“冲动”摇头惋惜时,一道清脆的声音破空而来——
“嫂子,我跟你站一边!”
柳依依几步抢上前,掌心覆上张芳芳冰凉的手,像递过去一团火。
“别人不信你,我信。你心里的那团火,从来就不是灶台火,而是燎原火。”
她侧过身,替张芳芳把被风吹乱的发丝别到耳后,声音低而稳。
“启轩、悦昕交给我——俩小机灵鬼正好跟我家小亮作伴。爷爷奶奶就在隔壁巷,推个婴儿车几分钟到。白天我领他们上学、放学,夜里我给他们讲故事、捂被窝,保证一个喷嚏都不让他们打。再说了家里还有爹和妈一起照应,你只管去闯,去把天翻个面儿给我们看。”
张芳芳怔怔望着她,眼泪在眼眶里转了三圈,终于落下来,却带着滚烫的笑意。
那一刻,所有质疑都哑了火——因为她知道,身后有人,把她的软肋护成了盔甲。
月光透过竹帘的缝隙,洒在墙上,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宛如一幅梦幻的画卷。张芳芳缓缓起身,轻轻打开灯,柔和的灯光瞬间照亮了整个起居室,驱散了那一丝夜晚的阴霾。
她走到书桌前,轻轻拉开抽屉,取出那本厚厚的笔记本。泛黄的纸页间,夹着茶叶订单、工厂改造方案,还有密密麻麻的市场调研数据,每一页都承载着她无数个日夜的心血与梦想,记录着她对商业世界的探索与追求。
“你看这个,”她轻轻翻开某一页,指着上面精心绘制的图表,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青山茶厂用了我的方案,上个月利润涨了三成。市场就像一片广阔无垠的海洋,有太多的机会等待发掘,需要有人为企业和市场搭桥,而我相信自己能做到更好。”
柳加林盯着那些被红笔反复标注的数据,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妻子深夜伏案工作的身影,那专注的神情,那对梦想的执着追求,他突然发现,自己似乎从未真正了解过妻子眼中那熠熠生辉的光芒背后,隐藏着如此炽热而坚定的渴望。
接下来的一周,家里仿佛陷入了一场沉默的拉锯战。每天,柳加林下班回到家,都会看到新的商业计划书堆在桌上,那是张芳芳又熬过无数个夜晚的成果。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和图表,仿佛是她向商海进军的作战地图。
而张芳芳,也在悄悄地筹备启动资金,她四处打听,谨慎谋划,每一个细节都亲力亲为。她像是一位即将奔赴战场的战士,精心准备着每一件武器,只为在商海的战场上能够勇往直前。
直到某个暴雨倾盆的傍晚,平静被彻底打破。龙凤胎悦昕突然发起了高烧,小脸烧得通红,虚弱地躺在床上,有气无力地呻吟着。
张芳芳心急如焚,来不及多想,迅速披上雨衣,便冒雨背起孩子,柳依依听闻则在一旁帮着打着伞,两人匆匆往医院跑去。
豆大的雨点无情地砸在她的身上,狂风呼啸着,如同恶魔一般试图阻挡她的脚步,但她却紧紧护着怀里的孩子,深一脚浅一脚地在雨中艰难奔跑,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把孩子平安送到医院。
柳加林得知消息后,立刻放下手中的工作,心急火燎地赶到医院。
当他看到浑身湿透的张芳芳紧紧护着怀里的孩子,那坚定的眼神,那不顾一切的模样,他的心中猛地一颤,仿佛穿越时光的隧道,回到了十几年前那个在大队田埂上,为了帮助社员解决土特产销售困难,不顾一切奔跑的姑娘。
她从来都是这样,一旦认定了目标,便会勇往直前,风雨无阻。
“干吧。”柳加林在医院走廊里,看着疲惫却依然坚强的张芳芳,突然开口,声音因为激动和疲惫而变得沙哑,“我把建筑公司的股份退了一部分,支持你干。”
张芳芳愣住了,她缓缓抬起头,难以置信地看着丈夫,眼中满是惊喜与感动。就在她愣住的瞬间,柳加林从口袋里掏出一本存折,递到她的面前,“这是这些年咱们攒的,不够的话,咱们再一起想办法。”
窗外的惊雷炸响,耀眼的闪电瞬间照亮了整个走廊,也照亮了他眼底的血丝,以及张芳芳夺眶而出的泪水。这一刻,所有的犹豫、挣扎、担忧都在这一瞬间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夫妻二人坚定的决心和对未来的憧憬。
第二天是星期天,雨过天晴,清晨的阳光洒满大地。张芳芳带着丈夫和孩子来到岑港河畔。河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闪烁着金色的光芒,仿佛在诉说着新的希望。
启轩和悦昕兴奋地在沙滩上奔跑嬉戏,蹲在地上认真地堆着城堡,那纯真的欢声笑语回荡在河畔,如同最美的乐章。
柳加林轻轻搂着妻子的肩膀,目光温柔地看着她,“还记得咱们结婚时说要一起闯吗?不管未来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一起面对。”河风轻轻吹过,卷起张芳芳的发丝,她望着对岸拔地而起的厂房,心中感慨万千。
曾经那些深夜里的挣扎、体制内的种种桎梏,都在这一刻化作了前行的勇气。
因为她知道,无论未来的路有多么艰难,身后那三盏为她亮着的灯——丈夫和孩子的支持与陪伴,永远是她最坚实的后盾,是她勇往直前的动力源泉。
她将带着这份爱与勇气,坚定地踏上商海逐梦的征程,去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